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防水套管的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9621 阅读:5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刚性防水套管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第一步,对套管定位并将套管安装在定位处;第二步,安装外部管道,安装时,外部管道的中心线与套管的中心线相重叠,然后将外部管道定位;第三步,在套管与外部管道所形成的空隙内填塞油麻,油麻的填塞厚度为套管长度的0.3~0.38;第四步,将配置好的封堵材料填在油麻的两端,两端封堵材料的厚度一致,所述封堵材料是由氯化钙、石膏粉、硅酸盐水泥和水配置而成;第五步,保湿养护;第六步,灌水进行试漏检查。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的刚性防水套管的施工工艺通过改良封堵材料的配方,使得封堵材料更易填塞,防漏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水连接管件的施工工艺,特别是一种刚性防水套管的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套管捻口的施工工艺按国家标准图集02S404进行,根据需用量将石棉绒与水泥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加水搅合。在搅合时,用水量控制在以混合后用手捏紧在一定高度(约1.0米)自由落体落至地面后能散开为宜,如果水量控制不好直接影响捻口质量(发生渗漏)。其次就是捻口,首先捻口用“舌刀”将油麻捻入套管缝隙内,用榔头一锤一锤的捻紧,然后降石棉水泥塞入套管缝隙中,用舌刀一层一层的捻紧,捻紧一层、塞一层继续捻口直至套管捻满,由于管道是360°,用舌刀捻口时不宜掌握,且有时捻口位置方向不好,不宜操作,经常容易发生不密实现象,造成渗漏,其返工是相当麻烦的,如果捻口养护不好容易开裂,同样造成渗漏,都影响工程质量,这种方法耗时、耗力且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省时省力的刚性防水套管的施工工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刚性防水套管的施工工艺,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对套管定位并将套管安装在定位处,在墙体砌筑或墙体夯浇筑时将所需装配的套管定位,并在定位处安装套管,所安装的套管的中心线与墙面垂直,定位时,以设计图纸上的平面坐标和立面坐标以及标高为准; 第二步,安装外部管道,在安装前需清除套管内壁以及外部管道内壁的氧化层,上述清理工序后即可安装外部管道,安装时,外部管道的中心线与套管的中心线相重叠,然后将外部管道定位; 第三步,在套管与外部管道所形成的空隙内填塞油麻,油麻的填塞厚度为套管长度的O. 3^0. 38,油麻处于套管长度方向的中间,在填塞完成时可根据外部管道的位置,使套管与外部管道之间的空隙均匀; 第四步,将配置好的封堵材料填塞在油麻的两端,两端封堵材料的厚度各占套管长度的1/3,所述封堵材料是由氯化钙、石膏粉、硅酸盐水泥和水配置而成;所述封堵材料的配制步骤如下第一步,配制氯化钙、石膏粉和硅酸盐水泥的份量,上述材料的重量比依次为O. 3^0. 7 :0. 8^1. 2 8^12 ;第二步,将石膏粉和硅酸盐水泥搅拌混合;第三步,将氯化钙与水搅拌稀释;第四步,将步骤二中的拌合物与步骤三中的氯化钙水溶液进行搅拌混合,在搅拌过程中加水用以控制拌合物的粘稠度,上述材料搅拌后所形成的拌合物即为封堵材料; 第五步,保湿养护,将粘土与水混合搅拌,搅拌后形成呈发酵面粉状态的稀泥,然后将搅拌后的稀泥涂抹在封堵材料外露部分,在涂抹稀泥2 3天后清除已经干掉的泥块;第六步,灌水进行试漏检查。为了使封堵材料达到理想的浓度,上述氯化钙石膏粉硅酸盐水泥的重量比为O. 5 I IO0油麻的填塞厚度为套管长度的1/3。为了充分保湿且便于后期清理,粘土与水混合搅拌后的稀泥的涂抹厚度为:T4cm。本专利技术得到的刚性防水套管的施工工艺通过采用氯化钙、石膏粉和硅酸盐水泥与水配制封堵材料,这种封堵材料配制完成后呈发酵面粉状,粘稠度适中,不易在封堵过程中塌落,捻口合格率高,可操作性强,施工周期短。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刚性防水套管,包括下述步骤第一步,对套管定位并将套管安装在定位处,在墙体砌筑或墙体砼浇筑时将所需装配的套管定位,并在定位处安装套管,所安装的套管的中心线与墙面垂直,定位时,以设计图纸上的平面坐标和立面坐标以及标高为准;第二步,安装外部管道,在安装前需清除套管内壁以及外部管道内壁的氧化层,上述清理工序后即可安装外部管道,安装时,外部管道的中心线与套管的中心线相重叠,然后将外部管道定位;第三步,在套管与外部管道所形成的空隙内填塞油麻,油麻的填塞厚度为套管长度的1/3,油麻处于套管长度方向的中间,在填塞完成时可根据外部管道的位置,使套管与外部管道之间的空隙均匀;第四步,将配置好的封堵材料填在油麻的两端,两端封堵材料的厚度各占套管长度的1/3,所述封堵材料是由氯化钙、石膏粉、硅酸盐水泥和水配置而成;第五步,保湿养护,将粘土与水混合搅拌,搅拌后形成呈发酵面粉状态的稀泥,然后将搅拌后的稀泥涂抹在封堵材料外露部分,粘土与水混合搅拌后的稀泥的涂抹厚度为3 4cm,在涂抹稀泥2 3天后清除已经干掉的泥块;第六步,灌水进行试漏检查。