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管反光杯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8433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灯管反光杯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凹模、凸模、导套以及导柱,所述的凸模按工位依次分为冲制凸模、折弯凸模、成形凸模和落料凸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按工位冲制、折弯、成形、落料,保证了精度,提高了效率,增加了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了投入的生产成本,并且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方便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模具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灯管反光杯模具
技术介绍
通常,光源的光能会向360°方向全辐射。为了有效利用有限的光能,灯具可以通过反光杯来控制主光斑的光照距离和光照面积,主要用于聚光。因此灯管反光杯主要采用抛物线曲面设计,这样才能能更有效的降低光损。如附图说明图1,由于灯管反光杯为曲面,而现有的模具在冲制过程中很难保证精度,这样制造出来的产品合格率低,材料报废率较高,相应投入的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灯管反光杯模具,能提高产品的精度,降低投入的生产成本。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灯管反光杯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凹模、凸模、导套以及导柱,所述的凸模按工位依次分为冲制凸模、折弯凸模、成形凸模和落料凸模。所述的凹模和凸模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所述的导套为弹簧导套。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按工位冲制、折弯、成形、落料,保证了精度,提高了效率,增加了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了投入的生产成本,并且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方便的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为灯管反光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图3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I-上模板 2-下模板 3-凹模 4-凸模 5—导套6-导柱 7-螺钉 8-冲制凸模 9-折弯凸模 10-成形凸模11-落料凸模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2、图3、图4,具体说明本技术的结构,一种灯管反光杯模具,包括上模板I、下模板2、凹模3、凸模4、导套5以及导柱6,所述的凸模4按工位依次分为冲制凸模8、折弯凸模9、成形凸模10和落料凸模11。所述的凹模3和凸模4分别通过螺钉7固定在上模板I和下模板2上。所述的导套5为弹簧导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专利内容,不应理解为是对本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专利所揭示精神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灯管反光杯模具,包括上模板(I)、下模板(2)、凹模(3)、凸模(4)、导套(5)以及导柱(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模(4)按工位依次分为冲制凸模(8)、折弯凸模(9)、成形凸模(10)和落料凸模(1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灯管反光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模(3)和凸模(4)分别通过螺钉(7 )固定在上模板(I)和下模板(2 )上。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灯管反光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套(5)为弹簧导套。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灯管反光杯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凹模、凸模、导套以及导柱,所述的凸模按工位依次分为冲制凸模、折弯凸模、成形凸模和落料凸模。本技术按工位冲制、折弯、成形、落料,保证了精度,提高了效率,增加了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了投入的生产成本,并且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方便的特点。文档编号B21D37/10GK202683774SQ20122024992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0日专利技术者余桂萍 申请人:苏州旭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管反光杯模具,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2)、凹模(3)、凸模(4)、导套(5)以及导柱(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模(4)按工位依次分为冲制凸模(8)、折弯凸模(9)、成形凸模(10)和落料凸模(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桂萍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旭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