耦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72717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耦合装置,包括具有微带线结构的耦合器和滤波电路,所述耦合器包括输入端、直通输出端、隔离端和耦合输出端,所述滤波电路串接在所述耦合器的直通输出端与隔离端之间,以使从所述耦合器输入端进入的电流流经直通输出端后通过滤波电路传输至隔离端,并由耦合输出端输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耦合装置通过在耦合器的直通输出端和隔离端之间增加滤波电路,从而使得低频电流可以通过耦合装置,由直通输出端和耦合输出端输出分别为远端节点供电,而又不影响平行耦合缝隙之间的射频信号的耦合,实现了通过耦合装置传输电流的功能,而且不必增加耦合装置与外部器件的接头数量,进而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共缆传输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耦合装置
技术介绍
共缆传输技术是一种射频宽带技术,它是将需要传输的视频、音频或数据基带信号搭载在高频载波上传输,到达目的地后,再从载波里分离出基带信号。由于射频同轴电缆的频率带宽可达O 3GHz以上,而直流电的频率是0Hz,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因此直流电和交流电也都可以通过同轴电缆共同传输,如在输入端,可以采用电源插入器(或者称远供单元)完成电源与高频载波的混合,提供高频通路和隔离高频与电源的信号通道。在信号到 达远端后,再利用分离器,将高频信号和电源分离开,以实现多系统、多信号可以通过“一根电缆”双向传输。在LTE MMO室内分布系统中,其远端节点为有源模块,且通常部署在室内天花板中,如果采用直接供电的方式,则需要在每一个远端节点上设置电源,显然实现难度和改造成本极大。因此共缆传输是一种极好的选择,但是,由于LTE MIMO室内分布系统需要将一路射频信号按比例分成多路传输至不同的远端节点,因此就需要用到功率分配元器件如耦合器以实现功率分配。图I为耦合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该耦合器内部采用微带线结构,包括主传输线1-2和辅传输线4-3,其中I为输入端、2为直通输出端、3为隔离端、4为耦合输出端,由于耦合输出端4与输入端I之间并不连续,因此电流无法通过耦合输出端4为远端节点供电。基于此,有人提出在耦合器的输入端I和耦合输出端4分别增加过流器,以实现从输入端I输入的电流可以通过耦合输出端4为远端节点供电,图2为增加过流器的耦合器的输出示意图。在实现上述现有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新增加器件不仅需要重新铺设,增大改造难度,而且还增加了耦合器与外部新增器件的接头数量和潜在故障点,从而降低了系统稳定性,增大了系统改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耦合装置,可以直接替换原有耦合器,以实现在不增加过流器的情况下使得电流能够通过耦合装置的耦合输出端为远端节点供电。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耦合装置,包括具有微带线结构的耦合器和滤波电路,所述耦合器包括输入端、直通输出端、隔离端和耦合输出端,所述滤波电路串接在所述耦合器的直通输出端与隔离端之间,以使从所述耦合器输入端进入的电流流经直通输出端后通过滤波电路传输至隔离端,并由I禹合输出端输出。采用上述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耦合装置通过在耦合器的直通输出端和隔离端之间增加滤波电路,从而使得低频电流可以通过耦合装置,由直通输出端和耦合输出端输出分别为远端节点供电,而又不影响平行耦合缝隙之间的射频信号的耦合,实现了通过耦合装置传输电流的功能,而且不必增加耦合装置与外部器件的接头数量,进而提闻了系统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I为耦合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增加过流器的耦合器的输出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耦合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耦合器的等效电路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耦合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耦合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耦合装置7可以包括上述图I所示的具有微带线结构的耦合器6和滤波电路5,所述耦合器6包括输入端I、直通输出端2、隔离端3和耦合输出端4,所述滤波电路5串接在所述耦合器6的直通输出端2与隔离端3之间,以使从所述耦合器6的输入端I进入的电流流经直通输出端2后通过滤波电路5传输至隔离端3,并由耦合输出端4输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耦合器6的内部包括两条微带线主传输线1-2和辅传输线4-3,两条传输线平行设置,其长度分别为四分之一波长,其中,主传输线1-2包括所述输入端I和所述直通输出端2 ;辅传输线4-3包括所述隔离端3和所述耦合输出端4。在本实施例中,耦合器的技术指标包括工作频带、插入损耗、耦合度、方向性和隔离度等,其中,工作频带与频率有关,是指耦合器的功能实现的波程相位关系;插入损耗T,是指直通输出端2和输入端I的功率比率,通常用分贝(dB)表示,包括耦合损耗和导体介质的热损耗,可以采用如下公式表示7MO = -10iIg4 =IOsi=Ig-^TΙ^ιΓ其中,P1是指输入端I的输入功率,P2表示直通输出端2的输出功率,S21表示从直通输出端2的输出功率与输入端I的输入功率的功率比值。耦合度C,是指耦合输出端4与输入端I的功率比率,通常用dB表示,dB值越大,表示耦合输出端4输出的功率越小。耦合度的大小由耦合器的用途决定,通常采用如下公式表不('{dB )=-1 O* Ig = IO * Ig - p\ 1^4.1其中,P4表不I禹合输出端4的输出功率,S41表不从I禹合输出端4的输出功率与输入端I的输入功率的功率比值。方向性I,是指耦合输出端4与隔离端3的功率比率,通常用dB表示,在理想情况下,方向性可以为无限大,通常采用如下公式表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微带线结构的耦合器和滤波电路,所述耦合器包括输入端、直通输出端、隔离端和耦合输出端,所述滤波电路串接在所述耦合器的直通输出端与隔离端之间,以使从所述耦合器输入端进入的电流流经直通输出端后通过滤波电路传输至隔离端,并由耦合输出端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微带线结构的耦合器和滤波电路,所述耦合器包括输入端、直通输出端、隔离端和耦合输出端,所述滤波电路串接在所述耦合器的直通输出端与隔离端之间,以使从所述耦合器输入端进入的电流流经直通输出端后通过滤波电路传输至隔离端,并由I禹合输出端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为低通滤波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通滤波器为电阻电容RC低通滤波器、电感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召彪李新中杨军马彰超王友祥范斌王健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