上述步骤四中的封堵材料的配制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制氯化钙、石膏粉和硅酸盐水泥的份量,上述材料的重量比依次为0.5:1:10 ;第二步,将石膏粉和硅酸盐水泥搅拌混合;第三步,将氯化钙与水搅拌稀释;第四步,将步骤二中的拌合物与步骤三中的氯化钙水溶液进行搅拌混合,在搅拌过程中加水用以控制拌合物的粘稠度,上述材料搅拌后所形成的拌合物即为封堵材料。在氯化钙水溶液与石膏粉和硅酸盐水泥的拌合物搅拌时,材料的温度会升高,在实际操作中,需工作人员佩戴好橡胶手套,防止对手的灼伤。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刚性防水套管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对套管定位并将套管安装在定位处,在墙体砌筑或墙体夯浇筑时将所需装配的套管定位,并在定位处安装套管,所安装的套管的中心线与墙面垂直,定位时,以设计图纸上的平面坐标和立面坐标以及标高为准; 第二步,安装外部管道,在安装前需清除套管内壁以及外部管道内壁的氧化层,上述清理工序后即可安装外部管道,安装时,外部管道的中心线与套管的中心线相重叠,然后将外部管道定位; 第三步,在套管与外部管道所形成的空隙内填塞油麻,油麻的填塞厚度为套管轴向长度的O. 3^0. 38,油麻处于套管轴向长度方向的中间,在填塞完成时可根据外部管道的位置,使套管与外部管道之间的空隙均匀; 第四步,将配置好的封堵材料填塞在油麻的两端,两端封堵材料的厚度一致,所述封堵材料是由氯化钙、石膏粉、硅酸盐水泥和水配置而成;所述封堵材料的配制步骤如下第I步,配制氯化钙、石膏粉和硅酸盐水泥的份量,上述材料的重量比依次为0. 3^0. 7 O.8^1. 2 8^12 ;第2步,将石膏粉和硅酸盐水泥搅拌混合均匀;第3步,将氯化钙与水搅拌稀释;第3步,将步骤2中的拌合物与步骤3中的氯化钙水溶液进行搅拌混合,在搅拌过程中加水用以控制拌合物的粘稠度,并达到工艺要求的粘稠度;上述材料搅拌后所形成的拌合物即为封堵材料; 第五步,保湿养护,将粘土与水混合搅拌,搅拌后形成呈发酵面粉状态的稀泥,然后将搅拌后的稀泥涂抹在封堵材料外露部分,在涂抹稀泥2 3天后清除已经干掉的泥块; 第六步,灌水进行试漏检查。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刚性防水套管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油麻的填塞厚度为套管长度的1/3。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刚性防水套管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氯化钙石膏粉硅酸盐水泥的重量比为O. 5 :1 : 10。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刚性防水套管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粘土与水混合搅拌后的稀泥的涂抹厚度为3 4cm。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刚性防水套管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刚性防水套管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第一步,对套管定位并将套管安装在定位处,在墙体砌筑或墙体夯浇筑时将所需装配的套管定位,并在定位处安装套管,所安装的套管的中心线与墙面垂直,定位时,以设计图纸上的平面坐标和立面坐标以及标高为准;第二步,安装外部管道,在安装前需清除套管内壁以及外部管道内壁的氧化层,上述清理工序后即可安装外部管道,安装时,外部管道的中心线与套管的中心线相重叠,然后将外部管道定位;第三步,在套管与外部管道所形成的空隙内填塞油麻,油麻的填塞厚度为套管轴向长度的0.3~0.38,油麻处于套管轴向长度方向的中间,在填塞完成时可根据外部管道的位置,使套管与外部管道之间的空隙均匀;第四步,将配置好的封堵材料填塞在油麻的两端,两端封堵材料的厚度一致,所述封堵材料是由氯化钙、石膏粉、硅酸盐水泥和水配置而成;所述封堵材料的配制步骤如下:第1步,配制氯化钙、石膏粉和硅酸盐水泥的份量,上述材料的重量比依次为:0.3~0.7:0.8~1.2:8~12;第2步,将石膏粉和硅酸盐水泥搅拌混合均匀;第3步,将氯化钙与水搅拌稀释;第3步,将步骤2中的拌合物与步骤3中的氯化钙水溶液进行搅拌混合,在搅拌过程中加水用以控制拌合物的粘稠度,并达到工艺要求的粘稠度;上述材料搅拌后所形成的拌合物即为封堵材料;第五步,保湿养护,将粘土与水混合搅拌,搅拌后形成呈发酵面粉状态的稀泥,然后将搅拌后的稀泥涂抹在封堵材料外露部分,在涂抹稀泥2~3天后清除已经干掉的泥块;第六步,灌水进行试漏检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志波刘明友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