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循环释放枢纽器及具有该枢纽器的插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71030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杠杆循环释放枢纽器及具有该枢纽器的插接装置,枢纽器包含有枢设于框架的第一杠杆和第三杠杆,在第一杠杆上枢接第二杠杆。当插设于插接装置的第一机体要抽取出时,第三杠杆可卡扣住解锁后的闩锁件避免其回弹,而能够方便操作取出第一机体;在第一机体插入时,第二杠杆能推动第三杠杆释放闩锁件以卡固第一机体,之后第三杠杆又能被第二杠杆释放回复,以进行下一次闩锁件解锁后的卡扣。如此,杠杆的动作不断地循环释放,使得第一机体的插入取出操作更为顺畅容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杠杆循环释放枢纽器,尤其是装设于插接装置中利用杠杆作用不断产生循环释放动作的枢纽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信息时代的来临,轻巧而易携带的平板计算机逐渐发展,输入方式也改为屏幕触控输入,省却了键盘等的设置。然而,对于习惯使用台式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的使用者而言,以键盘来操作输入还是较为快速方便,并且平板计算机虽轻巧易携带,但在桌上使用时,单一的屏幕机体仍是不便使用,必须搭配其它辅助的外围设备如支架,可以立起屏幕以方便观看,或是搭配键盘,以方便输入。因此,平板计算机和其外围设备即可透过连接装置来连接组合,以方便操作。 已知的连接装置如本案申请人所拥有的台湾第M397130号新型专利“连接装置”所示,当平板计算机插入座体的插槽时,平板计算机中的第二扣合部即扣合于插槽中的第一扣合部而锁住固定。当平板计算机被抽出时,必须一手推压按钮解锁,另一手将平板计算机取出,并且在平板计算机取出过程中,手不能放开按钮,否则按钮即回弹而阻碍取出平板计算机。因此,平板计算机的取出操作不够方便顺畅,还有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杠杆循环释放枢纽器及具有该枢纽器的插接装置,当其闩锁件解锁时,闩锁件可借由杠杆形成定位,不会回弹,以方便取出插槽中的第一机体。而当第一机体插入插槽中时,借由数个杠杆的相互作用,使闩锁件自动回弹卡扣住第一机体而锁住固定。并且,杠杆可释放回弹至初始位置,以进行下一个插入取出的循环操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杠杆循环释放枢纽器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包括框架;第一杠杆,以第一支轴枢接于该框架,该第一杠杆设有推动部并配设有第一复位组件;第二杠杆,以第二支轴枢接于该第一杠杆,该第二杠杆配设有第二复位组件;第三杠杆,以第三支轴枢接于该框架,该第三杠杆配设有第三复位组件并且第二杠杆的一端和第三杠杆形成干涉;其中,当第一杠杆旋转时,第二杠杆能够推动第三杠杆转动一个角度后即释放第三杠杆使其回弹,并且在第一杠杆回转后,第二杠杆能够转动闪过与第三杠杆的干涉点而回复到初始位置。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插接装置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包括座体,具有插槽;杠杆循环释放枢纽器,固定于该座体中,其包括框架;第一杠杆,以第一支轴枢接于该框架,该第一杠杆设有推动部并配设有第一复位组件,该推动部位于该插槽中;第二杠杆,以第二支轴枢接于该第一杠杆,该第二杠杆配设有第二复位组件;第三杠杆,以第三支轴枢接于该框架,该第三杠杆配设有第三复位组件,并且第二杠杆的一端和第三杠杆形成干涉;R锁件,借由弹性组件弹性滑动地设置于该座体中,该闩锁件并活动地卡扣于该第三杠杆;其中,当第一杠杆旋转时,第二杠杆能够推动第三杠杆转动一个角度以释放R锁件,之后并释放第三杠杆使其回弹,并且在第一杠杆回转后,第二杠杆能够转动闪过与第三杠杆的干涉点而回复到初始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闩锁件以锁杆卡扣于该第三杠杆的卡扣部。借此,当第一机体插入该插槽时,下压该推动部,第一杠杆即以第一支轴为支点旋转,并压缩第一复位组件,同时带动第二杠杆一起旋转,由于第二杠杆的一端和第三杠杆形成干涉,所以第二杠杆会推动挤压第三杠杆以第三支轴为支点反向旋转,使第三杠杆的卡扣部转动离开闩锁件,因此闩锁件被释放而回弹,以进行锁固插入的第一机体。