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莫列斯公司专利>正文

电连接器及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1074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6 13:40
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第一连接器,具有一第一壳体;一第二连接器,其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对接,以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多个第一连接器端子,其附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多个通孔,其形成于所述第一壳体,以沿一预定方向布置且可供所述多个第一连接器端子插入;以及一凹部,其邻近所述多个通孔形成于所述第一壳体。因此,通过抑制熔接线出现在通孔附近,即使在压入所述多个接触端子之后,也能抑制裂纹的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申请涉及一种连接器。更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其用于将一板电连接于另一板。
技术介绍
已知诸如板对板连接器之类的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将相互平行或者相互垂直布置的板电连接。板对板连接器设置有一对连接器,所述一对连接器固定在待连接的两个板上。所述一对连接器分别电连接于各自的板。通过所述一对连接器之间产生的电连接,一个板和另一个板相互电连接。所述一对板和所述一对连接器之间的电连接以及所述一对连接器之间的电连接是通过设于相应连接器上的多个接触件或接触端子(连接器端子)来完成。通过所述多个接触端子焊接于相应的板,所述一对板和所述一对连接器相互电连接。通过焊接到各自板上的所述多个接触端子之间产生的弹性接触,所述一对连接器相互电连接。如日本专利申请09-180829中所公开的,连接器之间的安装或对接通过如上所述的接触端子之间产生的弹性接触来固持。连接器的壳体形成有用于附接所述接触端子的槽和通孔。连接器的壳体例如通过采用合成树脂等的绝缘材料来注塑成型。当通过注塑成型来模制其内形成有通孔的壳体时,一熔接线出现在通孔附近。熔接线是一允许在注塑期间多个熔融树脂流在模具中融合在一起形成熔接或熔合的部位处出现的细线。与周围部分相比,熔接线的强度弱,于是担心可能产生裂纹等。注入到模具中的熔融树脂逐渐冷却,于是其粘度增加。因此,熔融树脂融合在一起的多个部分在所述多个树脂流的融合部处未充分相互溶解。熔融树脂的所述多个部分凝固同时引起相分离。该融合部产生所述熔接线。针对通过注塑模制形成有通孔的连接器壳体的情况,参考图13说明树脂在模具中的流动。一插座连接器800具有一箱形的壳体811。壳体811包括一对横壁812a、812b,其相互平行延伸;一对纵壁826a (仅示出其中之一),其将横壁812a、812b的两端部相互连接;以及一底板817。底板817延伸以将所述一对横壁812a、812b和所述一对纵壁826a连接。多个通孔818沿横壁812a呈一列穿过底板817形成,如后所述,多个接触端子861强插或压入到所述多个通孔818中。在所述多个通孔818之间设有多个突起819a,所述多个突起819a形成为从两侧使压入的接触端子861插入其中,从而所述多个突起819a沿横壁812a的高度方向延伸。当注塑形成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壳体811时,模具在与相应通孔818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多个成型针,以阻止熔融树脂流入。一水口(未示出)设于图13右上方向的部分处,熔融树脂经由所述水口引入到壳体811的模具中。当参照图13时,注射到模具内的熔融树脂允许沿从壳体811的右侧到左侧的方向流动。在这种情形下,熔融树脂流在布置成型针的通孔818附近由于成型针的存在而被分流一次。所述分流绕过成型针随后又融合到一起。在树脂的熔合部处出现熔接线830。熔接线830出现在通孔818附近,而与用于将熔融树脂引入的所述水口的位置无关,这是因为在注塑时熔接线出现在熔融树脂的融合部处。此外,如图14所示,当接触端子861压入或强插到通孔818中时,熔接线830由于压入时所产生的应力而被向上剥离。熔接线扩大或扩展后变成裂纹831。另一方面,耐化学性和耐热性优异的高功能性树脂被用作电连接器的壳体。然而,采用高功能性树脂成型相对困难,而且容易出现熔接线。例如,液晶树脂(液晶聚合物,LCP)具有优异的耐化学性和 耐热性。然而,液晶树脂(液晶聚合物)具有高取向性而且液晶聚合物的熔融树脂在短时间内凝固。因此,趋于容易出现熔接线。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前述情形而提出本申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具有这样一种结构,即,通过抑制在压入接触端子的通孔附近出现熔接线,从而即使在接触端子压入通孔时也不会出现任何裂纹。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案,提供一种电连接器3,包括一第一连接器I,具有一第一壳体11 ;一第二连接器2,其与所述第一连接器I对接,以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多个第一连接器端子61a,其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11 ;多个通孔18a,其形成于所述第一壳体11,以沿预定方向布置且所述多个第一连接器端子61a插入到所述多个通孔中;以及一凹部21,邻近所述多个通孔形成于所述第一壳体11。