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形通道有芯感应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5767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蝶形通道有芯感应加热装置,它包括挡墙4、碟形通道20、∏形铁芯11、双线圈8、长方形轭铁9、两个方形无底非磁不锈钢保护套19、水冷却系统以及电控系统;挡墙4位于中间罐3内,蝶形通道20安装在箱体17内靠近中间罐3的底部,其中间主通道12与挡墙4相通,两个侧通道13与中间罐3相通;防护套19固定在长方形轭铁9上;装有双线圈8的∏形铁芯11跨装在两个方形或圆形无底防护套19内,其上部与箱盖16连接,其下部与长方形轭铁9相连接;箱盖16与箱体17用螺栓连接,箱体17与长方形轭铁9相连接,箱体空隙处填充耐火材料18;D形回形冷却管15分别安装在∏形铁芯11及不锈钢保护套19上,并与冷却水源连通;线圈8与电控系统相连接。它为中间罐提供外部热源,补偿连铸过程中的热损耗,实现连铸过程的低过热度恒温浇铸,借此提高连铸坯表面和内部质量。(*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铸中间罐特别是现有中间罐增装的蝶形通道有芯感应加热 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连铸中间罐的加热装置由下列构件组成它是由两条平行的直线耐火材料 通道、口字形铁芯和单线圈、 一个方形无底防护套、空冷系统组成的加热装置;各构 件按下列方式连接或组合整个装置安装在中间罐与钢水包浇注口的中间,方形无底 保护套安装在中间罐的后面的中部,在保护套的左右两侧靠近中间罐的底部埋设两条 直线形耐火材料通道,加热器的铁芯跨于保护套和中间罐部分壳体,有线圈的一侧置 于保护套内,无线圈的一侧置于中间罐外。其工作过程是当加热器的线圈馈给单相交流电后,在闭合的口字形铁芯中激发 交变的磁通,交变的磁通就在与铁芯匝链的钢水和中间罐壳体中产生感应电流,该感 应电流在通道中钢水内感生焦耳热,从而加热钢水,同时也在中间罐壳体中也产生焦 耳热。它有下列不足加热功率受限、设备结构庞大,不利于推广应用。其原因是由 于结构制约加热通道较短;由于部分中间罐壳体与铁芯匝链需作绝缘处理;由于单线 圈,限制了加热功率的增加;由于采用了空气冷却,不仅冷却效率低而且设备也庞大; 由于整个装置安装在中间罐与钢水包浇注口的中间,也致使整体结构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加热通道短、加热功率受限、中间罐壳 体易于电绝缘;空冷却设备及整体结构庞大的不足,提供一种蝶形通道有芯感应加热 装置,它具有加热通道长、加热功率大、水冷却效率髙、加热装置体积小,适合中间 罐特别是现有中间罐的技术改造,该装置能整体拆装,维修方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蝶形通道有芯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 包括碟形通道20、 n形铁芯ll、双线圈8、长方形轭铁9、两个方形或圆形无底非磁不 锈钢保护套19、挡墙4、水冷却系统以及电控系统,上述构件的连接关系和相对位置是挡墙4位于中间罐3内;蝶形通道20安装在箱体17内靠近中间罐3的底部,其 中间主通道12与挡墙4相通,两个侧通道13与中间罐3相通;两个方形无底非磁不 锈钢防护套19,固定在长方形轭铁9上;装有双线圈8的n形铁芯11跨装在两个方形 无底防护套19内,其上部与箱盖16连接,其下部与长方形轭铁9相连接;箱盖16与 箱体17连接,箱体17与长方形轭铁9相连接,箱体空隙处填充耐火材料18; D形迴形冷 却管15分别安装在n形铁芯ll及不锈钢保护套19上,并与冷却水源连通;线圈8与 电控系统相连接。以上构件除冷却水源和电控系统外都是装在箱体17内;箱体17装在中间罐3的 钢包档墙4的后面。如上所述的蝶形通道有芯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护套19由两只凹形套体 连接而成,在其接缝处用电绝缘材料隔开;在其上布置D形迴形冷却管15。方形无底 防护套19既用于防护加热器,又用于中间罐罐体的一部分。如上所述的蝶形通道有芯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线圈8由铜管绕制,管中直接通优质去离子水冷却;在n形铁芯ii迭片中间嵌上若干块铜板,以加强铁芯内部向外传热。有益效果该装置为中间罐提供外部热源,补偿连铸过程中的热损耗,实现连铸 过程的低过热度恒温浇铸,借此提高连铸坯表面和内部质量。它具有加热通道长、加 热功率大、水冷却效率髙、加热装置体积小,适合中间罐特别是现有中间罐的技术改 造,该装置能整体拆装,维修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蝶形加热装置与中间罐、挡墙连接方式及安装位置。图2是图1中碟形加热器1的原理图。图3是碟形加热器1中钢水感应电流示意图。图4是碟形加热器1中钢水流动示意图。图5是蝶型加热装置1的1/4剖面,展现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部结构。 