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悦钦专利>正文

带快速更换浸入式下水口的中间包滑动水口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5769 阅读:3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快速更换浸入式下水口的中间包滑动水口机构,包括有底座(17)、滑块(13)、固定支架(14)、速换支架(9)、速换机构、弹性压紧系统、底座固定支架连接机构、液压缸安装机构、滑板夹紧机构、风冷系统、小座砖(1)、上水口(3)、上滑板(2)、中滑板(12)、下滑板(11)、浸入式下水口(10)、大碟簧组(7)和由套筒(18)、弹性元件(19)、顶杆(20)、压盖(21)、轴(22)、挡圈(23)构成的速换弹簧组,其特征是: A、底座(17)为一长方“凸”字形,主视中间(17-13)处有一矩形加一梯形的凹槽,此槽为安装上滑板(2)的滑板仓,滑板仓内有一圆孔(17-5)为安装上水口砖(3)的定位孔;滑板仓底面有均匀分布的九条隔热槽(17-4);滑板仓左端为上滑板夹紧机构的安装位置,该机构的顶紧块(49)与滑板仓右端梯形斜面构成对上滑板的四点夹紧;底座(17)的左端(17-1)处有对称分布的等高的两个平台,此处为安装底座与固定支架连接机构的门轴座(16)甲、乙的位置;底座(17)的右端(17-8)有对称分布的等高的两个长平台,此处为安装液压缸安装机构的左、右吊架(5)、(8)的位置;右上长平台上有一M30孔是安装吊轴(43)的位置;左、右吊架、吊轴与底座及液压缸安装机构的其他零部件构成中滑板液压缸(4)、速换液压缸(6)的安装位置,及速换液压缸的回转轴、自动锁紧;底座(17)的“凸”字形两肩平面上八个M24螺孔为安装弹性压紧系统中的大碟簧组(7)中螺栓吊座的位置;四个Φ48孔为底座的安装孔;用四个地脚销柱(54)、斜楔(55)将底座(17)与中间包包底连接紧;底座(17)中上平面(17-3)两侧有对称分布的12个M8螺孔是安装道轨(52)的位置,底座(17)的两个长槽(17-11)是滑块(13)运动的导向槽; B、滑块(13)是一框形结构。滑块两侧对称分布有4个圆柱销孔(13-1),装上圆柱销(53)后滑块(13)可在安装底座的导轨(52)上滑动;装在滑块(13)两则的圆柱销(53)使滑块沿道轨(52)滑动,并使滑块处于悬浮状态,不会因中滑板夹紧机构的意外松动而脱落;导向板(13-2)保证滑块(13)沿底座(17)上的导向槽滑动;安装中滑板的定位位置是定位槽(13-3),梯形槽(13-4)是与液压驱动系统的连杆(32)连接的部位,滑板仓(13-5)是安装中滑板(12)的地方。左面位置(13-6)是安装中滑板夹紧机构(48)的地方; C、固定支架(14)有两个同心的长圆孔(14-1),用此孔通过底座、固定支架连接机构中…。(*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炼钢厂使用的中间包滑动水口机构,特别是一种带快速更换浸入式下水口的中间包滑动水口机构。二
技术介绍
