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优异剪切性能的聚脲润滑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67850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优异剪切性能的聚脲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50~120℃基础油的存在下,使C2-C20脂肪单胺和脂肪二胺与过量的二异氰酸酯反应;(2)用水将未反应的二异氰酸酯中和,继续反应至温度为130-200℃,加入冷油使物料迅速冷却,研磨成脂。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聚脲脂剪具有优异的抗剪切性能。其中基础油是100℃粘度为5-40cst的润滑油,如矿物油、酯类合成油、烃类合成油或其混合物。该润滑脂可用于高速电机轴承、钢铁厂连铸机轴承、汽车等速万向节、精密仪器仪表等设备的润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润滑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脲脂是脲类化合物稠化基础油形成的一种具有塑性的润滑剂,它具有突出的氧化安定性、热稳定性及较长的使用寿命 ,已广泛的应用在钢铁工业、汽车工业、电器设备、军事工业等领域。各国研究人员已经研发出许多种聚脲脂,以往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润滑脂添加剂配方,都侧重提高聚脲脂的性能。在实际使用中,润滑脂的纤维结构会由于机械的剪切作用遭到破坏,聚脲脂唯一的缺点就是剪切安定性较差,特别是在低剪速下严重软化。并且,润滑脂的稠度越大,剪切后变化率越大,所以,稠度为3号的聚脲脂比2号聚脲脂更容易在剪切工况下软化,目前还未见能够将3号聚脲脂的剪切变化率控制在10%以内的报道。影响聚脲脂剪切性能的因素主要是基础油粘度和种类、有机胺原料组分、制备工艺等。如US6916762B2采用不饱和脂肪胺、饱和脂肪胺、环烷胺三组分与二异氰酸酯反应制备成脲类化合物为稠化剂的2号聚脲脂剪切变化率小于8. 37%,其稠化剂的结构式为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优异剪切性能的聚脲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50 120°C,基础油的存在下,使C2 C2tl脂肪单胺和脂肪二胺、C6 C2tl环烷胺与过量的二异氰酸酯反应0-2个小时;其中二异氰酸酯为理论量的105wt%-200wt%,基础油用量为反应物总重的60 95wt%,(2)在80 120°C用水将未反应的二异氰酸酯中和,继续反应至温度为130 200°C,恒温O 3小时后,加入急冷油使物料迅速冷却,研磨成脂。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优异剪切性能的聚脲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反应温度为50 100°C。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优异剪切性能的聚脲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基础油为5cst 40cst的矿物油或合成油或其混和物。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优异剪切性能的聚脲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础油用量为反应物总重的75 90wt%。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优异剪切性能的聚脲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二异氰酸酯为理论量的105mol% 150mol%。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优异剪切性能的聚脲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脂肪单胺为C2-C18的烧基胺。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优异剪切性能的聚脲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脂肪二胺为C2-Cltl的烧基胺。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优异剪切性能的聚脲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环烷胺为C6-C18的环烧胺。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优异剪切性能的聚脲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二异氰酸酯结构为OCN-R2-NCO, R2是C6-C3tl的芳基。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优异剪切性能的聚脲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R2是碳数为6 15的芳基。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优异剪切性能的聚脲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50~120℃基础油的存在下,使C2-C20脂肪单胺和脂肪二胺与过量的二异氰酸酯反应;(2)用水将未反应的二异氰酸酯中和,继续反应至温度为130-200℃,加入冷油使物料迅速冷却,研磨成脂。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聚脲脂剪具有优异的抗剪切性能。其中基础油是100℃粘度为5-40cst的润滑油,如矿物油、酯类合成油、烃类合成油或其混合物。该润滑脂可用于高速电机轴承、钢铁厂连铸机轴承、汽车等速万向节、精密仪器仪表等设备的润滑。文档编号C10M169/06GK102899125SQ201110215218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9日专利技术者胡斌, 程型国, 周圆, 张龙华, 秦俪萍, 强永席, 刘丽君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优异剪切性能的聚脲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50~120℃,基础油的存在下,使C2~C20脂肪单胺和脂肪二胺、C6~C20环烷胺与过量的二异氰酸酯反应0?2个小时;其中二异氰酸酯为理论量的105wt%?200wt%,基础油用量为反应物总重的60~95wt%,(2)在80~120℃用水将未反应的二异氰酸酯中和,继续反应至温度为130~200℃,恒温0~3小时后,加入急冷油使物料迅速冷却,研磨成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斌程型国周圆张龙华秦俪萍强永席刘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