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金属铸造领域,用于覆盖在铁水或钢水表面,在浇铸钢锭或机械铸件过程中起发热和保温作用。为改善钢铁质量和提高金属收得率,在浇铸结束时,需在钢锭或铸件帽口添加发热剂或保温剂。从80年代初开始,国内钢厂广泛应用金属型发热剂(昭59-153549,su1072-992-A),这种发热剂主要由以下三种原料组成燃烧发热元素,氧化剂和保温材料。燃烧发热元素为金属铝、硅铁合金和硅钙合金。氧化剂一般使用硝酸钠,锰矿粉和铁矿粉。保温材料使用较多的是膨胀珍珠岩、蛭石和酸处理石墨。制作方法是从这三种原料中各取一种或多种(以粉粒状)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所用金属和酸化石墨的用量和价格列于表1。表1.发热剂主要原料用量及价格表 *1985年市场价由表1可以看出,发热剂中的燃烧发热元素均为价格昂贵的金属或合金。价格相对便宜的硅铁合金发热剂,使用时会造成钢锭头部增硅,严重地影响钢材质量。所以一般钢厂采用高发热值的铝金属发热剂。金属铝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也是国家紧缺物资。一个年产300万吨钢的企业,一年中仅用于发热剂中的铝可达540吨到900吨(以发热剂中15%Al,用量为1.2Kg~2.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熔化金属表面的发热保温剂,其特征在于以碳化稻壳为主要成份,配入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氧化剂(如硝酸钾、硝酸钠、氧化锰、锰矿粉、铁矿粉、氧化铁粉尘等)以及植物粘结剂(如米粉、面粉、淀粉等)如水混合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熔化金属表面的发热保温剂,其特征在于以碳化稻壳为主要成份,配入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氧化剂(如硝酸钾、硝酸钠、氧化锰、锰矿粉、铁矿粉、氧化铁粉尘等)以及植物粘结剂(如米粉、面粉、淀粉等)加水混合制成。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保温剂,其特征在于配入的氧化剂用量为硝酸钠(或硝酸钾)为0.1~30%(重量),锰矿粉(或氧化锰)为0~35%(重量),铁矿粉(或氧化铁粉尘)为0~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繁芬,余诚,李永治,张绩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