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多芯通信连接器,包括电缆和设置在电缆端部的连接头,连接头包括第一金属套、外接头和芯座,第一金属套套在电缆的前端,外接头设置在第一金属套的前端,芯座设置在外接头内,第一金属套的后端设置有橡胶保护套,橡胶保护套套在电缆上,橡胶保护套外设置有第二金属套,第二金属套的前端与第一金属套的后部固定,其优点是内部结构可靠,确保通信信号良好,第一金属套的后端设置有第二金属套,可以防止通信连接器被砸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信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多芯通信连接器。
技术介绍
煤矿井下要用到通信设备,如对讲机和电话机等等,由于防暴抗压等要求,需要用到专门的煤矿井下多芯通信连接器,其包括通讯电缆、接头和接触芯座,通讯电缆的两头都安装有接头,接触芯座安装在接头内,接触芯座与通讯电缆的内芯连接,接头与通讯电缆之间通过PP塑料封住。目前的多芯通信连接器存在结构不可靠,且PP塑料容易被砸坏的等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可靠的煤矿井下多芯通信连接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煤矿井下多芯通信连接器,包括电缆和设置在电缆端部的连接头,所述的连接头包括第一金属套、外接头和芯座,所述的第一金属套套在电缆的前端,外接头设置在第一金属套的前端,所述的芯座设置在外接头内,所述的第一金属套的后端设置有橡胶保护套,所述的橡胶保护套套在所述的电缆上,所述的橡胶保护套外设置有第二金属套,所述的第二金属套的前端与第一金属套的后部固定。所述的第一金属套的后部设置有环型凹槽,所述的第二金属套的前端设置有环型扣,所述的环型扣与所述的环型凹槽配合。所述的电缆包括由内往外依次设置有七芯线和外层,所述的外层包括橡胶保护层、屏蔽层和护套层,所述的电缆的端部剥去护套层后形成裸线部分,所述的七芯线长度超过外层的长度,所述的裸线部分与第一金属套之间的空隙处填充有环氧树脂或聚氨脂粘贴齐U,所述的屏蔽层与第一金属套之间通过屏蔽螺钉连接。所述的外接头套有防尘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内部结构可靠,确保通信信号良好,第一金属套的后端设置有第二金属套,可以防止通信连接器被砸坏。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之间的固定工艺简单,同时比较牢靠。在使用前,外接头用防尘帽盖住,可以防止灰尘、水气等进入到芯座内,避免通信信号的影响。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线缆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一种煤矿井下多芯通信连接器,包括电缆I和设置在电缆I端部的连接头,连接头包括第一金属套2、外接头3和芯座4,第一金属套2套在电缆I的前端,外接头3设置在第一金属套2的前端,芯座4设置在外接头3内,第一金属套2的后端设置有橡胶保护套5,橡胶保护套5套在电缆I上,橡胶保护套5外设置有第二金属套6,第二金属套6的前端与第一金属套2的后部固定。第一金属套2的后部设置有环型凹槽,第二金属套6的前端设置有环型扣61,环型扣61与环型凹槽配合。电缆I包括由内往外依次设置有七芯线11和外层,外层包括橡胶保护层12、屏蔽层13和护套层14,电缆I的端部剥去护套层14后形成裸线部分,七芯线11长度超过外层 的长度,裸线部分与第一金属套2之间的空隙处填充有环氧树脂或聚氨脂粘贴剂15,屏蔽层13与第一金属套2之间通过屏蔽螺钉16连接。外接头3套有防尘帽7。权利要求1.一种煤矿井下多芯通信连接器,包括电缆和设置在电缆端部的连接头,所述的连接头包括第一金属套、外接头和芯座,所述的第一金属套套在电缆的前端,外接头设置在第一金属套的前端,所述的芯座设置在外接头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金属套的后端设置有橡胶保护套,所述的橡胶保护套套在所述的电缆上,所述的橡胶保护套外设置有第二金属套,所述的第二金属套的前端与第一金属套的后部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多芯通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金属套的后部设置有环型凹槽,所述的第二金属套的前端设置有环型扣,所述的环型扣与所述的环型凹槽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多芯通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缆包括由内往外依次设置有七芯线和外层,所述的外层包括橡胶保护层、屏蔽层和护套层,所述的电缆的端部剥去护套层后形成裸线部分,所述的七芯线长度超过外层的长度,所述的裸线部分与第一金属套之间的空隙处填充有环氧树脂或聚氨脂粘贴剂,所述的屏蔽层与第一金属套之间通过屏蔽螺钉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多芯通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接头套有防尘帽。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多芯通信连接器,包括电缆和设置在电缆端部的连接头,连接头包括第一金属套、外接头和芯座,第一金属套套在电缆的前端,外接头设置在第一金属套的前端,芯座设置在外接头内,第一金属套的后端设置有橡胶保护套,橡胶保护套套在电缆上,橡胶保护套外设置有第二金属套,第二金属套的前端与第一金属套的后部固定,其优点是内部结构可靠,确保通信信号良好,第一金属套的后端设置有第二金属套,可以防止通信连接器被砸坏。文档编号H01R9/22GK202678541SQ201220328979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9日专利技术者应永华, 孙朝辉, 姚志生, 陈海斌, 程可捷 申请人:宁波长壁流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矿井下多芯通信连接器,包括电缆和设置在电缆端部的连接头,所述的连接头包括第一金属套、外接头和芯座,所述的第一金属套套在电缆的前端,外接头设置在第一金属套的前端,所述的芯座设置在外接头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金属套的后端设置有橡胶保护套,所述的橡胶保护套套在所述的电缆上,所述的橡胶保护套外设置有第二金属套,所述的第二金属套的前端与第一金属套的后部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永华,孙朝辉,姚志生,陈海斌,程可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长壁流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