目前,炼钢厂板坯连铸生产中,中间包多用定径水口或塞棒控制钢水流速,大多为人工操作,不能精确控制钢水流速,并且因定径水口坏后不能及时更换,造成生产成本增加,这是现有炼钢厂中间包定径水口和现有技术的不足。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带快速更换浸入式下水口的中间包滑动水口机构,这种机构用两个液压缸驱动,一个液压缸驱动中滑板用于调整钢水流速,另一个液压缸驱动浸入式下水口实现快速更换浸入式下水口。本机构采用新型弹性压紧设计,压紧力无须人工控制,不受零件制造误差影响,且远离机构高温区,采用门式结构设计使压紧安全、可靠,更换耐材,维护机构操作方便、简单。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实施方案来实现本机构包括有底座、滑块、固定支架、速换支架、速换机构、弹性压紧系统、底座固定支架连接机构、液压缸安装机构、滑板夹紧机构、风冷系统、小座砖、上水口、上滑板、中滑板、下滑板、浸入式下水口、大碟簧组和由套筒、弹性元件、顶杆、压盖、轴、挡圈构成的速换弹簧组,其特点是底座为一长方“凸”字形,主视中间处有一矩形加一梯形的凹槽,此槽为安装上滑板的滑板仓,滑板仓内有一圆孔为安装上水口砖的定位孔;滑板仓底面有均匀分布的九条隔热槽;滑板仓左端为上滑板夹紧机构的安装位置,该机构的顶紧块与滑板仓右端梯形斜面构成对上滑板的四点夹紧;底座的左端处有对称分布的等高的两个平台,此处为安装底座与固定支架连接机构的门轴座甲、乙的位置;底座的右端有对称分布的等高的两个长平台,此处为安装液压缸安装机构的左、右吊架的位置;右上长平台上有一M30孔是安装吊轴的位置;左、右吊架、吊轴与底座及液压缸安装机构的其他零部件构成中滑板液压缸、速换液压缸的安装位置,及速换液压缸的回转轴、自动锁紧;底座的“凸”字形两肩平面上八个M24螺孔为安装弹性压紧系统中的大碟簧组中螺栓吊座的位置;四个Φ48孔为底座的安装孔;用四个地脚销柱、斜楔将底座与中间包包底连接紧;底座中上平面两侧有对称分布的12个M8螺孔是安装道轨的位置,底座的两个长槽是滑块运动的导向槽。滑块是一框形结构。滑块两侧对称分布有4个圆柱销孔,装上圆柱销后滑块可在安装底座的导轨上滑动;装在滑块两则的圆柱销使滑块沿道轨滑动,并使滑块处于悬浮状态,不会因中滑板夹紧机构的意外松动而脱落;导向板保证滑块沿底座上的导向槽滑动;安装中滑板的定位位置是定位槽,梯形槽是与液压驱动系统的连杆连接的部位,滑板仓是安装中滑板的地方。左面位置是安装中滑板夹紧机构的地方。固定支架有两个同心的长圆孔,用此孔通过底座、固定支架连接机构中的门轴、门轴座实现底座和固定支架的铰链连接;第二个滑板仓是安装下滑板的地方,第二滑板仓的左端是安装下滑板夹紧机构的地方,下滑板作为浸入式下水口滑动平面的方台装入方孔并从平面露出,滑板仓底面上的隔热槽平面是速换支架的安装平面,安装位置所指是速换支架的安装位置。压紧点是大碟簧组的压紧点,安装位置是风冷系统的安装位置,这里有进风孔。速换支架的安装位置是压杆的安装位置,另一个安装位置是长轴的安装位置,长轴由安装位置所指孔中穿入,同时穿过压杆中间的孔使压杆架在长轴上,压杆可绕长轴摆动形成杠杆;安装位置是支撑板的安装位置;速换弹簧组的安装位置是另一个安装位置,平面是浸入式下水口进入工作位置时的导向平面。速换机构由固定支架、速换支架、压杆、长轴、左押头、右押头、支撑板、滑道、速换弹簧组组成,速换弹簧组又由套筒、弹性元件、顶杆、压盖、短轴、挡圈构成;固定支架是安装基体,速换支架用螺栓与其牢固连接,支撑板安装在速换支架位置;滑道安装在支撑板上。支撑板、滑道是浸入式下水口运动的导向装置。