当第一机体插入到定位时,第一杠杆和第二杠杆继续旋转至释放反向旋转的第三杠杆,第三杠杆即借由第三复位组件回弹转回至初始位置。当要拔取出第一机体时,推动闩锁件移动解锁,由于第三杠杆已回转至初始位置,闩锁件可卡扣于第三杠杆的卡扣部定位而不会弹回,如此即可顺畅容易地取出第一机体。此时,第一杠杆借由第一复位组件回弹回转,并带动第二杠杆回转到接触第三杠杆形成干涉,第一杠杆继续回转时,第二杠杆即相对于第一杠杆反向转动至闪过第三杠杆的干涉点,然后借由第二复位组件回转至初始位置。·如此杠杆皆回到初始位置,而可再进行下一次插入的循环操作。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成的功能、目的,现列举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杠杆循环释放枢纽器的组合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杠杆循环释放枢纽器的组件分解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插接装置的组件分解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插接装置的组合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一机体插入插接装置的侧视动作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一机体未插入时的初始位置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一机体插入插槽时的动作示意图(一)。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一机体插入插槽时的动作示意图(二)。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一机体插入插槽时的动作示意图(三)。图10是本专利技术在第一机体插入插槽时的动作示意图(四)。图1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机体插入插槽时的动作示意图(五)。图1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机体插入插槽时的动作示意图(六)。图1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机体插入插槽时的动作示意图(七)。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见图I和图2,它们是本专利技术杠杆循环释放枢纽器的组合立体图及组件分解图。本专利技术的杠杆循环释放枢纽器包含框架I和三个杠杆2、3、4。框架I为长形框体,其两端设有具固定孔12的固定片11,用以将框架I锁固至座体。框架I的中间有容置空间10可容设第一杠杆2、第二杠杆3及第三杠杆4。框架I的两端各插设固定有第一支轴20及第三支轴40。第一杠杆2的第一端设有枢孔26并以枢孔26枢设于第一支轴20,第三杠杆4也以其一端的枢孔45枢设于第三支轴40。第二杠杆3以第二支轴30枢接于第一杠杆2第二端的枢孔27。第一杠杆2的上方配设有第一复位组件21,第二杠杆3配设有第二复位组件31,而第三杠杆4下方配设有第三复位组件41。第一复位组件21为扭簧,其套设于第一支轴20,第一复位组件21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框架I的固定孔13和第一杠杆2的固定孔22中。当第一杠杆2以第一支轴20为支点往容置空间10内逆时针旋转时,压缩第一复位组件21。第三复位组件41为扭簧,其套设于第三支轴40上,第三复位组件41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框架的固定孔14和第三杠杆4的固定孔42。当第三杠杆4被第二杠杆3推动旋转时,第三复位组件41呈压缩状态。第二复位组件31为扭簧,其套设于第二支轴30上,第二支轴30 —体成型于第二杠杆3的底部,第二杠杆3并设于第一杠杆2的顶面且第二杠杆3的底部设有容置槽32,第一杠杆2的顶面也设有容置槽23,第二复位组件31的两端即分别设置在这些容置槽32、23中。第一杠杆2在第二杠杆3的第一端33处设有高出的挡部24,第二杠杆3第一端 33的后侧面会止挡在挡部24上,使第二杠杆3仅能做单一方向的转动。第二杠杆3的第二端34与第三杠杆4的一端接触形成干涉,以推动第三杠杆4转动。第一杠杆2在其第二端设有推动部25,推动部25位于框架I的容置空间10外,当推动部25被下压推动时,就会推动第一杠杆2以第一支轴20为支点旋转。