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增压快速锁、开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6680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不增加油泵排量的前提下提高压铸机锁、开模速度的一套双增压快速锁、开模系统。采用该系统可提高锁、开模速度,进而缩短压铸机空循环时间,最后到达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实现方法:减小锁模油缸直径,在锁模油缸前后两端各加装两只增压油缸,增压启动通过顺序油路来控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在不提高油泵流量、压力的前提下,同时将锁、开模速度提高30-40%,达到高效且节能的效果,具有很强的推广意义。(*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锁、开模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压铸机的结 构改进的锁、开模系统。
技术介绍
压铸是一种在高速、高压环境下而又能生产精密、美观、稳定的铸造 产品的模具铸造熔融金属的成形方法。与锻造或挤压等塑性加工或切削加 工以及低压铸造相比,压铸具有在一道耗时较短的工序中形成复杂形状的 成品件的显著优点。虽然生产效率相对前面提及的几种工艺来讲是大大提 高了,但人们对于效率的追求永无止境。提高压铸生产效率是一个系统工 程,必须从多方面着手,如熔炼方法、金属熔液转送、压铸机与周边设备 工序布置、各工序生产节拍的合理分配,模具快速安装与快速维修等。而 在提高压铸机生产效率的多种途径之中,縮短空循环时间是一个极为根本 的有效途径。而要縮短空循环时间,其中提高压铸机的锁、开模速度是最 为关键的一环,因为锁、开模所占的时间是压铸机空循环时间的一半左右。 因此,许多压铸机生产厂商在如何提高压铸机的锁开模速度上不断的钻研 和改进,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到目前为止,国内主要采用三种方法 来提高锁、开模速度第一种,通过加大油泵排量;第二种,通过增加锁、 开模储能器;第三种,通过增加锁、开模储能器锁模差动。但是这三种方 法都存在着不足之处1、第一种方法,在加大油泵排量后,油泵压力不变的前提下,必须 要加大油泵电机的功率,随着电机功率的加大,能耗也随之增加。例如,锁模力800T压铸机,配三联泵+45KW电动机的比配双联泵+37KW电动 机的在锁、开模速度上的确要快,但机器能耗相应也增大了不少,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2、 第二种方法,它无须增加油泵排量,而是通过在锁模油路附近增 加一只储能器,利用压铸机待机时间事先将高压油储入储能器内,在锁、 开模时再瞬间注入锁模油缸内。这种方法虽然无须增加油泵排量及电机功 率,但它额外增加了油泵储能时间,同时,机器能耗比没加储能器的要大。3、 第三种方法,其原理是快速锁模时锁模油缸有杆腔液压油不回油 箱,而是回流入无杆腔内。因锁模油缸无杆腔同时流入两股液压油(另一 路来自油泵),所以锁模速度明显加快,这个原理可以简称为差动。它无 须增加油泵排量,也不增加储能时间,但只能增加锁模速度,而不能增加 开模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需增加油泵 排量而能够提高压铸机锁、开模速度的快速锁、开模系统。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增压快速锁、开模系统,由液压执行部分和液压控制部分组成, 所述的液压执行部分包括锁模油缸缸套,设置在其内部相对轴向移动的 锁模活塞杆,所述的锁模活塞杆一端穿过锁模油缸座,所述锁模活塞杆和 锁模油缸座之间固定有锁模油缸前盖,在锁模油缸前后腔各配接有一个增 压油缸,其中一个增压油缸同轴设置于锁模油缸缸套,另一个增压油缸垂 直设置于锁模油缸前盖。所述的锁模油缸前盖与锁模油缸缸套相对垂直设置,增压油缸与锁模 油缸缸套相互平行而不同轴设置。所述的增压油缸与锁模油缸缸套也可相 互垂直设置。上述的增压油缸包括有固接的增压油缸缸套和增压缸后盖,在增压油 缸缸套内部设置有增压活塞,在增压活塞内部设置有单向阀芯和弹簧座, 有一弹簧一端抵接在单向阀芯内部,另一端抵接在弹簧座上,并有一顶杆配接在单向阀芯的顶端,并且伸出到增压缸后盖之外。