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放式铸型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5380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铸型运载小车上设有离合器和止动块,可使小车在封闭式环形轨道所通过的任何地点分段、就地顺序积累停留和鱼贯放行。从而对出铁水和造型时间节拍很不匹配的,以及铸件冷却开箱时间较长的小批量生产的小型机械化铸造车间的采用更为有利。而这种生产车间在国内外大量存在。有利表现在:大大减少冷却段长度、降低设备造价、提高车间单位面积生产率和方便于组织生产。(*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铸造生产中联接铸型装配、浇注、冷却及落砂等环节的输送设备。现有铸型输送机是一种联接铸型装配、浇注、冷却和落砂等工序段的机械化铸造生产流水线。目前生产中多采用封闭式铸型输送机,这类输送机有连续式和脉动式两种形式。它们在运转中,通过各工序段时,由于输送机运载小车头尾相连,各小车走动或停止都是同时进行的,因此要求线上各工序的时间节拍基本一致,否则,为等待最大节拍工序的完成而使全线工时损失增大,降低设备利用率和给生产的组织带来麻烦。还有,输送机的冷却段长度是由车速与铸件冷却时间的乘积所决定的。对于厚大铸件,虽然批量不大,却也要求输送机有较长的冷却段。这就提高了输送机的制造成本和占用了车间大量面积而降低车间单位面积生产率。生产中还采用开放式铸型输送机,其实质是将输送机冷却段或分成几路并联。这样就增加小车转运和其控制系统的复杂。而且各路轨道联接处,难于衔接平整,致使刚刚装配或浇注的铸型在运输中受到较大的振动致铸件尺寸精度下降。目前从国外引进和国内制造的铸型输送机就是这两种形式。尽管它们在少数的大批量生产线上运转时存在问题,但对存在于国内外的大多数中小型铸造车间中的小批量生产来说,上述问题就更显突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铸型输送机。它不但满足机械化流水线生产的需要,而且能适应多品种铸型工艺要求而变化的工序节拍。从而提高车间单位面积的生产率。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由驱动机构带动,在环形轨道上绕行的运载小车上设有小车离合器,在轨道侧则按要求设有多处停车器。输送机根据需要可按发出的讯号,随时使运载小车在各工序段上运行或停留,各段小车的节数可按需要调整。本专利技术与现有铸型输送机相比,既有在各工艺节拍不匹配时还能正常运行生产的优点,还有在小场地上满足长时间冷却要求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在图中运载小车5上设有离合器6,当运载小车运行时,离合器6衔住驱动链8上的推动器7,使运载小车沿环行轨道9前进。在需要小车停留处的轨道侧预先设置了停车器2。当停车器接受讯号而工作时,其元件触及到离合器6的杠杆10,离合器6即与推动器7脱离关系,运载小车随即停在此处。随后跟进的第二辆小车,其离合器前端的端杆3衔入前车末端的止动块1后,第二辆小车上的离合器6也会与推动器7脱扣而停止前进。以此类推,使后续车辆陆续顺序停止前进,达到积留的目的。至于第一辆小车前面的小车因未受此停车器的作用则仍然在轨道上继续往前。只有它们在遇到前方有停车或有受命令工作的停车器,它们才会陆续顺序停下来。当停车器接受停止工作的讯号复位时,离合器6再次衔住推动器7使第一辆小车得以随驱动链前进。接着,第二辆小车的端杆3吐出前车止动块1而使自己的离合器咬住相应的推动器随驱动链前进。以此类推,造成后续小车顺序鱼贯前进,达到积放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联接铸型装配、浇注、冷却或落砂等生产工序的铸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铸型运载小车可以在环形轨道上分段运行或停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接铸型装配、浇注、冷却或落砂等生产工序的铸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铸型运载小车可以在环形轨道上分段运行或停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型输送机在轨道上运行时,其特征在于运载小车在各停留处的小车节数可根据工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国柱杨丕震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