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材料
,涉及光致发光材料领域和电致发光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材料被公认为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而发光材料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更是在工业、农业、医学、国防等领域都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具体举例来说,它们可以被用作荧光增白剂、突光颜料、突光染料、突光试剂、激光染料、灯用荧光粉等。特别是当今社会对各种信息显示的需求,以及能源危机背景下对节能照明的迫切需要,大大地促进了发光材料的迅速发展。·从发光原理区分,发光材料包括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两大类应用领域。光致发光是指物体受到外界光源的照射,从而获得能量产生激发并最终导至发光的现象。紫外辐射、可见光及红外辐射等均可引起光致发光。光致发光材料可用于荧光分析、交通标志、跟踪监测、农用光转换膜、核探测技术中的闪烁体、太阳能转换技术中的荧光集光器等方面。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t,简称EL),是指发光材料在电场作用下,受到电流和电场的激发而发光的现象,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换为光能的发光过程。具有这种性能的材料,可制作成电控发光器件,例如发光二极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色磷光碘化亚铜基配合物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化合物的结构式为(CuIL)n,式中L为电中性杂环配体4?(2?苯并噁唑)吡啶,该配体是苯并噁唑和吡啶的结合体,其分子结构如式(I):室温下该化合物的单晶体采用单斜晶系,C2(No.5)空间群,晶胞参数a=22.401(5),b=4.0952(8),β=115.50(3)°,Z=4,Dc=2.103g/cm3,晶体颜色为橙色;是由CuI和配体L络合形成的阶梯型链状化合物;该化合物中Cu(I)采用CuI3N四面体配位模式,其中三个I来自于三个桥基μ3?I?离子,一个N来自于一个配体的吡啶基团;其分子结构如式(II):FSA00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文祥,贺娇娇,梁佳萍,夹国华,史宏声,秦来顺,范美强,舒康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