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8657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7:22
结晶轮,包括环状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外缘上所设结晶槽截面为等腰梯形,其结晶槽面积为2700mm2;所述结晶槽两槽边与槽底长度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增加单位时间内铜条的产量,可通过调节连铸连轧机组提升最后生产出的铜芯的延伸性以及降低铜芯的电阻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结晶轮,属于电线电缆铜芯连铸连轧机

技术介绍
结晶轮是一种用于制作电线、电缆连铸连轧机里一个重要的组成件之一。现在的结晶轮外缘的结晶槽截面为梯形或者是U型以及V型,其截面的面积为2550mm2,因此,结晶轮在同时间单位内的轧制成固态铜条的量就少,主要是因为其后的连铸连轧机对于输入的铜条的量以及铜条连铸连轧之后成为铜芯对于铜芯的导电率以及延伸性都有一定的限制以及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单位时间内轧制·成固体铜条量多的结晶轮。本技术所要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结晶轮,包括环状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外缘上所设结晶槽截面为等腰梯形,其结晶槽面积为2700mm2。所述结晶槽两槽边与槽底长度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技术结构的结晶轮,通过等腰梯形面积为2700 mm2的结晶槽,突破传统的设计标准,增加了单位时间内轧制固态铜的出铜量。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技术结构的结晶轮,因结晶槽两槽边与槽底长度相同,使得轧制成的固态铜在经连铸连轧机后可以降低其电阻率,提升铜芯的延伸性。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结晶轮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结晶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阐述。实施方式一,参阅图I至图3,结晶轮,包括环状轮体,所述轮体I外缘上所设结晶槽2截面为等腰梯形,其结晶槽面积为2700mm2。结晶槽2的横截面面积为等腰梯形,其面积为2700mm2,比传统的标准面积大,其生产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固态铜条的生产量就大,但因现有连铸连轧机整个系统对于最后铜芯的延伸性以及电阻率都有制约和限制,为此本技术的结晶槽2面积并不能靠单纯的增加来增加生产量,为此还需要对连铸连轧机组内连铸轮进行调节,使得原本通过第一机组时,由铜条截面压缩成20%变成压缩成50%,再通过第二机组再进行压缩,使得铜条截面的固态高温状态下的延伸的物理性性不至于变化太快。实施方式二,所述结晶槽2两槽边与槽底长度相同。在连铸连轧机组上通过时,因为槽边与槽底长度相同 ,铜条在连铸连轧时,铜条对称,可有效降低铜条连铸连轧成铜芯后的导电率。权利要求1.结晶轮,包括环状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外缘上所设结晶槽截面为等腰梯形,其结晶槽面积为2700mm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结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槽两槽边与槽底长度相同。专利摘要结晶轮,包括环状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外缘上所设结晶槽截面为等腰梯形,其结晶槽面积为2700mm2;所述结晶槽两槽边与槽底长度相同。本技术可增加单位时间内铜条的产量,可通过调节连铸连轧机组提升最后生产出的铜芯的延伸性以及降低铜芯的电阻率。文档编号B22D11/06GK202683998SQ20122042267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4日专利技术者张波 申请人:浙江金环铜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结晶轮,包括环状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外缘上所设结晶槽截面为等腰梯形,其结晶槽面积为2700mm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环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