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气缸盖的重力浇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6522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重力浇铸装置,提供了一种用于气缸盖的重力浇铸装置,包括模具和真空机构,所述的模具包括底板和侧板,侧板固定在底板的四周,形成模具腔,所说的底板设有通气孔和排气流道,所说的通气孔分别与所述模具腔和排气流道相连通,排气流道与设置在底板侧边的真空接口相连通,真空口与真空机构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具有结构简单、布局紧凑、占地面积小、操作简便等优点,而且在浇铸过程中,能够及时通过真空机构排除浇铸时,砂芯受热产生的气体,确保所获得的产品不产生缩松气孔,降低气缸盖的漏气率。(*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重力浇铸装置。
技术介绍
气缸盖是气缸的重要部件,通常采用铝合金为材料,通过重力浇铸的 方法进行浇铸。因此,所述的重力浇铸装置将直接影响的质量。目前,常规的用于气缸盖的重力浇铸方法和装置,如中国专利ZL.200510122754.5公开的发动机缸体的重力浇铸方法,依次包括合模、加 热缸套、浇铸、冷却、脱模步骤,该技术以钢模为外模,砂芯为芯盒,缸 套一端由芯盒固定,在外模上设置有可动的侧模,并采用电磁内感应加热 方法加热缸套,显然,制作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应用。中国专利ZL. 03249615.X公开了一种生产摩托车气缸头的重力浇铸 机,包括有由底板、底模固定板、上模固定板、多根支撑棒、左、右模 移动机构、电动机、液压泵、油管、油缸、油缸控制阀、油箱和控制箱, 其特征在于底板上设置有底模移动机构,上模固定板上设置有上模移 动机构,左、右模移动机构均由油缸、导向杆、模具连接板、导向座构 成,反向安装于底模固定板上的油缸直接与移动板固连,移动板通过四 根导向杆、设置于底模固定板上的导向座与模具连接板固连。该重力浇 铸机结构过于复杂,维修难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气缸盖的重力浇铸装置,以克服现 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用于气缸盖的重力浇铸装置,包括模具和真空机构,所述 的模具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说的侧板固定在底板的四周,形成模具腔,所说的底板设有通气孔 和排气流道,所说的通气孔分别与所述模具腔和排气流道相连通,排气 流道与设置在底板1侧边的真空接口相连通,所述真空口与真空机构相 连通。本技术不仅具有结构简单、布局紧凑、占地面积小、操作简便等 优点,而且在浇铸过程中,能够及时通过真空机构排除浇铸时,砂芯受热 产生的气体,确保所获得的产品不产生缩松气孔,降低气缸盖的漏气率。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气缸盖的重力浇铸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负压发生管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的用于气缸盖的重力浇铸装置,包括模具和真空机构10,所述的模具包括底板1和侧板2;所说的侧板2固定在底板1的四周,形成模具腔3,所说的底板1 设有通气孔4和排气流道5,所说的通气孔4分别与所述模具腔3和排 气流道5相连通,排气流道5与设置在底板1侧边的真空接口 7相连通, 所述真空口 7与真空机构IO相连通。进一步,参见图2,所述的真空机构10包括负压发生管8;与所述负压发生管8的一端相连接的压縮气体气源9;参见图2,所说的负压发生管8为两端大中间小的变径直管,中间设有入气口 801,所述入气口 801与底板1的真空接口 7相连通。进一步,所说的侧板2设有与模具腔3相连通的真空接口 7,真空接口 7与入气口 801相连接。浇铸时,将压力为4 6Mpa的压縮空气通过负压发生管8,在负压发生管8的中间,直径较小的部位,由于流速较高,产生负压,从而可将模具腔4中的气体排出。权利要求1.用于气缸盖的重力浇铸装置,包括模具和真空机构(10),所述的模具包括底板(1)和侧板(2),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侧板(2)固定在底板(1)的四周,形成模具腔(3),所说的底板(1)设有通气孔(4)和排气流道(5),所说的通气孔(4)分别与所述模具腔(3)和排气流道(5)相连通,排气流道(5)与设置在底板(1)侧边的真空接口(7)相连通,所述真空口(7)与真空机构相连通。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缸盖的重力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真空机构(10)包括负压发生管(8);与所述负压发生管(8)的一端相连接的压縮气体气源(9); 所说的负压发生管(801)与真空接口 (7)相连通。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气缸盖的重力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说的侧板(2)设有与模具腔(3)相连通的真空接口 (7),真空接口(7)与入气口 (801)相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重力浇铸装置,提供了一种用于气缸盖的重力浇铸装置,包括模具和真空机构,所述的模具包括底板和侧板,侧板固定在底板的四周,形成模具腔,所说的底板设有通气孔和排气流道,所说的通气孔分别与所述模具腔和排气流道相连通,排气流道与设置在底板侧边的真空接口相连通,真空口与真空机构相连通。本技术不仅具有结构简单、布局紧凑、占地面积小、操作简便等优点,而且在浇铸过程中,能够及时通过真空机构排除浇铸时,砂芯受热产生的气体,确保所获得的产品不产生缩松气孔,降低气缸盖的漏气率。文档编号B22D25/00GK201198028SQ20082005936公开日2009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4日专利技术者李仁初, 王建军, 邵锡良, 陈如超 申请人:上海世保车辆配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气缸盖的重力浇铸装置,包括模具和真空机构(10),所述的模具包括底板(1)和侧板(2),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侧板(2)固定在底板(1)的四周,形成模具腔(3),所说的底板(1)设有通气孔(4)和排气流道(5),所说的通气孔(4)分别与所述模具腔(3)和排气流道(5)相连通,排气流道(5)与设置在底板(1)侧边的真空接口(7)相连通,所述真空口(7)与真空机构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军李仁初邵锡良陈如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世保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