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支撑力的滑动掀盖枢纽结构,其包含设于电子装置两边的一对滑动结构,及至少一枢设于屏幕背面及基座的支撑片,藉由滑动结构和支撑片提高对屏幕的支撑力,让屏幕在使用状态更为稳定,可避免触控操作受力时,屏幕产生晃动或向后倾斜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滑动掀盖枢纽结构,尤其涉及可提高支撑力,适用于具有触控屏幕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平板计算机的发展,各种平板计算机的变形,如滑盖平板等也逐渐被发展出来以适应使用者的使用习惯。为了方便习惯于键盘输入的使用者操作,滑盖平板将平板计算机和具有实体键盘的基座组合在一起。此产品的设计通常包含了滑动结构及转动结构,当使用触控操作时,平板计算机迭合于设有实体键盘的基座上方;而当要使用实体键盘时,平板计算机可借由滑动结构相对于基座滑开露出实体键盘,再借由转动结构旋转立起,以调整到适合观看使用的角度,如申请人所拥有的中国台湾公告第M425308号的新型专利“滑移结构(二)”所示,即为此种滑盖平板计算机。·使用者在利用实体键盘输入的时候,也可能同时进行触控操作,由于此时屏幕在立起来的状态,屏幕仅借由底端的转轴和基座连接,当屏幕触控受力后,容易因转轴的支撑力不足而晃动,或向后倾斜。对于笔记型计算机而言,具有触控屏幕的计算机也逐渐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同样地,触控屏幕在受力后,也会因支撑力不足而产生容易晃动或向后倾斜的问题,而有待改盡口 ο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提高支撑力的滑动掀盖枢纽结构,其借由滑动结构和支撑片的支撑,可提高对屏幕的支撑力,使屏幕开启后更为稳定,避免屏幕在触控操作受力时产生晃动或向后倾斜。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高支撑力的滑动掀盖枢纽结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包含一对滑动结构,各滑动结构包含相互套接且相对滑动的固定轨和滑动轨,该固定轨固定于电子装置的基座上,该滑动轨以第一转轴枢设于该电子装置的屏幕;至少一个支撑片,设于该屏幕背面,其第一端以第二转轴枢接于屏幕,第二端以第三转轴枢接于该基座;当屏幕闭合于基座上时,该第一转轴固定于屏幕的后端,该第三转轴固定于基座后端,且第一转轴和第三转轴不同轴。根据本技术提高支撑力的滑动掀盖枢纽结构,当屏幕闭合于基座上时,所述屏幕的显示部朝内,而支撑片朝外,支撑片设于屏幕背面。根据本技术提高支撑力的滑动掀盖枢纽结构,所述第一转轴轴心到第二转轴轴心的垂直距离小于第三转轴轴心到第二转轴轴心的垂直距离。开启时,屏幕借由第一转轴转动开启,由于第一转轴和第三转轴不同轴,因此,第一转轴会借由滑动轨在固定轨上滑移而逐渐往前滑动,即屏幕底端会沿着基座往前滑动,屏幕开启方式是边转动边往前滑动。且屏幕和支撑片借由第二转轴转动分开,支撑片即支撑于屏幕背面。此时屏幕触控操作受力时,由于背面有支撑片支撑,且底端有滑动结构连结基座,因此,屏幕的稳定性大为提高,可避免产生晃动或向后倾斜。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成的功能、目的,现列举较具体的实施例,结合附图、附图标记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屏幕和基座在闭合状态的组合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组件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滑动结构和第一转轴的组件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支撑片、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的组件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屏幕开启约70度的前视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屏幕开启约70度的后视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屏幕开启约135度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I、滑动结构11、固定轨12、滑动轨120、滑槽121、架片 