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杠杆循环释放枢纽器,尤其是装设于插接装置中利用杠杆作用不断产生循环释放动作的枢纽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信息时代的来临,轻巧而易携带的平板计算机逐渐发展,输入方式也改为屏幕触控输入,省却了键盘等的设置。然而,对于习惯使用台式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的使用者而言,以键盘来操作输入还是较为快速方便,并且平板计算机虽轻巧易携带,但在桌上使用时,单一的屏幕机体仍是不便使用,必须搭配其它辅助的外围设备如支架,可以立起屏幕以方便观看,或是搭配键盘,以方便输入。因此,平板计算机和其外围设备即可透过连接装置来连接组合,以方便操作。 已知的连接装置如本案申请人所拥有的台湾第M397130号新型专利“连接装置”所示,当平板计算机插入座体的插槽时,平板计算机中的第二扣合部即扣合于插槽中的第一扣合部而锁住固定。当平板计算机被抽出时,必须一手推压按钮解锁,另一手将平板计算机取出,并且在平板计算机取出过程中,手不能放开按钮,否则按钮即回弹而阻碍取出平板计算机。因此,平板计算机的取出操作不够方便顺畅,还有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杠杆循环释放枢纽器及具有该枢纽器的插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杠杆循环释放枢纽器,包括:框架;第一杠杆,以第一支轴枢接于该框架,该第一杠杆设有推动部并配设有第一复位组件;第二杠杆,以第二支轴枢接于该第一杠杆,该第二杠杆配设有第二复位组件;以及第三杠杆,以第三支轴枢接于该框架,该第三杠杆配设有第三复位组件且第二杠杆的一端和第三杠杆形成干涉;其中,当第一杠杆旋转时,第二杠杆能够推动第三杠杆转动一个角度后即释放第三杠杆使其回弹,并且在第一杠杆回转后,第二杠杆能够转动闪过与第三杠杆的干涉点而回复到初始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杠杆循环释放枢纽器,包括 框架; 第一杠杆,以第一支轴枢接于该框架,该第一杠杆设有推动部并配设有第一复位组件; 第二杠杆,以第二支轴枢接于该第一杠杆,该第二杠杆配设有第二复位组件;以及 第三杠杆,以第三支轴枢接于该框架,该第三杠杆配设有第三复位组件且第二杠杆的一端和第三杠杆形成干涉; 其中,当第一杠杆旋转时,第二杠杆能够推动第三杠杆转动一个角度后即释放第三杠杆使其回弹,并且在第一杠杆回转后,第二杠杆能够转动闪过与第三杠杆的干涉点而回复到初始位置。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杠杆循环释放枢纽器,其特征是,该第一复位组件、第二复位组件及第三复位组件为扭簧并且分别套设于第一支轴、第二支轴及第三支轴;第一复位组件的两端分别定位于该框架和第一杠杆,第二复位组件的两端分别定位于该第一杠杆和第二杠杆,第三复位组件的两端分别定位于该框架和第三杠杆。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杠杆循环释放枢纽器,其特征是,该第三杠杆设有卡扣部,闩锁件能弹性移动卡扣于该卡扣部而定位。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杠杆循环释放枢纽器,其特征是,该推动部顶面向下倾斜形成斜面或弧面。5.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杠杆循环释放枢纽器,其特征是,该第一支轴插设固定于该框架的一端,该第一杠杆的第一端设有枢孔并以该枢孔套设于第一支轴;该第三支轴插设固定于该框架的另一端,该第三杠杆以其一端的枢孔套设于第三支轴。6.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杠杆循环释放枢纽器,其特征是,该第二支轴一体成型于第二杠杆,第二杠杆以第二支轴枢接于第一杠杆第二端的枢孔。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杠杆循环释放枢纽器,其特征是,该第二杠杆设置于第一杠杆的顶面,第二杠杆的底部设有容置槽,第一杠杆的顶面也设有容置槽,第二复位组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该些容置槽中。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杠杆循环释放枢纽器,其特征是,该第一杠杆在第二杠杆的第一端处设有高出的挡部,该第二杠杆第一端的后侧面会挡止于该挡部。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杠杆循环释放枢纽器,其特征是,该第一杠杆的第一端设有限位部,该限位部靠置于该框架形成限位及定位。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杠杆循环释放枢纽器,其特征是,该第三杠杆的一端设有限位部,该限位部靠置于该框架形成限位及定位。11.一种插接装置,包含 座体,具有插槽; 杠杆循环释放枢纽器,固定于该座体中,其包括框架;第一杠杆,以第一支轴枢接于该框架,该第一杠杆设有推动部并配设有第一复位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婷,
申请(专利权)人: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