推动部25顶面向下倾斜形成斜面,可使后述的第一机体91沿着斜面状的推动部25插入下压时,更容易推动第一杠杆2转动。推动部25的顶面除了设成斜面外,也可设成弧面,以方便第一机体91插入以及推动第一杠杆2转动。第一杠杆2的第一端并设有限位部28,限位部28靠置于框架I的侧边形成限位及定位,以限制第一杠杆2在第一机体91插入时只能朝另一方向旋转。而当第一杠杆2借由第一复位组件21的回弹力回转时,可形成定位。第三杠杆4设有卡扣部43,闩锁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杠杆循环释放枢纽器,包括:框架;第一杠杆,以第一支轴枢接于该框架,该第一杠杆设有推动部并配设有第一复位组件;第二杠杆,以第二支轴枢接于该第一杠杆,该第二杠杆配设有第二复位组件;以及第三杠杆,以第三支轴枢接于该框架,该第三杠杆配设有第三复位组件且第二杠杆的一端和第三杠杆形成干涉;其中,当第一杠杆旋转时,第二杠杆能够推动第三杠杆转动一个角度后即释放第三杠杆使其回弹,并且在第一杠杆回转后,第二杠杆能够转动闪过与第三杠杆的干涉点而回复到初始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杠杆循环释放枢纽器,包括 框架; 第一杠杆,以第一支轴枢接于该框架,该第一杠杆设有推动部并配设有第一复位组件; 第二杠杆,以第二支轴枢接于该第一杠杆,该第二杠杆配设有第二复位组件;以及 第三杠杆,以第三支轴枢接于该框架,该第三杠杆配设有第三复位组件且第二杠杆的一端和第三杠杆形成干涉; 其中,当第一杠杆旋转时,第二杠杆能够推动第三杠杆转动一个角度后即释放第三杠杆使其回弹,并且在第一杠杆回转后,第二杠杆能够转动闪过与第三杠杆的干涉点而回复到初始位置。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杠杆循环释放枢纽器,其特征是,该第一复位组件、第二复位组件及第三复位组件为扭簧并且分别套设于第一支轴、第二支轴及第三支轴;第一复位组件的两端分别定位于该框架和第一杠杆,第二复位组件的两端分别定位于该第一杠杆和第二杠杆,第三复位组件的两端分别定位于该框架和第三杠杆。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杠杆循环释放枢纽器,其特征是,该第三杠杆设有卡扣部,闩锁件能弹性移动卡扣于该卡扣部而定位。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杠杆循环释放枢纽器,其特征是,该推动部顶面向下倾斜形成斜面或弧面。5.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杠杆循环释放枢纽器,其特征是,该第一支轴插设固定于该框架的一端,该第一杠杆的第一端设有枢孔并以该枢孔套设于第一支轴;该第三支轴插设固定于该框架的另一端,该第三杠杆以其一端的枢孔套设于第三支轴。6.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杠杆循环释放枢纽器,其特征是,该第二支轴一体成型于第二杠杆,第二杠杆以第二支轴枢接于第一杠杆第二端的枢孔。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杠杆循环释放枢纽器,其特征是,该第二杠杆设置于第一杠杆的顶面,第二杠杆的底部设有容置槽,第一杠杆的顶面也设有容置槽,第二复位组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该些容置槽中。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杠杆循环释放枢纽器,其特征是,该第一杠杆在第二杠杆的第一端处设有高出的挡部,该第二杠杆第一端的后侧面会挡止于该挡部。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杠杆循环释放枢纽器,其特征是,该第一杠杆的第一端设有限位部,该限位部靠置于该框架形成限位及定位。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杠杆循环释放枢纽器,其特征是,该第三杠杆的一端设有限位部,该限位部靠置于该框架形成限位及定位。11.一种插接装置,包含 座体,具有插槽; 杠杆循环释放枢纽器,固定于该座体中,其包括框架;第一杠杆,以第一支轴枢接于该框架,该第一杠杆设有推动部并配设有第一复位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婷
申请(专利权)人: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