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季节性冻土地带旋挖法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泥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6798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2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季节性冻土地带旋挖法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泥浆,该施工泥浆由水、膨润土、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粘土和纯碱组成;其中,膨润土: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粘土:纯碱的质量比为(100~105):0.0075:(95~100):0.7,所述施工泥浆的相对密度为1.12~1.2。本发明专利技术泥浆在孔壁上形成的泥皮薄、隔水效果好,泥浆静水压力可有效平衡旋挖土层孔壁承受的土压力,满足孔壁稳定需求,该泥浆还能悬浮和携带钻渣,可用于清孔,且制备容易,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旋挖法钻孔灌注桩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季节性冻土地带旋挖法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泥浆
技术介绍
我国冻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75%左右。贺兰山至哀牢山一线以西的广大地区,以及此线以东,秦岭至淮河一线以北的地区主要为季节性冻土,约占国土面积的52.6%。中国西部的广大地区主要为季节性冻土覆盖的地区,冬季初期,地表温度下降到0°C以下,表土开始冻结,温度继续降低,冻层向下加厚。到了春天,温度逐渐升到0°C以上,冻土层从上下两面逐渐融化,最后全部解冻。其地层主要为粉质粘土、粘质粉土、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部分区域还有砂层、卵砾石层和基岩等。 钻孔灌注桩技术于20世纪40年代首先在美国出现,目前已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应用。旋挖钻进技术是一种利用旋挖钻机设备及其配套设备在各种地层上开挖成孔的技术,随着国内旋挖钻机设备的研制成功和该技术在青藏铁路旱桥结构桩基施工中的大量采用,旋挖成孔工艺在中国得到了蓬勃发展。旋挖成孔工艺与地层的物理性质息息相关,对粘聚力强的地层可使用干成孔工艺,否则须使用泥浆的静水压力平衡地层开挖产生的土压力,从而尽可能避免孔壁发生塌落和颈缩。泥浆除静水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季节性冻土地带旋挖法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泥浆,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泥浆由水、膨润土、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粘土和纯碱组成;其中,膨润土: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粘土:纯碱的质量比为(100~105):0.0075:(95~100):0.7,所述施工泥浆的相对密度为1.12~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亚平段志东严培武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