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弥散燃烧式钢包烘烤装置,属于钢包等罐体的预热和保温装置,所述蓄热烧嘴的一端通向钢包盖内侧,其另一端经空气管道与换向阀连通,在钢包盖外侧的两蓄热烧嘴之间还设置有一煤气烧嘴,所述煤气烧嘴的出气口设置在钢包盖的内侧,其进气口经管道、阀门与煤气管连通。煤气和空气分别进入罐体内部形成弥散式烘烤,钢包罐口部与底部的温差极小,彻底消除了蓄热烧嘴内部的回火现象,使用安全,烘烤作业的稳定性、可靠性提高。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烘烤效率较高,能耗和生产成本较低,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包烘烤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弥散燃烧式钢包烘烤装置, 主要用于炼钢厂对钢水包,铁水罐,中间包的烘烤预热及保温。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公开号CN 2678799,公开日2005年2月16日,专利技术名称《高效蓄热 式钢包烘烤器》,提出两个蓄热烧嘴、进气管和排气管的一端分别与两位四通换向阀的各 接口连接;两个蓄热烧嘴的另一端从钢包盖的外侧穿入其内侧的技术方案。其中两个蓄 热烧嘴的工作原理和氧割工具相似,都是将空气和煤气先在蓄热体内混合,然后再从烧 嘴喷出。这种烧嘴的火焰特点是靠近烧嘴口部温度高,远离烧嘴口部温度低,火焰长度 短,温度分布不够均匀,难以对钢包罐底进行有效地烘烤。而且由于烧嘴的出口处于火 焰的高温区,故对烧嘴材料的性能有很严格的要求,稍有工艺不到位就容易引起烧嘴脱 落,从而影响了烤包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不仅如此,上述技术方案的设计形式还有 一个致命的技术缺陷,即煤气和空气要先在蓄热体内混合,然后再从烧嘴里往外喷出燃 烧,由于进气、排气和蓄热的需要,在换向阀的切换下,两蓄热烧嘴要轮换作为鼓风或 引风的通道,作为鼓风侧的蓄热烧嘴,在换向时要迅速停止煤气和空气的输出,改变气 体的流向成为引风和蓄热通道,这时烧嘴内的煤气若未排净或换向阀若稍有泄漏,就可 能产生回火或爆炸,其安全性能是根本无法得到保障的。同时在烧嘴内蓄热体的设计中 既要考虑煤气喷口和空气喷口的布置,又要考虑引风蓄热和防回火效果,使烧嘴和蓄热 体的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增加。而且对换向阀性能和质量的要求也较高。在使用中,通 常认为换向阀是个隐形的黑客,时刻都有产生放炮的潜在危险。整个系统内各部件间的 相互依赖性很大,不稳定性因素增加,往往是一个小部件性能不好或者损坏,就能引起 较大的故障或事故。所以上述技术方案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较低,也很不利于平时的 维护检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火焰长度短,烘烤温度不够均匀,易回火,工作 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差,且结构复杂,维护检修不便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一种加热效率高, 烘烤温度均匀,不产生回火和放炮现象,使用安全的弥散燃烧式钢包烘烤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弥散燃烧式钢包烘烤装置,在钢包 盖外侧设置有两个蓄热烧嘴,蓄热烧嘴的内部设置有蓄热体,蓄热烧嘴的一端通向钢包 盖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烧嘴的另一端经空气管道与换向阀连通,在钢包盖外侧 的两蓄热烧嘴之间还设置有一煤气烧嘴,所述煤气烧嘴的出气口设置在钢包盖的内侧, 其进气口经管道、阀门与煤气管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1. 本技术在钢包盖上布置了三个烧嘴,即在两边分布的蓄热烧嘴是风烧嘴, 而中间的是煤气烧嘴,其燃烧形式就有了明显改善,煤气和空气分别从各自的烧嘴进入 钢包罐内均匀混合并充分燃烧,在罐体内部形成弥散式烘烤,由于燃烧的过程是在整个 罐体内部进行,从煤气烧嘴喷出火焰长度可直达罐底,使得钢包罐口部与底部的温差极 小。也使得钢包盖受热均匀,减小了温度高低差异引起的膨胀差异,对烘烤设备自身的 性能也有较好的保障作用,对烧嘴材料的要求较低,设备使用寿命相对提高。2. 由于分别设置煤气烧嘴和流通空气的蓄热烧嘴,煤气和空气在钢包罐内部混合 和燃烧,蓄热烧嘴内部没有煤气和空气的混合过程,可以安全地在鼓风和引风作业之间 进行切换,彻底消除了蓄热烧嘴内部煤气的回火现象,也从各方面杜绝了放炮的产生。 