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成林专利>正文

中包下部耐材快速更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7152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包下部耐材快速更换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安装在中间包底上,包括安装板、连接板、定位环、基础件、油缸座、固定钩,安装板与连接板分别置于所述中间包底的上下两侧,并用螺栓穿接,使之相互连接在中间包底上,基础件连接在连接板下侧,其一侧连接有油缸座和固定钩,定位环置于基础件上端的对应槽孔中,其中:所述油缸座和固定钩的一端设有凸台;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数个螺孔凸台,所述螺栓穿接连接板通过中间包底,其一端连接在该螺孔凸台上;所述定位环中心设有母线为曲线的锥形孔;所述基础件两侧设有斜槽。其优点是:油缸座在受力时不会发生转动,确保炼钢生产的正常进行;螺栓和安装板的连接牢靠,确保安全生产。(*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冶金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中包下部耐材快速更换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冶金连铸设备中,所常用的中包下部耐材快速更换装置一般由安装板、连接板、定位环、基础件、油缸钩、固定座和耐材夹紧机构组成。连接板贴在加工过的中间包底部,安装板放在中间包内部,靠4个螺栓连接。基础件和连接板两个加工过的平面之间也用4个螺栓连节并压紧。上部耐材和的圆台面和定位环的圆台面配合,并靠4个压缩弹簧先期浮动支撑。上部耐材的下端面和下部耐材的上端面相抵,耐材夹紧机构抵压在下部耐材的上,将上述的相抵的两端面压紧,防止渗钢。油缸座和固定钩分别用一个螺栓和一个定位销连接在基础件的一侧。上述这种中包下部耐材快速更换装置存在以下不足1)油缸座和固定钩与基础件间分别用一个普通螺栓和一个定位销连接,其周向不能限位。当旋挂在油缸座上的油缸安装杆加上油缸和连接在油缸上的两根高压油管等一同绕油缸座旋转打开时,其处在悬臂状态,其自重相对螺栓中心产生的力矩将克服螺栓的锁紧压力矩,使油缸座产生转动而下垂。而当油缸安装杆带着上面部件关闭时,它一头的活动钩因其在最外端,下垂最多,无法与固定钩正常钩接,需要人工在极其高的温度下、非常迅速、准确地抬起下垂的油缸安装杆实行关闭程序,因该设备使用现场是在炼钢中间包底部、结晶上部,温度极高,要靠人工在短时间内抬起到正好的高度旋转关闭,难度和工作强度很大;2)安装板受中间包内底部限制,厚度很小,且与连接板连接的4个螺孔不得是通孔(否则一但包内钢水碰上,将会使连接板与安装板连接的螺栓无法拆下),这样螺栓的有效旋合长度就很小,而这几个螺栓经常需要拆卸,又是在高温下工作,使的螺栓和安装板的连接很不牢靠,而一旦螺栓脱落,连接板和基础件连同全部零部件将砸到结晶器的上面,同时中间包内的几十吨钢水将失去控制,一下直泻到操作台上,可能给现场操作工带来的生命安全影响和给钢厂带来的停产及设备损失,后果将十分严重;3)上部耐材其下端的圆台面是母线为直线的锥面,定位环中心处所对应的孔也是母线为直线的锥面,当上部耐材随同定位环、基础件等零部件装入中间包底部时,顺着中间包内已定位的坐砖自动找正,但这种锥面配合会影响其自动找正的效果。另外,锥面配合,接触面积较大,当在高温下长时间使用后发生粘接,要想拆除上部耐材时就显得十分费劲,特别是在中间包数量较少,要求周期较短而必需带温拆除时,给现场的操作工人带来的不便就显的尤为突出;4)基础件与连接板在每次使用(不到一天)后都必须拆下清理,而两个加工过的平面在螺栓的压紧下并受高温加热,有粘合趋势,同时拆卸工作是蹲在温度还没有冷下来的中间包底部进行,且拆卸既不方便又较频繁,使的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油缸座和固定钩在工作时不可能绕其连接件转动、安装板连接牢靠、上部耐材自动定位快速准确、基础件与连接板分拆方便的中包下部耐材快速更换装置。它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安装在中间包底上,它包括安装板、连接板、定位环、基础件、油缸座、固定钩和耐材夹紧机构,安装板与连接板分别置于所述中间包底的上下两侧,并用螺栓穿接,使之相互连接在中间包底上,基础件连接在连接板下侧,其一侧连接有油缸座和固定钩,其下侧设有耐材夹紧机构,定位环置于基础件上端的对应槽孔中,其中所述油缸座和固定钩的一端设有凸台,在所述基础件一侧连接油缸和固定座对应位置处设有相应的凹槽,所述凸台置于相应的所述凹槽中;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数个螺孔凸台,所述螺栓穿接连接板通过中间包底,其一端连接在该螺孔凸台上,使安装板和连接件紧固在所述中间包底上;所述定位环中心设有母线为曲线的锥形孔;所述基础件两侧设有斜槽。