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架空输电线路导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疏绞型扩径导线。
技术介绍
当输电线路处于高电压状态或高海拔地理位置时,架空线路的电场、磁场、可听噪声与无线电干扰水平会超出相关要求,为此,若设计采用普通导线,如附图I钢芯铝绞线示意图所示,势必要加大导线截面和增加导线的分裂根数,这样势必增大了导线的使用量、铁塔的结构尺寸及线路走廊宽度等,从而加大了工程投资造成了浪费。与同等铝截面的导线相比,扩径导线具有更大的直径,电气性能更好。在满足输电容量和线路工程要求的前提下,使用扩径导线能节省导体材料,进而减少铁塔载荷和结构重量。疏绞型的扩径导线已经在西北高海拔地区330kV和750kV示范工程输电线路有了成 功应用的经验。扩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类采用中心空心的金属软管扩径,如申请号为CN02261404. 4,专利技术名称为《扩径导线》的专利,提供了一种不必额外地增加金属材料而能自身扩大直径,达到减少电晕损失,提高电能输送效率的扩径导线。其公开的技术方案为把导线中的一部分导电金属铝或铝合金制成支撑管,在管外绞上(或在管中嵌上)承力的元件,铝包钢线或镀锌钢线和导电的铝或铝合金线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疏绞型扩径导线,所述扩径导线由内向外依次包括芯层(1)、内层(2)、中间层(3)和外层(4),所述芯层(1)由钢线彼此绞绕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2)、中间层(3)和外层(4)为圆线或“T”型线结构,所述圆线直径为D1和D2,所述“T”型线沿扩径导线径向的高度为H1和H2;所述内层(2)和外层(4)分别为单层结构,所述中间层(3)为至少一层结构;所述内层(2)和中间层(3)由直径为D1和D2的圆线绞绕而成,或由高度为H1和H2的“T”型线绞绕而成;所述外层(4)由直径为D1或D2的圆线绞绕而成,或由高度为H1或H2的“T”型线绞绕而成;所述D2<D1,所述H2<H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疏绞型扩径导线,所述扩径导线由内向外依次包括芯层(I)、内层(2)、中间层(3)和外层(4),所述芯层(I)由钢线彼此绞绕而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层(2)、中间层(3)和外层(4)为圆线或“T”型线结构,所述圆线直径为01和D2,所述“T”型线沿扩径导线径向的高度为H1和H2 ; 所述内层⑵和外层⑷分别为单层结构,所述中间层⑶为至少一层结构; 所述内层⑵和中间层(3)由直径为D1和D2的圆线绞绕而成,或由高度为H1和H2的“T”型线绞绕而成;所述外层(4)由直径为D1或仏的圆线绞绕而成,或由高度为H1或仏的“T”型线绞绕而成; 所述D2 < D1,所述H2 < H1O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疏绞型扩径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2)和中间层(3)同层导线的邻接方式为D1D2型、H1H2型、D1D2D2型或H1H2H2型。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疏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海军,朱宽军,刘彬,司佳钧,刘臻,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