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节铣端面打中心孔专用夹具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65260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向节铣端面打中心孔专用夹具,包括工作台、动力箱和钻头,其中,工作台上设置有两根X轴横梁,X轴横梁上设置有X轴移动台和X轴固定台,X轴移动台上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U型板,固定板上设置有槽孔,U型板上设置有定位销,X轴固定台上设置有Z轴活动台,Z轴活动台上设置有夹板,Z轴活动台上设置有固定端和活动端,夹板为两片,一片固定在固定端上,另一片固定在活动端上,活动端下部设置有固定件和Z轴动力液压缸,活动端在Z轴动力液压缸的作用下,使夹板实现分开和闭合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工人劳动强度小,夹紧牢固,定位准确,生产效率高,成功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机械的
,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转向节是汽车转向桥上的主要零件之一,能够使汽车稳定行驶并灵敏传递行驶方向,转向节的功用是承受汽车前部载荷,支承并带动前轮绕主销转动而使汽车转向。转向节形状比较复杂,集中了轴、套、盘环、叉架等四类零件的结构特点,转向节由支承轴颈、法兰盘、叉架三大部分组成。支承轴颈的结构形状为阶梯轴,其结构特点是由同轴的外圆柱面、圆锥面、螺纹面,以及与轴心线垂直的轴肩、过渡圆角和端面组成的回转体;法兰盘包括法兰面、均布的连接螺栓通孔和转向限位的螺纹孔;叉架是由转向节的上、下耳和法兰面构成 叉架形体。转向节铣端面的中心孔就是在转向节的支承轴颈的两个铣端面打孔,深度一般为5mm左右,此中心孔主要用于后续加工工序的定位。此中心孔的偏差,容易导致后续工序的偏差,如对钻,铣削等,均需在此中心孔定位的基础上进行操作,所以,在一个转向节加工工序中,打中心孔是至关重要的一节。现有技术,如图I和图2所示,图I为打有中心孔的转向节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打转向节中心孔用夹具的结构示意图。现有技术的夹具为支撑座8上设置有提手7和4个锁定柱4,提手7用于将现有技术的夹具提起放置在钻孔平台上。锁定柱4上套接有弹簧,锁定柱4顶部设置有固定螺栓,其中一例的两个固定柱4上设置有固定板6,固定板6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孔9。支撑座4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安置槽5,安置槽5做成与转向节I的支承轴颈2相吻合的形状,安置槽5内用于放置转向节I的支承轴颈2,放置好支承轴颈2后,将固定板6 —端的固定孔9套于另一侧的固定柱4上,并用固定螺栓固定,两个固定板6将支承轴颈2紧紧压住,固定之后,在用提手将此夹具置于工作台上,工作台两侧的动力箱上的钻头进行钻孔作业。钻孔操作后。得到的转向节I的支承轴颈2的两端铣端面均有中心孔3。现有技术中,多数为手动操作,固定板和转向节都较沉重,劳动强度大,而且,人力旋紧固定螺栓固定,常常造成转向节支承轴颈在钻孔时发生松动移位现象,导致中心孔的偏差,进而导致了后续步骤的偏差。造成废品率增加,增加了企业的成本,降低了成功率和生产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迫切需要出现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工人劳动强度小,夹紧牢固,定位准确,生产效率高,成功率高的一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工人劳动强度小,夹紧牢固,定位准确,生产效率高,成功率高的一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向节铣端面打中心孔专用夹具,包括工作台、动力箱和钻头,其中,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两根X轴横梁,所述X轴横梁上设置有X轴移动台和X轴固定台,所述X轴移动台的下部设置有齿轮,所述X轴横梁的一侧设置有齿条板,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板之间啮合连接,所述X轴移动台与X轴横梁之间滑动连接,所述X轴固定台与X轴横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X轴移动台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U型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槽孔,所述U型板上设置有定位销,所述U型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螺栓紧固,所述U型板与所述定位销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定位销与转向节上的销孔之间插合连接,所述固定板上的槽孔用于支撑转向节的支承轴颈。