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定位导光板的缓冲结构及其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9736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定位导光板的缓冲结构及其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还包括:背板;导光板,位于该背板的上方;以及缓冲结构。该缓冲结构由弹性材质构成,包括两个边界层以及夹在边界层间的中间层,边界层具有一第一硬度,中间层具有一第二硬度,且第二硬度小于第一硬度。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诸如发泡材料的缓冲结构嵌设于背板与导光板之间,从而可藉由该缓冲结构来可靠定位导光板。此外,上述发泡材料既可采用单层镂空结构,又可采用多层复合结构,通过调整发泡材料的硬度参数,克服单纯软质发泡材料所造成的导光板定位不良,亦可改善单纯硬质发泡材料导致的翘曲现象,提升了定位背光模组的导光板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设备中的背光模组设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定位导光板的缓冲结构及其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当前,液晶显示设备(诸如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IXD)由于具有低电耗及低辐射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现今的显示设备。随着液晶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液晶显示设备的大尺寸和薄型化越来越成为市场的主流需求。具体地,液晶显示设备依次包括上偏光板、液晶面板、下偏光板和背光模组,其中,液晶面板至少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彩色滤光片玻璃基板和液晶层,背光模组至少包括背板、胶框、背光源、导光板和光学膜片,而背光模组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设备的大尺寸和薄型化幅度。因此,背光模组的窄边框化设计也较之以往更加受到研发人员的青睐。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窄边框化解决方案是在于,采用定位销定位或定位销定位与其他辅助定位机构相结合的定位技术,对背光模组中的导光板(Lighting Guide Panel,LGP)进行定位。然而,由于定位销定位在结构空间上没有优势,逐渐被无定位销定位的设计替代。另一种传统解决方案是在于,采用无定位销定位来固定导光板(例如,发泡类产品),但是,这些发泡类产品使用时存在如下问题单纯的软质发泡类产品定位时,弹性收缩量太大,发泡材料与导光板接触边缘的方向性不好,容易晃动,导致导光板定位不良;而单纯的硬质发泡类产品定位时,由于弹性收缩量较小,导光板遭受热膨胀或挤压时会造成翘曲等不良情形,影响导光板的光学性能。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基于无定位销定位方式来定位导光板的技术方案,既克服上述软质发泡材料的定位不良,又可消除硬质发泡材料弹性收缩量较小所引起的翘曲情形,可靠稳定地将导光板固定连接至背板,是业内相关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项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背光模组中的导光板在定位时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定位导光板的缓冲结构以及包含该缓冲结构的背光模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一背光源,其中,该背光模组还包括一背板;一导光板,位于该背板的上方,用以将该背光源出射的光线转化为均匀光线;以及一缓冲结构,嵌设于该背板与该导光板之间,其中,该缓冲结构由弹性材质构成,藉由该缓冲结构的弹性收缩来定位导光板,所述缓冲结构包括两个边界层以及夹在所述边界层之间的中间层,所述边界层具有一第一硬度,所述中间层具有一第二硬度,且所述第二硬度小于所述第一硬度。优选地,该缓冲结构采用发泡材料制成。优选地,该缓冲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镂空部。进一步,该镂空部的截面呈圆形、四边形、椭圆形、多段圆弧围成的几何形状或上述圆形、四边形、椭圆形和多段圆弧围成几何形状的任意组合。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定位导光板的缓冲结构,其中,该缓冲结构嵌设于一背板与一导光板之间,缓冲结构由弹性材质构成,藉由其弹性收缩来定位该导光板,所述缓冲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镂空部。优选地,该缓冲结构采用发泡材料制成。优选地,该缓冲结构包括两个边界层以及夹在边界层之间的中间层,该边界层具有一第一硬度,该中间层具有一第二硬度,且第二硬度小于第一硬度。优选地,该镂空部的截面呈圆形、四边形、椭圆形、多段圆弧围成的几何形状或上述圆形、四边形、椭圆形和多段圆弧围成几何形状的任意组合。 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定位导光板的缓冲结构及其背光模组,将一缓冲结构嵌设于背板与导光板之间,采用诸如发泡材料的弹性材质构成该缓冲结构,从而可藉由该缓冲结构来可靠定位导光板。