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盛富春专利>正文

侧向起始回转捞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628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侧向起始回转捞渣机,包括悬臂(1),固定于悬臂(1)前端的动力箱(2)以及通过渣耙轴安装在动力箱(2)上的两个渣耙,渣耙轴沿悬臂(1)的走向前后排列,两渣耙的捞渣起始位置在悬臂(1)的一侧。渣耙运动覆盖的液面形状更接近铁水包倾翻状态下实际的液面形状。当铁水包倾翻45°时,渣耙正向捞渣的渣耙覆盖率为61.24%,而侧向起始捞渣的覆盖率达到84.5%,捞渣率提高了23.26%。(*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回转式捞渣机,是一种用于清理铁水包(罐)液面浮渣的专用设备,属于冶金专用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公开号为1546259的中国专利“一种铁水高效扒渣方法及其专用装置”。公开了一种渣耙回转式捞渣方法及其专用设备。这一技术与传统的往复式扒渣方法相比,铁损明显减少,清渣率和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但该专利申请的一对渣耙在悬臂前端呈左右两侧排列,捞渣起始位置在悬臂的正前方。由于每次捞时铁水包内的铁水量是不同的,为了使其液面尽量靠近包口以便于更容易地从包口清渣,在捞渣前一般都要将铁水包倾翻一定角度。在多数情况下,铁水包的液面呈前后较长左右较短(从捞渣机方向看)的椭圆形,而采用上述渣耙排列方法的捞渣机回转捞渣时,渣耙运动覆盖的铁水液面是一个如附图2所示的左右较长而前后较短的椭圆形或者近似于圆形。因此,现行的捞渣机在铁水包倾翻状态下的捞渣率受到一定影响,需要通过捞渣过程中驱动箱向后移动一定距离来解决,增加了一个运动副。如果将捞渣机构安装在挖掘机的臂上,通过挖掘机或其臂的移动也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尚有诸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侧向起始回转捞渣机,使渣耙运动覆盖的液面形状更接近铁水包倾翻状态下实际的液面形状,以进一步提高捞渣效率,克服上述已有产品和技术的缺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侧向起始回转捞渣机,包括悬臂,固定于悬臂前端的动力箱以及通过渣耙轴安装在动力箱上的两个渣耙,其特别之处在于渣耙轴沿悬臂的走向前后排列,两渣耙的捞渣起始位置在悬臂的一侧。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两渣耙的捞渣起始位置在悬臂的一侧,渣耙合拢位置在另一侧,如附图3所示,渣耙运动覆盖的液面形状更接近铁水包倾翻状态下实际的液面形状。当铁水包倾翻45°时,经测算,渣耙正向捞渣的渣耙覆盖率为61.24%,而侧向起始捞渣的覆盖率达到84.5%,捞渣率提高了23.26%。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已有捞渣机渣耙运动轨迹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渣耙运动轨迹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悬臂1,固定于悬臂1前端的动力箱2以及通过渣耙轴安装在动力箱2上的两个渣耙。前渣耙轴3和后渣耙轴6沿悬臂1的走向前后排列,相应的,两渣耙即前渣耙4和后渣耙5的捞渣起始位置在悬臂1的一侧。分别固定于前渣耙轴3和后渣耙轴6下端的前渣耙4和后渣耙5,随前渣耙轴3和后渣耙轴6的反向转动,从悬臂1一侧开始转动在另一侧合拢聚渣。前渣耙轴3和后渣耙轴6的转动动力来自动力箱2。图2是已有捞渣机渣耙运动轨迹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渣耙运动轨迹示意图。从图2、图3中渣耙的运动轨迹看出,本技术的渣耙工作覆盖面7与倾翻的铁水包液面9形状更加接近,也就是说,本技术的捞渣率更高。其中8代表渣耙捞渣的起始位置。权利要求1.一种侧向起始回转捞渣机,包括悬臂(1),固定于悬臂(1)前端的动力箱(2)以及通过渣耙轴安装在动力箱(2)上的两个渣耙,其特征是渣耙轴沿悬臂(1)的走向前后排列,两渣耙的捞渣起始位置在悬臂(1)的一侧。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侧向起始回转捞渣机,包括悬臂(1),固定于悬臂(1)前端的动力箱(2)以及通过渣耙轴安装在动力箱(2)上的两个渣耙,渣耙轴沿悬臂(1)的走向前后排列,两渣耙的捞渣起始位置在悬臂(1)的一侧。渣耙运动覆盖的液面形状更接近铁水包倾翻状态下实际的液面形状。当铁水包倾翻45°时,渣耙正向捞渣的渣耙覆盖率为61.24%,而侧向起始捞渣的覆盖率达到84.5%,捞渣率提高了23.26%。文档编号B22D43/00GK2796902SQ200520084349公开日2006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17日专利技术者盛富春 申请人:盛富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向起始回转捞渣机,包括悬臂(1),固定于悬臂(1)前端的动力箱(2)以及通过渣耙轴安装在动力箱(2)上的两个渣耙,其特征是:渣耙轴沿悬臂(1)的走向前后排列,两渣耙的捞渣起始位置在悬臂(1)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富春
申请(专利权)人:盛富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