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62433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6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CB固定装置,包括上盖和下壳,上盖通过卡扣与下壳配合连接。其中,下壳壳内两侧壁各有一个导滑槽,导滑槽的上下端面各设有一个具有三角形截面的压条。同时,下壳底面还形成有开设在定位台阶上的卡槽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配时,将PCB沿着导滑槽滑入壳内,利用压条线接触的定位效果,更好的限制PCB在厚度方向的自由度,然后再通过卡扣扣合上盖即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PCB固定装置,加强了下壳在PCB厚度方向的固定效果,降低了装置在长、宽方向的限位精度要求,提高了良品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元件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PCB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的固定装置多采用上盖和下壳组装方案设计,在装配时,先将PCB沿下壳两侧壁插入壳内,再扣合上盖,实现对PCB的固定。但是,采用上盖和下壳组装方案设计的PCB固定装置,其固定方式均采用板边固定。理想状态下,PCB与壳体之间间隙为0,既能顺利装配,装配后又不发生晃动。但由于加工制造误差,壳体与PCB尺寸均存在各自的公差带。大部分上盖和下壳组装方案设计的PCB固定装置,在考虑装配力的问题时,较少使用PCB厚度方向固定,多采用长度、宽度方向尺寸固定。当PCB尺寸较大时,产品公差带较宽,无法保证较高的尺寸精度,容易导致PCB固定过松或过紧。当PCB固定过松时,产品装配后有晃动异响,对于某些对噪音要求较高的使用环境而言,晃动异响是不被允许的。当PCB固定过紧时,PCB与壳体的装配力过大,易导致PCB在装配过程中产生隐性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抽屉式装配方式的PCB固定装置,加强下壳在PCB厚度方向上的固定效果,降低其在长、宽方向的限位精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PCB固定装置,包括:上盖(1)和下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2)壳内两侧壁各有一个导滑槽(3),所述导滑槽(3)的上下端面各设有一个压条(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菲刘秀颖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