122、轴孔13、摩擦件I、支撑片21、第一端22、第二端23、24、固定孔3>第一'转轴30、第一'心轴301、固定孔31、垫片32、迫紧组件4、第二转轴40、第二心轴401固定段402、油沟41、包覆件·411、固定片412、开口413、轴套5、第三转轴50、第三心轴501、固定段 502、非圆形轴杆51、支架510、轴孔511、嵌孔52、摩擦片520、套孔53、固定凸轮530、嵌脚54、活动凸轮540、套孔55、弹片56、迫紧组件 6、基座 7、屏幕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2,它们是本技术的组合立体图及组件分解图,本技术提高支撑力的滑动掀盖枢纽结构包含一对设有第一转轴3的滑动结构1,以及设有第二转轴4和第三转轴5的支撑片2。滑动结构I设于电子装置的两边,支撑片2设于电子装置的屏幕7背面中间位置。各滑动结构I包含相互套接且相对滑动的固定轨11和滑动轨12,该固定轨11固定于电子装置的基座6上,该滑动轨12以第一转轴3枢设于该电子装置的屏幕7,因此,屏幕7可相对于滑动轨12转动开启,并借由滑动轨12在固定轨11上滑动而在基座6上滑移,如图5 7所示。如图3所示,该固定轨11的两侧形成有凸出的轨道,各轨道套接有摩擦件13,用以降低滑动的摩擦阻力,使滑动更平滑顺畅。该摩擦件13的材质优选为聚缩醛,俗称塑钢(polyxymethylene,简称为 Ρ0Μ)。该滑动轨12两侧具有滑槽120,滑动轨12以滑槽120套接于固定轨11两侧凸出的轨道,以相对于固定轨11滑动。由于轨道套接有摩擦件13,因此,滑动轨12的滑槽120套接于摩擦件13。且滑动轨12的一端设有架片121,架片121上设有圆形轴孔122。该第一转轴3包含第一心轴30,第一心轴30穿设于该轴孔122,且第一心轴30的一端设有固定孔301,用以将第一心轴30固定于屏幕7。第一转轴3还包含套设于第一心轴30另一端的垫片31,以及迫紧组件32,迫紧组件32为锁于第一心轴30末端的螺帽。第一心轴30固定于屏幕7的后端,该后端是指屏幕7闭合于基座6时的后端。当屏幕7转动开启后,如图5的状态,第一心轴30位于屏幕7的底端。因此,屏幕7在开启过程中,可借由第一转轴3转动开启,并借由滑动轨12在固定轨11上滑动,使屏幕7底端沿着基座6顶面向前滑移,屏幕7在开启过程中,是边转动边滑移开启的。该支撑片2设于屏幕7背面中间位置,当屏幕7开启时可转开支撑屏幕7。支撑片2亦可设有两个,并分别位于屏幕7的两边。如图I所示,支撑片2的第一端21以第二转轴4枢接于屏幕7,第二端22以第三转轴5枢接于基座6,并位于基座6的后端,且第 三转轴5和第一转轴3设不同轴,第一转轴3轴心到第二转轴4轴心的垂直距离Dl小于第三转轴5轴心到第二转轴4轴心的垂直距离D2。如图4所示,支撑片2的第一端21两侧各设有一非圆形的固定孔23,且第二转轴4包含第二心轴40及包覆件41,第二心轴40以设有压花的固定段401插设固定于该固定孔23,而包覆件41以固定片411固定于该屏幕7,并以具有横向开口 412的轴套413弹性包覆套接该第二心轴40,以相对第二心轴40转动产生扭力,第二心轴40上并设有螺旋状油沟402,以容置润滑油。因此,屏幕7借由包覆件41相对于第二心轴40转动,而可相对于支撑片2转动开阖。支撑片2的第二端22两侧各设有一非圆形的固定孔24。第三转轴5包含第三心轴50,还有依序套设于第三心轴50的支架51、摩擦片52、固定凸轮53、活动凸轮54、复数弹片55,以及迫紧组件56,迫紧组件56为锁于第三心轴50末端的螺帽。第三心轴50以设有压花的固定段501插设固定于支撑片2第二端22侧边的固定孔24。该支架51固定于基座6,并以圆形轴孔510套设于第三心轴50的非圆形轴杆502。该固定凸轮53以嵌脚530嵌固于支架51的嵌孔511。固定凸轮53和支架51之间的摩擦片52,以及活动凸轮54各以一非圆形套孔5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支撑力的滑动掀盖枢纽结构,包含:一对滑动结构,各滑动结构包含相互套接且相对滑动的固定轨和滑动轨,该固定轨固定于电子装置的基座上,该滑动轨以第一转轴枢设于该电子装置的屏幕;至少一个支撑片,枢设于该屏幕,其第一端以第二转轴枢接于屏幕,第二端以第三转轴枢接于该基座;当屏幕闭合于基座上时,该第一转轴固定于屏幕的后端,该第三转轴固定于基座后端,且第一转轴和第三转轴不同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鸿,黄至忠,吴重贤,
申请(专利权)人: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