左押头、右押头装在压杆上,压杆共六个,三个装左押头,三个装右押头,押头安装在压杆有肩台的一端,压杆另一端安装速换弹簧组,组装好的压杆组用长轴与速换支架连接在一起;速换弹簧组的顶杆的下端插入固定支架孔中,长轴是压杆摆动的支点,形成杠杆;浸入式下水口由安装在压杆上的左、右压头和浸入式下水口通过顶起压杆的杠杆作用使压盖向下压缩弹性元件,从而产生弹力,作用于浸入式下水口上,押头将浸入式下水口自动压紧。大碟簧组由螺母、保护套、弹性元件、销轴、螺栓吊座、拉紧螺栓、挡圈、弹簧底座、销构成弹性压紧系统,螺栓吊座安装在底座位置处,拉紧螺栓用销轴与螺栓吊座连接,弹簧底座、弹性元件套装在拉紧螺栓上,螺母旋装在拉紧螺栓上,保护套与螺母装在一起用销固定,螺母、保护套、弹簧底座、弹簧底座用挡圈连接在一起;螺母与弹簧底座在弹性元件处于自由状态时,螺母与弹簧底座间有一段距离,此距离是弹性元件设计压缩量;拉紧螺栓及装在其上的零件可以绕销轴摆动,当三层滑板控制钢水流速装置处于工作位置时,拉紧螺栓及装在其上的零件由打开位置向上摆动进入固定支架的开口槽中,右旋螺母使弹簧底座的底面与固定支架的凹面接触,继续右旋螺母使螺母下端面与弹簧底座间的距离为0,此时的压紧力即为设计压力。底座、固定支架连接机构由左、右门轴座、门轴、定位键组成,左、右门轴座用定位键实现其在底座上的轴向定位后,用螺栓与底座牢固连接;门轴装入门轴座孔中,同时穿过固定支架长孔中,实现底座与固定支架的铰链连接,固定支架可以绕门轴转动。液压缸安装机构由左吊架、右吊架、顶头、连杆、外套螺母、键、大丝套、挡销、螺栓、垫I、销、挡板、垫II、吊轴、安全销、搭钩、销轴、底座、中滑板液压缸、速换液压缸构成。中滑板液压缸的安装位置为左吊架、右吊架、用螺栓与底座牢固连接,左吊架、右吊架与底形成左右两个长槽,即为中滑板液压缸的安装位置;将中滑板液压缸前部插柄插入,左吊架、右吊架与底座形成左右两个长槽,将中滑板液压缸前部插柄上的两个孔与底座孔对齐,插入挡销,右旋两个螺栓以消除挡销与孔的轴向间隙。中滑板液压缸与连杆连接为将大丝套旋入中滑板液压缸活塞杆前端,并与活塞杆轴肩靠平,做微小调整使活塞杆前端键槽与大丝套上的键槽对齐,装上键,将连杆大端键槽对正活塞杆前端的键,外套螺母由连杆前端装入与大丝套旋紧压住连杆,实现连杆与中滑板液压缸的牢固连接。速换液压缸的安装位置为将吊轴通过右吊架孔旋入底座孔中,将垫I、垫II套装在吊轴上用螺母压紧即形成速换液压缸的安装与徊转中心;将搭钩用销轴装到左吊架上形成速换液压缸的自锁装置,将速换液压缸的横臂插形一端装入垫I、垫II、吊轴形成的安装位置,将销插入速换液压缸横臂插形一端孔中装上挡板即可。速换液压缸与顶头的连接为将顶头旋装在速换液压缸的活塞杆前端与塞杆前端轴肩靠平即可。滑板夹紧机构由顶紧块、顶紧螺栓组成,右旋顶紧螺栓推动顶紧块将上滑板夹紧,反之放松。中滑板夹紧机构由顶紧块、顶紧螺栓组成,右旋顶紧螺栓推动顶紧块将中滑板夹紧,反之放松。下滑板紧机构由顶紧块、两个顶紧螺栓组成,右旋顶紧螺栓推动顶紧块将下滑板夹紧,反之放松。风冷系统由接头、风冷座、固定支架、顶杆组成,风冷座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接头安装在风冷座上,接头连接风源,冷风由接头进入风冷座经风道进入固定支架进风孔中,由顶杆下端进入速换弹簧组对速换弹簧组冷却。本技术所有弹性元件均为碟形弹簧,大弹簧组共4组,每组5片碟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悦钦王鑫党树丰
申请(专利权)人:刘悦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