所述螺孔凸台是一圆周侧设有台阶、中心处设有螺孔的圆套,嵌接在安装板四角对应的台阶孔中。所述定位环中心处的曲面锥形孔是一圆弧面锥形孔。所述油缸座和固定钩的一端的凸台是矩形状凸台,其连接件上所对应的凹槽是矩形状凹槽。本技术的有意效果是1)油缸座和固定钩端部设计成凸台,卡入基础件的对应凹槽内,用螺栓紧固后,油缸座在受力时不会发生转动现象,即使旋挂在油缸座上的油缸安装杆、油缸等绕油缸座旋转打开处在悬臂状态时,油缸座及油缸总成和活动钩也不可能分别绕其连接螺栓和定位销转动而下垂,油缸座在受力时不会发生转动现象,缩短操作时间、减轻劳动强度,确保炼钢生产的正常进行;2)利用中间包底的厚度在安装板上增加螺孔凸台,可使螺栓的有效旋合长度增加一倍以上,这样使的螺栓和安装板的连接牢靠,不会发生脱落事故,确保安全、文明生产。3)定位环的中心的内圆台为曲面锥形孔,这一方面使上部耐材在随同定位环、基础件等零部件装入中间包底部时可以快速、准确自动找正,另一方面减少上部耐材了与定位环的接触面积,方便拆除,减轻操作工人劳动强度、缩短中间包周转期,提高生产率;4)在基础件上部两侧各加工两斜槽,可用撬棍等工具可很方便地将基础件与连接板拆开,避免两者粘连时因无拆撬动位置只有破坏设备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B-B剖视图。图3是图1的M放大图。图4是图2的A-A剖视图。图5是图2的C-C剖视图。图中,1是安装板,2是连接板,3是定位环,4是基础件,5是压簧,6是压板,7是压板销,9是固定钩,10是油缸座,11是耐材夹紧机构,12螺孔凸台,13是凸台,14是斜槽,15是中间包底,16是上部耐材,17是下部耐材,20是螺栓,21是油缸总成,22是活动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对照图1、图2,安装板1与连接板2分别置于所述中间包底11的上下两侧。安装板上嵌接螺孔凸台12,螺孔凸台12是一圆周侧设有台阶、中心处设有螺孔的圆套,嵌接在安装板四角上对应的台阶孔中。螺栓20穿接连接板2通过中间包底15,其上端连接在螺孔凸台12上,使安装板1和连接件2紧固在中间包底15上。这种连接方式,使安装板1上的螺旋连接长度增加一倍。基础件4用螺栓连接在连接板2的下侧,它一侧连接有油缸座10和固定钩9。该油缸座和固定钩的一端设置有矩形状凸台13,其连接件1上对应连接处设有相应的矩形状凹槽。油缸座10和固定钩9的一端的矩形状凸台13置于相应的凹槽中,凸台和凹槽使其周向限位,而不能绕螺栓或定位销转动。定位环置于基础件上端的对应槽孔中,请再参见图2。定位环3中心设有母线为曲线的锥形孔,请参见图3。这样下部耐材16和定位环3上的上述锥形孔形成线接触,一方面便于上部耐材16快速、准确地自动找正,一方面使两者接触面积减少,方便拆除,减轻操作工人劳动强度、缩短中间包周转期,提高生产率。基础件两侧分别设有两斜槽14,请参见图4。在对连接板2、基础件4清理拆卸时,现场用撬棍等工具插入斜槽14,即可很方便地将基础件与连接板拆开,避免两者粘连时因无拆撬动位置只有破坏设备的情况发生。在基础件4的下端设有耐材夹紧机构,请参见图1和图5,它由压板6、压簧5、压板销7组成,压簧5置于由连接板2上的盲孔和基础件4上的通孔所组成的连通孔中,压板6穿接在压板销7上,且在压板销7的一球面上轴向定位,压板销7连接在基础件4的下端。压板6的中间被压板销7向上吊紧,一端被压簧5向下顶着,一端对下部耐材17的上部台阶面产生向上的压紧力,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中包下部耐材快速更换装置,安装在中间包底上,它包括安装板、连接板、定位环、基础件、油缸座、固定钩和耐材夹紧机构,安装板与连接板分别置于所述中间包底的上下两侧,并用螺栓穿接,使之相互连接在中间包底上,基础件连接在连接板下侧,其一侧连接有油缸座和固定钩,其下侧设有耐材夹紧机构,定位环置于基础件上端的对应槽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座和固定钩的一端设有凸台,在所述基础件一侧连接油缸和固定座对应位置处设有相应的凹槽,所述凸台置于相应的所述凹槽中;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螺孔凸台,所述螺栓穿接连接板通过中间包底,其一端连接在该螺孔凸台上,使安装板和连接件紧固在所述中间包底上;所述定位环中心设有母线为曲线的锥形孔;所述基础件两侧设有斜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成林徐悦
申请(专利权)人:肖成林徐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