此外,上述发泡材料既可采用单层镂空结构,又可采用多层复合结构,通过调整发泡材料的硬度参数,既克服了单纯软质发泡材料所造成的导光板定位不良,又可改善单纯硬质发泡材料导致的翘曲现象,提升了定位背光模组的导光板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附图说明读者在参照附图阅读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后,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其中,图I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的截面示意图;图2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的截面示意图;以及图3(a)至图3(e)分别示出图2的背光模组中,用于定位导光板的缓冲结构的镂空部的几何形状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申请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更加详尽与完备,可参照附图以及本专利技术的下述各种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组件。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文中所提供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此外,附图仅仅用于示意性地加以说明,并未依照其原尺寸进行绘制。如前所述,在当前的背光模组中,虽然也有很多采用无定位销定位方式来固定导光板的结构见诸于众,但是,现有的发泡类产品在使用时会存在一些问题单纯的软质发泡类产品定位时,弹性收缩量太大,发泡材料与导光板接触边缘的方向性不好,容易晃动,导致导光板定位不良;单纯的硬质发泡类产品定位时,弹性收缩量较小,导光板遭受热膨胀或挤压时会造成翘曲等不良情形,影响导光板的光学性能。因而,无论是软质发泡材料还是硬质发泡材料,在满足背光模组的窄边框化设计需求时,却仍然无法可靠定位导光板。为了解决上述缺陷或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用于定位导光板的缓冲结构。图I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的截面示意图。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包括一背光源(未不出)、一背板10、一导光板20以及一缓冲结构30。其中,当背板10竖直朝下放置时,导光板20位于背板10的上方,该导光板20用以将背光源出射的光线转化为均匀光线。缓冲结构30嵌设于背板10与导光板20之间。该缓冲结构30由弹性材质构成,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藉由缓冲结构30的弹性收缩来定位导光板20,从而避免导光板20与背板10间出现相对位移。在图I所示的实施例中,缓冲结构30包括一第一边界层302、一第二边界层306、夹在第一边界层302与第二边界层306之间的中间层304。更具体地,第一边界层302靠近背板10 —侧,第二边界层306靠近导光板20 —侧。在此,术语“边界层”和“中间层”是相对于缓冲结构30的位置而言,当缓冲结构30与背板10、导光板20相接触时,与背板10接触的缓冲结构30的一表面为一边界层,并且与导光板20接触的缓冲结构30的另一表面为另一边界层。第一边界层302和第二边界层306具有一第一硬度,中间层304具有一第二硬度,并且设置该第二硬度小于该第一硬度,因而使缓冲结构30具有不同的回弹性。此外,在制备该缓冲结构30时,可将现有的发泡原材料预先·压制成一定厚度的多层发泡基体,其中,不同层之间加入不同剂量的发泡物质,且在中间一·层加入较多的发泡物质,使该发泡基体在发泡过程中单位体积内产生的气泡数量或单位体积内气泡含量的体积不同,以实现不同的回弹性。由上述可知,采用缓冲结构30后,适当地调整影响边界层和中间层硬度的参数,能够可靠地定位导光板20,且在背光模组高温测试时,会利用良好的弹性收缩来有效地缓冲导光板的热膨胀形变。图2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的截面示意图。图3(a)至图3(e)分别示出图2中的缓冲结构的镂空部的几何形状示意图。类似于图1,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包括一背光源(未不出)、一背板10、一导光板20以及一缓冲结构40。缓冲结构40嵌设于背板10与导光板20之间。将图2与图I进行比较,图I的缓冲结构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一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一背板;一导光板,位于所述背板的上方,用以将所述背光源出射的光线转化为均匀光线;以及一缓冲结构,嵌设于所述背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其中,所述缓冲结构由弹性材质构成,藉由所述缓冲结构的弹性收缩来定位所述导光板,所述缓冲结构包括两个边界层以及夹在所述边界层之间的中间层,所述边界层具有一第一硬度,所述中间层具有一第二硬度,且所述第二硬度小于所述第一硬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王涛邱振铭邱鹏严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