而且钢包罐内温度较高,煤气和空气又能较好地混合在一起,能够优化燃烧的效率。3. 由于蓄热烧嘴的蓄热体内不通过煤气,只供空气和废烟气流通,从技术要求和 设计上可以充分发挥其热量交换、节能和环保的优势,使蓄热体形式灵活,结构紧凑, 制作方便,热效率提高,功能和质量也得到较好的保障。4. 对换向阀性能和品质的要求改善,即使换向阀的动作不到位,质量有缺陷或者 不工作,只需做较小的处理,烘烤装置也照样能运行,不会对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产生 致命性影响,烘烤作业的稳定性、可靠性提高,换向阀等部件的维护检测也大大简化, 而且处理时间也大大縮短,对生产的影响减小,烘烤装置的作业效率可得到有效的提高。5. 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烘烤效率较高,能耗和生产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钢包盖l,蓄热烧嘴2、 3,煤气烧嘴4,换向阀5,钢包罐6、蓄热体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l, 一种弥散燃烧式钢包烘烤装置,在钢包盖1外侧设置有两个蓄热烧嘴2、 3,蓄热烧嘴2、 3的内部设置有蓄热体7,蓄热烧嘴2、 3的一端通向钢包盖1内侧,所 述蓄热烧嘴2、 3的另一端经空气管道与换向阀5连通,在钢包盖1外侧的两蓄热烧嘴2、 3之间还设置有一煤气烧嘴4,所述煤气烧嘴4的出气口设置在钢包盖1的内侧,其进气 口经管道、阀门与煤气管连通。即在钢包盖1的上方布置有三个烧嘴,在两边分布的是 右蓄热烧嘴2和左蓄热烧嘴3,这两个蓄热烧嘴2、 3可统称为风烧嘴,设置在左、右蓄 热烧嘴2、 3中间的是煤气烧嘴4。其工作过程是先将钢包盖1的内侧放置于钢包罐6的罐口上,当系统运行后,风 机开始运行,空气经换向阀5的送气管流向一个蓄热烧嘴如右蓄热烧嘴2,成为鼓风烧嘴, 将空气送入钢包罐6内部,这时左蓄热烧嘴3经换向阀5与排气管连通,成为引风烧嘴, 两蓄热烧嘴2、3在钢包罐内构成空气流通的通路。数秒后再打开连通煤气烧嘴4的阀门, 于是煤气经煤气烧嘴4喷入钢包罐6的内部遇明火被点燃,钢包罐6被正式烘烤。而左 蓄热烧嘴3在引风的作用下,使其内部的蓄热体7吸收残余烟气热量,然后控制系统间 歇给出换向指令,使换向阀5作两边换向,于是右蓄热烧嘴2从鼓风烧嘴变成引风烧嘴, 左蓄热烧嘴3从引风烧嘴变成鼓风烧嘴,而煤气烧嘴4保持不变,持续向钢包罐6内部 送入煤气进行燃烧,无需经常关断。两蓄热烧嘴2、 3交替进行鼓风和引风的作业,其鼓 风侧的蓄热体7对流过的空气进行加热,并向钢包罐6内送入高温空气,引风侧的蓄热 体7吸收残余烟气的热量,待换向后作为鼓风侧再进行对空气进行预热,以便提高煤气 的着火点,使煤气的燃烧效率增高,达到有效节能的目的。由于本技术其主火是煤 气、空气在包罐内充分混合,均匀燃烧,所以称该燃烧形式为弥散式烘烤。这种燃烧形 式的火焰较长,能够比较有效地对罐底进行烘烤,使得包罐口与底部的温差极小,具有 较高燃烧的效率而且也使得钢包盖1受热均匀,减小了温度高低差异引起的膨胀差异, 对烘烤设备自身的性能也有较好的保障,使用寿命延长。特别是彻底消除了蓄热烧嘴内 部煤气的回火现象,确保了本装置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能耗 和生产成本较低。权利要求1.一种弥散燃烧式钢包烘烤装置,在钢包盖外侧设置有两个蓄热烧嘴,蓄热烧嘴的内部设置有蓄热体,蓄热烧嘴的一端通向钢包盖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烧嘴的另一端经空气管道与换向阀连通,在钢包盖外侧的两蓄热烧嘴之间还设置有一煤气烧嘴,所述煤气烧嘴的出气口设置在钢包盖的内侧,其进气口经管道、阀门与煤气管连通。专利摘要一种弥散燃烧式钢包烘烤装置,属于钢包等罐体的预热和保温装置,所述蓄热烧嘴的一端通向钢包盖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弥散燃烧式钢包烘烤装置,在钢包盖外侧设置有两个蓄热烧嘴,蓄热烧嘴的内部设置有蓄热体,蓄热烧嘴的一端通向钢包盖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烧嘴的另一端经空气管道与换向阀连通,在钢包盖外侧的两蓄热烧嘴之间还设置有一煤气烧嘴,所述煤气烧嘴的出气口设置在钢包盖的内侧,其进气口经管道、阀门与煤气管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朝,冠汉萍,杨书范,严爱军,占建春,唐振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宇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