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切割中后桥壳体两端的装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8937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7:42
一种气体切割中后桥壳体两端的装备,用于中后桥壳体的割两端工序。机床底座上两端各装有一个可滑动小支座,中间装有四爪自定心卡盘总成的固定箱体、侧向定位总成装在机床底座的中部靠右侧;小支座上装有减速器总成及传动系统,在传动系统输出轴尾端部位的箱体透盖上装有气体回转分配器,在传动系统输出轴前端装有回转臂,带有割炬的气割调整装置设置在回转臂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桥壳定位准确,切割尺寸完全满足工序质量要求,而且尺寸一致性很好,质量稳定可靠;电机不需要频繁的正反转,输气管不会因为与旋转轴长期正反转而磨损受损,有效避免了火灾隐患;可适应各种规格的桥壳切割,通用性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制造装备
,具体说是一种用于切割中后桥壳体两端的装备。
技术介绍
目前,切割中后桥壳体两端采用的是如下方法减速机直接带动割炬正向旋转切割第一根桥壳,反向旋转切割第二根桥壳,形成一个循环。米用这种方式切割中后桥壳体两端会带来以下弊端其一,如此正、反转使得二根气管(丙烷管和氧气管)始终围绕减速机的主轴旋转(之后氧气管再分解成高压氧和预热氧与丙烷混合燃烧而进行切割),由于气管材料都是橡胶且较硬,长期与主轴磨擦极易磨损而漏气造成火灾;其二,桥壳琵琶孔中心定位采用是圆盘死尺寸定位,在取削琵琶孔半精镗后,琵琶孔尺寸范围很大,造成定位误差太大,使所切割的两端轴向尺寸无法保证工序质量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切割中后桥壳体两端的装备,以实现确保切割安全,提高切割质量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机床底座上两端各装有一个可滑动小支座,四爪自定心卡盘总成固定在箱体一上,侧向定位总成装在机床底座上;小支座上装有减速器总成及传动系统,传动系统输出轴尾端透盖上装有气体回转分配器,传动系统输出轴前端装有回转臂,带有割炬的气割调整装置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切割中后桥壳体两端的装备,其特征在于:机床底座(1)上两端各装有一个可滑动小支座(2),四爪自定心卡盘总成(10)固定在箱体一(11)上,侧向定位总成(12)装在机床底座(1)上;小支座(2)上装有减速器总成(5)及传动系统(3),传动系统(3)输出轴尾端透盖上装有气体回转分配器(4),传动系统(3)输出轴前端装有回转臂(6),带有割炬(8)的气割调整装置(7)设置在回转臂(6)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长仙张志超石建伟聊继志黄士勇姚璐易汉杰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