所述的液压控制部分包括有方向阀和分别控制两个增压油缸的单向 顺序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不增加能耗的情况下提高了锁、开模 速度,锁、开模速度提高之后可大大的縮短空循环时间,进而实现了压铸 机的高速、高效,并且节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图l:本技术双增压快速锁、开模系统构成示意图。 图2:附图说明图1中锁模增压缸放大图。 图3:图1中开模增压缸放大图。 肿1-称为锁模活塞杆;2:称为锁模油缸座;3:称为锁模活塞杆导 向铜司;4:称为锁模油缸前盖;5:称为闷盖;6:称为锁模油缸前法 兰;7:称为锁模油缸缸套;8、 8*:称为孔用挡圈;9:称为锁模油缸 后法兰;10、 10*:称为增压油缸缸套;11、 11*:称为增压活塞杆导向 铜套;12、 12*:称为弹簧座;13、 13*:称为单向阀芯;14、 14*:称 为弹簧;15、 15*:称为增压活塞;16、 16*:称为顶杆;17、 17*:称 为增压缸后盖;VI:代指方向阀;V2、 V3:代指单向顺序阀;a、 d:增 压活塞杆周向孔;b、 e:增压活塞环形间隙;C:增压缸前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双增压快速锁、开模系统,其英文翻译为 Double Supercharger Quickly Clamp System,为使说明书简洁,以下该双增 压快速锁、开模系统会使用其英文縮写DSQCS。如图1所示,双增压快速锁、开模系统由两大部分构成液压执行部分和液压控制部分。所述的液压执行部分包括锁模油缸缸套7,设置在其内部相对轴向移动的锁模活塞杆1,所述的锁模活塞杆1 一端穿过固定于锁模油缸座2上的锁模活塞杆导向铜司3。所述锁模活塞杆1和锁模油 缸座2之间固定有锁模油缸前盖4,该锁模油缸前盖4上设置有一个闷盖 5和一个起固定作用的锁模油缸前法兰6。在锁模油缸无杆腔侧同轴配接 有一个增压油缸,为锁模增压缸,由锁模油缸后法兰9固定;在锁模油缸 有杆腔侧也配接有一个增压油缸,为开模增压缸。在本优选实施例中,锁 模油缸前盖4与锁模油缸缸套7相对垂直设置,开模增压缸同样垂直设置 在锁模油缸前盖4上,故开模增压缸与锁模油缸相互平行而不同轴设置。 当然,本技术也不排除增压油缸与锁模油缸相互垂直设置,即当锁模 油缸前盖4与锁模油缸缸套7平行设置时即可,由于结构大致相同,故不 再赘述。两个增压油缸的内部结构相同,以锁模增压缸为例,包括有固接的增 压油缸缸套IO和增压缸后盖17,在增压油缸缸套10内部设置有增压活塞 15和增压活塞杆导向铜套ll,在增压活塞15内部设置有单向阀芯13和弹 簧座12、孔用挡圈8,有一弹簧14一端抵接在单向阀芯13内部,另一端 抵接在弹簧座12上。有一顶杆16配接在单向阀芯13的顶端,并且伸出 到增压缸后盖17之夕卜。所述的液压控制部分包括有方向阀VI和分别控制 锁模增压缸和开模增压缸的单向顺序阀V2、 V3。开模增压缸的结构在此 就不再赘述。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图1所示状态为油缸原始位,锁、开模 方向阀V1为中位,液压系统压力为150bar。锁模时,Sl电磁铁得电,方 向阀置右位,压力油P通A,进入锁模增压缸IO,经过增压活塞杆周向孔 a、单向阀芯13和增压活塞环形间隙b,最后进入到锁模油缸无杆腔。油 压推动曲肘、联在曲肘上的动模座板、固定在动模座板上的模具动模一道 快速向前运动,此时因模具尚未合拢,合模油缸只需很小的压力,大约在 10-20bar。油缸前进至一定位置,模具动模与静模贴合,单独由合模油缸产生的推力不足以继续推动曲肘向前运动,合模缸后腔压力迅速上升,当压力上升至顺序阀V2设定值时(100bar),锁模增压缸前腔c压力油经顺 序阀V2、锁开模方向阀B 口流入油箱T 口。锁模增压活塞15得以向前运 动,单向阀芯13在弹簧及油压作用下关闭,增压开始。在增压力作用下, 锁模活塞杆l继续向前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双增压快速锁、开模系统,由液压执行部分和液压控制部分组成,所述的液压执行部分包括:锁模油缸缸套(7),设置在其内部相对轴向移动的锁模活塞杆(1),所述的锁模活塞杆(1)一端穿过锁模油缸座(2),所述锁模活塞杆(1)和锁模油缸座(2)之间固定有锁模油缸前盖(4),其特征在于:在锁模油缸前后腔各配接有一个增压油缸,其中一个增压油缸同轴设置于锁模油缸缸套(7),另一个增压油缸垂直设置于锁模油缸前盖(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水平袁耀原许善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意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