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磷酸锰锂纳米片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72643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磷酸锰锂纳米片的制备方法,以乙二醇和水为溶剂,并引入聚乙二醇,影响晶核形成和晶体生长,实现磷酸锰锂纳米片的溶剂热合成。首先将抗坏血酸溶解于水/乙二醇的溶剂中,再依次溶入磷酸和醋酸锰。然后将醋酸锂的水/乙二醇溶液滴加到前面的含有磷酸、醋酸锂和抗坏血酸的溶液中,再引入适量聚乙二醇,充分混合后获得水/溶剂热反应的前驱体,将其密闭于反应釜系统中,在160~240oC下进行热处理,溶剂热反应得到磷酸锰锂纳米片。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质量稳定,纯度高,颗粒分散性好,有利于锂离子扩散,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且制备工艺过程简单,易于控制,无污染,成本低,易于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磷酸锰锂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储能电池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高性能的可充绿色电源,近年来已在各种便携式电子产品和通讯工具中得到广泛应用,并被逐步开发为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源,从而推动其向安全、环保、低成本及高比能量的方向发展。其中,新型电极材料特别是正极材料的研制极为关键。目前广泛研究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集中于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如层状结构的LiMO2(M=Co, Ni,Mn)和尖晶石结构的LiMn204。但作为正极材料它们各有缺点,LiCoO2成本高,资源贫乏,毒性大;镍酸锂(LiNiO2)制备困难,热稳定性差;LiMn204容量较低,循环稳定·性尤其是高温性能较差。为了解决以上材料的缺陷,人们做了大量研究,在对以上正极材料进行各种改性以改善其性能的同时,新型正极材料的开发一直也是关注的重点。研究发现,磷酸锰锂材料工作电压适中(4. IV),理论容量高171mAh / g,循环性能好,成本很低,而且他的能量密度比磷酸铁锂高34%,,它的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能使其在在动力锂离子电池中具有突出应用前景,不足之处是它的导电性差和锂离子扩散速度慢,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磷酸锰锂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乙二醇和水按体积比9:1?1:1混合,得乙二醇和水的混合溶剂;2)?将抗坏血酸溶于所制备的乙二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搅拌至充分溶解,得到抗坏血酸溶液,抗坏血酸浓度为10?100mmol/L;3)?取步骤2)制备的抗坏血酸溶液,将磷酸和醋酸锰按P和Mn的摩尔比为1:1加入到抗坏血酸溶液中,搅拌至充分溶解,得到0.2?0.8mol/L磷酸和醋酸锰的抗坏血酸溶液;4)?取步骤2)制备的抗坏血酸溶液,依据步骤3)磷酸的用量,按Li和P的摩尔比为1:1取醋酸锂,将醋酸锂加入到抗坏血酸溶液中,搅拌,得到0.2?0.8mol/L的醋酸锂溶液;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磷酸锰锂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乙二醇和水按体积比9:1-1:1混合,得乙二醇和水的混合溶剂; 2)将抗坏血酸溶于所制备的乙二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搅拌至充分溶解,得到抗坏血酸溶液,抗坏血酸浓度为lO-lOOmmol/L ; 3)取步骤2)制备的抗坏血酸溶液,将磷酸和醋酸锰按P和Mn的摩尔比为1:1加入到抗坏血酸溶液中,搅拌至充分溶解,得到O. 2-0. 8mol/L磷酸和醋酸锰的抗坏血酸溶液; 4)取步骤2)制备的抗坏血酸溶液,依据步骤3)磷酸的用量,按Li和P的摩尔比为1:1取醋酸锂,将醋酸锂加入到抗坏血酸溶液中,搅拌,得到O. 2-0. 8mol/L的醋酸锂溶液; 5)在搅拌的状态下,将步骤4)的醋酸锂溶液以3ml-6ml/min的速率滴加到步骤3)的磷酸和醋酸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刚李峰陶志鸿任召辉刘涌李翔沈鸽韩高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