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反馈装置的对输注液进行加温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64447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反馈装置的对输注液进行加温的装置及方法,其包括设置在输液管上对输注液进行加温的加温器和反馈装置,反馈装置与所述加温器以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所述反馈装置用于控制输入到加温器的电流值;加温器是由碳纤维组成的带状柔性结构,并缠裹在滴速夹的下部靠近针头的一端;其采用碳纤维结构其对电流的控制更加精确且使用寿命长、绝缘性和安全性高,加温器靠近针头一端可以减少加热后的液体在输液管内流通时的热量损失;反馈装置用于自动化地控制加温器的温度,通过对反馈装置的温度控制单元输入设定温度,控制单元会通过整合液体流速、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对输入到加温器的电流的大小进行控制,确保被加热的液体的温度恒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治疗疾病经常采用静脉输液这种措施,不同地方叫法也不同,例如,输液、打吊瓶、打吊针、打点滴等。总之,静脉输液已为医生和患者广泛接受。现在医院一般都是将药液存放在不设供暖设备的库房。这样就造成了人体和药液有很大的温差。在输液过程中,由于药液低温常引起患者血管痉挛、浑身发冷、疼痛、寒战等现象,称之为输液反应,在春、秋、冬季三季,小孩和体弱者表现更为强烈,更有因为输液反应导致旧病未除新病又来的现象。 现在市场上的输液加温产品有国内一次性产品和国外的进口产品。国内的一次性输液加温器加温效果不明显,用过的一次性加温器又污染环境。国外的进口输液加温器只适合大流量输液,对普通输液不适用,且价格昂贵。现有的输液加温器一般用PTC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加热体制成,具有一定柔性地、呈带状地包覆在输液管外进行加热,或者将输液管缠绕在加温器上进行加热,但是PTC元件易老化、绝缘性和安全性较差。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PTC是一种陶瓷材料,PTC发热片的硬度较高、密度和重量较大,柔性不够,故此PTC加热体制成的输液加温器只能设置于输液管的上段或中段,不适宜设置在靠近病人静脉的位置。而在靠近病人静脉处的输液管往往具有较大的形变、弯曲半径,同时针管与静脉的结合稳定性也不能承受过大的重量,因而不适宜设置PTC加热体制成的输液加温器。但是,由输液加温器所加温过的药液,经过输液管到达针头进入静脉,如加热器与针头之间的输液管过长或环境温度过低的情况下,药液经过现有加温器到达针头时药液温度会低于设定温度,无法精确控制进入人体液体的温度。而且,对向病人静脉输入液体时的操作也具有一定的限制,给护理人员带来一定的不便。针对以上缺点科学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对现有技术进行了大量改进,如中国专利文献200810140258. 6公开的一种输液加温器其设有机芯、加热槽,固定架,其特征是机芯内装有半导体制热片,采用半导体制热的加热方式通过加热槽对液体进行加热,其在机体上还设置有数字控温装置,此专利技术虽然在温度控制上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他对温度的控制人为的对制热片的温度进行改变的,而不是根据输液自身的状态和环境的温度进行改变的,此种温度调整的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准确根据液体的流速和环境的温度准确控制被加热液体的温度,被加热的液体由于人为操作存在着偶然性,可能造成被加热的液体忽冷忽热,引体人体的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反馈装置的对输注液进行加温的装置和方法,其通过反馈装置自动地控制加温器的温度,能够使加温器提供的温度控制更准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反馈装置的对输注液进行加温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和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可靠性。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反馈装置的对的输注液进行加温的装置和方法,能够使得加温器在输液软管上的设置位置更加灵活、方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反馈装置的对输注液进行加温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设置在输液管上对输注液进行加温的加温器和反馈装置,所述反馈装置与所述加温器以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所述反馈装置用于控制输入到加温器的电流值。作为上述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反馈装置包括温度控制单元,还包括滴速传感器和/或温度传感器,其中所述温度控制单元与所述加温器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单元与 所述滴速传感器和/或温度传感器连接并根据所述滴速传感器和/或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控制加温器。作为上述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滴速传感器设置在滴斗上,用于检测输液的流速。作为上述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能够检测临近输液针头一侧的输液管内输注液温度的位置。作为上述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能够检测外部环境温度的位置。作为上述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将设定温度与流速和/或温度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并转化成电流信号对加温器进行控制。作为上述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温器设置在滴速夹的下部,或者靠近输液针头的一端。作为上述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温器由柔性的碳纤维组成的带状加热元件,带状的所述加热元件能够缠裹在输液管的外部,其缠裹位置位于滴速夹的下部与输液针头之间。作为上述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温器中在碳纤维加热元件外侧还设置有保温层;缠裹在输液管上的所述加温器通过设置在带状加热器两端的尼龙搭扣紧固。一种对供病人使用的输注液进行加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在开始输液之前或输液过程中,将以上所述的加温装置的加温器设置在输液管上,使加温器位于滴速夹的下部与输液针头之间,将滴速传感器固定在滴斗上,将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能够检测环境温度和/或输注液液体温度的位置;步骤二 打开加温装置,并对温度控制单元设定加热温度,同时对输液软管中的输注液进行加温;步骤三反馈装置的滴速传感器将滴斗中的液体流速信息转换成电信号传输给温度控制单元,同时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环境温度或者输注液液体温度转换成电信号传输给温度控制单元;步骤四温度控制单元根据设定加热温度与输注液实际温度进行处理,或者根据设定加热温度与液体流速、环境温度进行处理,或者根据设定加热温度与液体流速、输注液实际温度进行处理,或者根据设定加热温度与液体流速、环境温度、输注液实际温度四个参数进行数据处理,并根据处理后的数据控制传输到加温器的加热电流的大小;优选的,在该步骤中,经加温器加热后的液体的温度保持恒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具有反馈装置的对输注液进行加温的装置和方法,其中加温器通过采用碳纤维结构其对电流的控制更加精确且使用寿命长、绝缘性和安全性高,加温器靠近针头一端可以减少加热后的液体在输液管内流通时的热量损失;通过预设程序反馈装置可以自动地控制加温装置的温度,对反馈装置的温度控制单元输入设定温度,控制单元会通过整合液体流速、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对输入到加温器的电流的大小进行控制,确保被加热的液体的温度恒定。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一中提供的具有反馈装置的对输注液进行加温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一中提供的加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一中提供的具有保温层的加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一中提供的反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二中提供的具有反馈装置的对输注液进行加温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三中提供的具有反馈装置的对输注液进行加温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四中提供的具有反馈装置的对输注液进行加温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1 :反馈装置;102 :加温器;103 :滴速夹;104 :针头;105 :滴斗;106 :输液管;111 :外壳;112 :滴速传感器;113 :温度传感器;114 :温度控制单元;121 :碳纤维加热元件;122 :尼龙搭扣;201 :反馈装置;202 :加温器;203 :滴速夹;204 :针头;205 :滴斗;206 :输液管;211 :外壳;212 :滴速传感器;214 :温度控制单元;215 :红外传感器;30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反馈装置的对输注液进行加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置在输液管上对输注液进行加温的加温器和反馈装置,所述反馈装置与所述加温器以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所述反馈装置用于控制输入到加温器的电流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永宏古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深科医疗器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