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机支臂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9942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升降机支臂连接结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升降机支臂连接结构稳定性差、维修成本大等技术问题。本升降机支臂连接结构,其包括连接两升降机支臂的连接轴,升降机支臂的端部均设有连接孔,升降机支臂连接结构还包括设于连接孔内的轴套及设于轴套内的轴承,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设于两轴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稳定性好、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维护方便、维修成本低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升降机支臂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升降机是用途广泛的高空作业专用设备。在近代我们用来升降货物的是一种木质梯子,用起来很不方便,攀登时比较危险。目前,国内生产的升降机,产品型号各异,提升高度有4米、6米、18米甚至达百米不等。广泛用于厂房维护、工业安装、设备检修物业管理、仓库、航空、机场、港口、车站、机械、化工、医药、电子、电力等高空设备安装和检修。升降机追求结构合理、升降平衡、操作简单、维修方便等特点。目前升降机的支臂 之间直接在交叉处通过普通的轴孔配合,然后用润滑油润滑。这样的支臂在使用过程中,在 支臂交叉处的配合孔的孔隙增大现象,导致升降机升起和降落过程中出现歪斜,存在安全隐患,如果更换支臂价格昂贵。且这种轴孔配合需要时不时的加润滑油,维护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升降机支臂连接结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支臂连接处配合的稳定性,提高升降机的稳定性。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升降机支臂连接结构,其包括连接两升降机支臂的连接轴,所述升降机支臂的端部均设有连接孔,所述升降机支臂连接结构还包括设于连接孔内的轴套及设于轴套内的轴承,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设于两轴承上。本技术在连接孔内设轴套,可以避免支臂的磨损,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故障形成率。当轴套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只需对轴套进行维护或更换,无需更换整个支臂,且升降机不需要大范围拆卸,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轴承改变了轴孔配合摩擦形式,降低了支臂活动所形成的摩擦,减缓连接处的磨损,降低了升降机的故障率,提高了升降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上述的一种升降机支臂连接结构中,所述的轴承为自润滑轴承,所述轴承分别装设于轴套内,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设于相对应的轴承上且与连接轴过盈配合连接。自润滑轴承在使用时可以不保养或少保养,减少了保养的麻烦和成本。自润滑轴承耐磨性能好,摩擦系数小,使用寿命长,承载能力高,能使机械减少振动,降低噪音,防止噪音污染,改善了劳动环境。在上述的一种升降机支臂连接结构中,所述轴承呈圆管状,所述轴承的内周面上凹设有若干盲孔,所述盲孔内设有润滑剂。在上述的一种升降机支臂连接结构中,所述润滑剂为石墨。摩擦过程中,轴套承担了大部分负荷。经摩擦,盲孔内的石墨向摩擦面转移或反转移,在摩擦面上形成润滑良好、牢固附着并均匀覆盖的固体转移膜,大幅度降低了摩擦磨损。随着摩擦的进行,嵌入的石墨不断提供摩擦面,保证了连接处长期的良好润滑。在上述的一种升降机支臂连接结构中,所述的轴承为滚动轴承,滚动轴承包括内圈、外圈、设于内圈和外圈之间环形空间内的保持架、和多个由保持架保持的滚动体;所述外圈固嵌在轴套上,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设于内圈内且与其过盈配合连接。滚动轴承将原轴孔配合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大大地改善了摩擦环境,降低磨损,提高支臂设备的使用寿命。滚动轴承尺寸标注化,具有互换性,便于安装拆卸,维修方便。在上述的一种升降机支臂连接结构中,所述保持架内设有润滑脂。润滑脂不易泄漏、易于密封、使用时间长、维护简便且油膜强度高,适用于升降机支臂的低速高负载的润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原轴孔配合中加入轴套和轴承,降低了连接处的摩擦力,减缓设备的磨损,提高了升降机支臂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当轴套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只需对轴套进行维护或更换,无需更换整个支臂,且升降机不需要大范围拆卸,省时、省·力、省钱。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支臂;2、轴套;3、轴承;4、连接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I所示,一种升降机支臂I连接结构,包括支臂I、轴套2、轴承3和连接轴4。其中轴承3为自润滑轴承。升降机支臂I的端部均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内设有轴套2,轴套2内设有自润滑轴承,自润滑轴承内穿设连接轴4。轴套2固连在连接孔的孔壁上并承担大部分载荷,连接轴4和自润滑轴承过盈配合连接,连接轴4把相邻的两支臂I连接在一起。自润滑轴承和轴套2之间可以相对转动,自润滑轴承上还设有若干盲孔,盲孔内填装有石墨润滑剂。自润滑轴承和轴套2相对转动过程中,经摩擦,盲孔内的石墨向摩擦面转移或反转移,在摩擦面上形成润滑良好、牢固附着并均匀覆盖的固体转移膜,大幅度降低了摩擦磨损。随着摩擦的进行,嵌入的石墨不断提供摩擦面,保证了连接处长期的良好润滑。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轴承3为滚动轴承。滚动轴承包括内圈、外圈、设于内圈和外圈之间环形空间内的保持架、和多个由保持架保持的滚动体。外圈固嵌在轴套2上,连接轴4的两端分别设于内圈内且与其过盈配合连接。保持架内设有润滑脂。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升降机支臂连接结构,其包括连接两升降机支臂(I)的连接轴(4),所述升降机支臂(I)的端部均设有连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支臂(I)连接结构还包括设于连接孔内的轴套(2)及设于轴套(2)内的轴承(3),所述连接轴(4)的两端分别设于两轴承(3)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升降机支臂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3)为自润滑轴承,所述轴承(3)分别装设于轴套(2)内,所述连接轴(4)的两端分别设于相对应的轴承(3)上且与连接轴(4)过盈配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升降机支臂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3)呈圆管状,所述轴承(3)的内周面上凹设有若干盲孔,所述盲孔内设有润滑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升降机支臂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滑剂为石m O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升降机支臂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3)为滚动轴承,滚动轴承包括内圈、外圈、设于内圈和外圈之间环形空间内的保持架、和多个由保持架保持的滚动体;所述外圈固嵌在轴套(2)上,所述连接轴(4)的两端分别设于内圈内且与其过盈配合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升降机支臂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持架内设有润滑脂。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升降机支臂连接结构,属于机械
它解决了现有升降机支臂连接结构稳定性差、维修成本大等技术问题。本升降机支臂连接结构,其包括连接两升降机支臂的连接轴,升降机支臂的端部均设有连接孔,升降机支臂连接结构还包括设于连接孔内的轴套及设于轴套内的轴承,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设于两轴承上。本技术具有稳定性好、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维护方便、维修成本低等优点。文档编号F16C11/04GK202673988SQ20122025412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9日专利技术者王超, 郭琪, 杨国斌, 马芳武, 赵福全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降机支臂连接结构,其包括连接两升降机支臂(1)的连接轴(4),所述升降机支臂(1)的端部均设有连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支臂(1)连接结构还包括设于连接孔内的轴套(2)及设于轴套(2)内的轴承(3),所述连接轴(4)的两端分别设于两轴承(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郭琪杨国斌马芳武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