所述第一壳体具有一对相互对立的第一壁、一对相互对立的第二壁以及一底板,所述底板分别连接所述一对相互对立的第一壁和所述一对相互对立的第二壁,从而所述一对相互对立的第一壁、所述一对相互对立的第二壁、以及所述底板限定一空间。所述多个通孔形成在所述底板的处于所述一对相互对立的第一壁和所述一对相互对立的第二壁中的至少一个壁附近的部分,以沿所述一对相互对立的第一壁和所述一对相互对立的第二壁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壁设置。所述凹部形成在所述底板的限定所述空间的一表面上。所述凹部是邻近于所述多个通孔的布置沿预定方向延伸的一凹槽。所述凹部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一壳体表面上,所述多个第一连接器端子通过从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壳体表面的一相对表面的一侧插入到所述多个通孔中而附接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多个第一连接器端子通过压插到所述多个通孔中而附接于所述第一壳体。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案,提供一种连接器1,所述连接器与另一连接器2对接而与所述另一连接器电连接,所述连接器I包括一壳体11 ;多个连接器端子61a,其附接于所述壳体11 ;多个通孔18a,其形成于所述壳体11,以沿预定方向布置且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61a插入到所述多个通孔中;以及一凹部21,邻近所述多个通孔18a形成于所述壳体11。在本申请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壳体中,通过沿所述多个通孔的布置而形成凹槽,熔接线出现的范围被限制所述凹槽内。与现有壳体相比,熔接线出现的范围减小。这样,熔接线视觉上几乎不明显。结果,通孔附近的强度和耐久度提高,同时也提升了美感。此外,当接触件(连接器端子)压入到通孔中时,可能由熔接线引起的裂纹的出现能够被抑制。本申请对于难成型的诸如液晶树脂之类的功能性树脂也是有效的。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参考下面的具体说明,可以最好地理解本申请在结构和实施上的组织及方式及其更多的目的和优点,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并且在附图中图I示出一电连接器的一立体图,其中一插头连接器和一插座连接器对接在一起,该视图是从插头连接器的一侧看到的视图;图2示出图I的插座连接器的一立体图,该视图是从插座连接器安装在一板上的表面一侧且从相对插头连接器的对接侧看到的视图;·图3示出图I的插座连接器的一立体图,该视图是从与插座连接器安装在所述板上的表面相对的一侧且从相对插头连接器的对接侧看到的视图;图4示出图I的插座连接器的一立体图,该视图是从与插座连接器安装在所述板上的表面相对的一侧且从与相对插头连接器的对接侧相对的一侧看到的视图;图5示出图I的插座连接器的一剖视图;图6示出图I的插座连接器的一视图,该视图是从相对插头连接器的对接侧看到的视图,该视图是示出设于通孔18a和横槽21附近的那些部件的放大图;图7示出图I的插座连接器的一分解图,该视图是从与插座连接器安装在所述板上的表面相对的一侧且从与相对插头连接器的对接侧相对的一侧看到的视图;图8示出图I的插座连接器的一分解图,该视图是从插座连接器安装在所述板上的表面的一侧且从与相对插头连接器的对接侧相对的一侧看到的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09.14 JP 2009-211771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情况下仍然可作出各种修改。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一第一连接器,具有一第一壳体; 一第二连接器,其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对接,以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器; 多个第一连接器端子,其附接于所述第一壳体; 多个通孔,其形成于所述第一壳体,以沿一预定方向布置且可供所述多个第一连接器端子插入;以及 一凹部,其邻近所述多个通孔形成于所述第一壳体。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具有一对相互对立的第一壁、一对相互对立的第二壁以及一底板,所述底板分别连接所述一对相互对立的第一壁和所述一对相互对立的第二壁,从而所述一对相互对立的第一壁、所述一对相互对立的第二壁、以及所述底板限定一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多个通孔形成在所述底板的处于所述一对相互对立的第一壁和所述一对相互对立的第二壁中的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田智久糠信祐昌
申请(专利权)人:莫列斯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