图6是感应加热装置的蝶形通道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中标记的说明1 —蝶形加热器,2 —蝶形加热器与中间罐的连接位, 3 —中间罐(示意图),4—挡墙。图2中标记的说明5—磁通方向,6—感应线圈主电流,7—电源,8—线圈,9一轭铁,io—钢水中的感应电流方向,ii一n形铁芯。图3中标记的说明12 —中间主通道,13—侧通道。 图4中标记的说明14—钢水。图5中标记的说明15—迴形冷却管,16—箱盖,17—箱体,18—耐火材料,19 一防护套,20 —碟形通道。图6中标记的说明21—钢包长水口对应的位置。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蝶形通道有芯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蝶形通道 20、 n形铁芯ll、双线圈8、长方形轭铁9、两个方形无底非磁不锈钢保护套19,还有 挡墙4和中间罐3 (示意图)、水冷却系统以及电控系统,上述构件的连接关系和相对 位置是挡墙4位于中间罐3内;蝶形通道20安装在箱体17内靠近中间罐3的底部,其 中间主通道12与挡墙4相通,两个侧通道13与中间罐3相通;两个方形无底非磁不 锈钢防护套19,固定在长方形轭铁9上;装有双线圈8的IT形铁芯11跨装在两个方形 防护套19内,其上部与箱体17连接,其下部与长方形轭铁9相连接,箱体空隙处填 充耐火材料18; D形迴形冷却管15分别安装在n形铁芯11及不锈钢保护套19上(详见 图5),并与冷却水源连通;线圈8与电控系统相连接。以上构件除冷却水源和电控系统外都是装在箱体17内,箱体17装在中间罐3的 挡墙4的后面(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图1中碟形加热器1清楚的显现了它是一个独立的装置,它与中 间罐3结合面的两侧各有一排螺栓孔,用螺栓将碟形加热器1与中间罐3连接在一起, 连接形式简单,装拆、维护都很方便。图中序号4表示了档墙4的位置,它是该装置 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耐火材料铸成型,置于中间罐3内,与其砌成一体,钢包的钢 水就注入其中,再流入碟形通道20的中间主通道12,然后分流到侧通道13流入中间 罐3中。这种装置,不仅用在新的连铸机的中间罐加热,特点适合于现有连铸机中间 罐加热的改造。图2是图1中碟形加热器1的原理图,它的原理类似一台单相变压器,激发磁通 的线圈8称为一次回路,与IT形铁芯11匝连的在碟形通道20中流动的钢水14称为二 次回路。两者借助电磁感应原理,将一次回路中的电能转换成二次回路中的热能。钢 水14中感应电流方向见图3,钢水流动方向见图4,由图3和图4可见,两者方向一致。碟形通道式加热技术具有流道长、加热均匀、效率高(85% 卯%)的优点。 图5体现本装置的内部结构,它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线圈8——它是铜管绕在线圈座上,铜管外面有绝缘保护层,内部可通水冷却。 IT形铁芯11——它是由矽钢片及若干铜散热片迭制,夹在两个钢板中间用螺栓连 接在一起构成的。迴形冷却管15——它是由D形截面不锈钢管弯制成形,管内可通水冷却。 箱盖16——它是焊接件,具有一定的强度,能承受以上部件的总量。线圈8装在n形铁芯ii的下半部,迴形冷却管is有两个装在n形铁芯ii的上半 部的两侧,另有两个装在每个线圈的外面,用支架固定在n形铁芯ii的下半部,n形铁芯11上部与箱盖16用螺栓连接。 第二部包括防护套19~~它的材料采用非磁不锈钢,它是由两个凹形套体对接而成,在其接缝处用电绝缘材料隔开,使其中的感应电流不形成回路。碟形通道20~~采用A1203.C质耐火材料,结构形式像UI的通道,钢水从碟形通 道20的中间主通道12中流动到侧通道13进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蝶形通道有芯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碟形通道(20)、∏形铁芯(11)、双线圈(8)、长方形轭铁(9)、两个方形或圆形无底非磁不锈钢保护套(19)、挡墙(4)、中间罐(3)、水冷却系统以及电控系统,上述构件的连接关系和相对位置是:挡墙(4)位于中间罐(3)内;蝶形通道(20)安装在箱体(17)内靠近中间罐(3)的底部,其中间主通道(12)与挡墙(4)相通,两个侧通道(13)与中间罐(3)相通;两个方形或圆形无底非磁不锈钢防护套(19),固定在长方形轭铁(9)上;装有双线圈(8)的∏形铁芯(11)跨装在两个方形无底防护套(19)内,其上部与箱盖(16)连接,其下部与长方形轭铁(9)相连接;箱盖(16)与箱体(17)用螺栓连接,箱体(17)与长方形轭铁(9)相连接,箱体空隙处填充耐火材料(18);D形迴形冷却管(15)分别安装在∏形铁芯(11)及不锈钢保护套(19)上,并与冷却水源连通;线圈(8)与电控系统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斌蒋桃仙陶金明张如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连铸技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