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圆拉伸凸模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8424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非圆拉伸凸模模具,包括前部、模体和尾部,所述前部、模体和尾部是以硬质合金钢用慢走丝线切割获得的同一非圆截面的柱体,该非圆柱面为拉伸凸模[5]所需要的截面,尾部有与轴线垂直的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非圆拉伸凸模模具,用硬质合金钢经慢走丝线切割工艺获得并不必作任何磨削,且所得拉伸凸模通过尾部的安装孔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线切割加工成型,保证了模体柱体的截面形状的加工精度。同时因可采用硬质合金钢,不仅节省了制造成本,还使其具有较高硬的度和较强的耐磨性,从而大大延长了模具使用寿命,经实测使用寿命为4000万次,比原模提高寿命将近26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非圆 拉伸凸模模具。
技术介绍
为了以冲压工艺加工一些非圆柱体形状的工件,需要有相似形状的拉伸模具,而其中拉伸凸模是以冲压的前部、用以安装的尾部和连接两部并与前部为相同截面柱体的模体构成的。因为所述拉伸凸模具有非圆截面的模体,不能采用传统的机加工工艺完成。尤其是当所要加工的工件截面较小时,更因拉伸凸模模体细长而导致加工成型困难、精度难以保证。以扁圆截面的拉伸凸模制造为例,是先将厚度在扁圆长度上留有加工余量的方料以线切割工艺割出宽度在扁圆宽度上留有加工余量的长方截面的模体部分,并为保证强度以弧面过度到尾部,然后在将尾部安装到专用夹具上用手工将模体部分磨制成所要求的扁圆截面柱体。以手工控制夹有模体尾部的夹具在磨床上操作,其本身以目视校正操作就很困难,再因磨削时由于模体呈细杆状极易产生弹性抖动,更会造成产品报废,废工、废料和增加加工消耗。该拉伸凸模安装到冲压设备上后的结构见图1,在与冲压设备滑枕固定连接的固定板2上开有与拉伸凸模3尾部截面一致的孔,该拉伸凸模尾端制有轴向的内螺孔,在固定板上又固定以垫板1,有固定螺钉4经垫板上孔与拉伸凸模上内螺孔配合,紧固后拉伸凸模由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圆拉伸凸模模具,包括前部、模体和尾部,其特征是所述前部、模体和尾部是以硬质合金钢用慢走丝线切割获得的同一非圆截面的柱体,该非圆柱面为拉伸凸模所需要的截面,尾部有与轴线垂直的安装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育泉
申请(专利权)人:舟山市金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