所述X轴固定台上设置有Z轴活动台,所述Z轴活动台上设置有夹板,所述Z轴活动台上设置有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夹板为两片,一片固定在固定端上,另一片固定在活动端上,活动端下部设置有固定件和Z轴动力液压缸,Z轴动力油缸上设置有液压柱,活动端 通过固定件固定在Z轴动力液压缸上的液压柱上,所述活动端在Z轴动力液压缸的作用下,使夹板实现分开和闭合操作。所述夹板的后方设置有轴颈撑板,所述轴颈撑板呈Y字状结构,两片夹板的拼接处设置有开合孔,所述开合孔的直径与转向节支承轴颈的末端的直径一致;所述固定板为两片,两片固定板的拼接处设置有槽孔,槽孔下方设置有所述U型板,U型板将两片固定板固定衔接在一起,所述U型板位于固定板的前方,所述U型板用于支撑转向节支承轴颈的前端,所述轴颈撑板用于支撑转向节支承轴颈的末端。所述X轴固定台与所述X轴移动台之间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为T字形结构,所述定位块上部的长度小于转向节支承轴颈的长度,所述工作台两侧设置有所述动力箱,所述动力箱上设置有钻头,所述动力箱用于驱动钻头,所述动力箱用于驱动X轴移动台沿X轴方向运动,所述Z轴动力液压缸用于驱动X轴固定端上的Z轴活动台上的活动端在Z轴 向 。所述槽孔的中心与所述开合孔的中心在一条线上,所述槽孔的形状与转向节支承轴颈的前端的形状一致,所述开合孔的形状与转向节支承轴颈的末端的形状一致。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转向节铣端面打中心孔专用夹具的使用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A、操作Z轴动力液压缸,使X轴固定台上的Z轴活动台上的活动端开合,Z轴活动台上的两片夹板分开,开合孔打开;B、将转向节的支承轴颈的前端置于X轴移动端上的夹板上的槽孔内,使转向节的末端初步担于Z轴活动台上的夹板后方的轴颈撑板上,操作Z轴动力液压缸,液压柱回缩,液压柱上的固定件带动活动端向固定端靠拢,将转向节支承轴颈的末端紧紧挤压在两片夹板构成开合孔内,完成Z轴方向的锁定;C、操作动力箱,使X轴移动端在齿条板上移动,X轴移动端向X轴固定端靠拢,靠拢至贴紧定位块为止,此时由于支承轴颈末端被夹紧固定,支撑轴颈被动的被挤在固定板的槽孔与夹板之间,完成X轴方向锁定;D、U型板上的定位销插合进转向节的销孔内,防止钻中心孔是发生颤动,完成辅助锁定。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工人劳动强度小,夹紧牢固,定位准确,生产效率高,成功率高,具体为本专利技术通过X轴锁定,X轴锁定和辅助定位锁定来完成转向节的夹紧,通过Z轴移动台上的夹板开合孔夹紧支承轴颈末端,完成Z轴锁定,通过X轴移动台与X轴固定台之间的位移,完成X轴锁定,(因为支承轴颈的前端至支撑轴颈的中部是直径缓慢增大,虽然增大范围较小,但因为固定板槽孔与支撑轴颈前端的直径一致,故,固定板向夹板移动过程中,使支撑轴颈在X轴向被锁定),在通过定位销插入转向节的销孔内,完成定位与钻孔时房颤的锁定。本专利技术的各部锁定,完全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且定位准确,成品效率高。附图说明图I为打有中心孔的转向节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打转向节中心孔用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X轴固定端上的Z轴活动台的结构图。附图标识I、转向节2、支承轴颈 3、中心孔4、锁定柱5、安置槽 6、固定板7、提手8、支撑座 9、固定孔10、钻头11、定位销 12、U型板13、固定板 14、夹板 15、轴颈撑板16、Z轴活动台 17、X轴横梁 18、工作台19、定位块 20、X轴移动台21、齿条板22、开合孔 23、固定件 24、Z轴动力液压缸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如图3-图4所示,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X轴固定端上的Z轴活动台的结构图。本专利技术包括工作台18、动力箱和钻头10,其中,工作台18上设置有两根X轴横梁17,X轴横梁17上设置有X轴移动台20和X轴固定台,X轴移动台10的下部设置有齿轮,X轴横梁的一侧设置有齿条板21,齿轮与齿条板21之间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节铣端面打中心孔专用夹具,包括工作台、动力箱和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两根X轴横梁,所述X轴横梁上设置有X轴移动台和X轴固定台,所述X轴移动台的下部设置有齿轮,所述X轴横梁的一侧设置有齿条板,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板之间啮合连接,所述X轴移动台与X轴横梁之间滑动连接,所述X轴固定台与X轴横梁之间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通车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