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催化辅助作用的氯化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7863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催化辅助作用的氯化反应釜,包括有反应釜盖体和反应釜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盖体的顶部设有四个光催化灯管口、一个压力检测口、一个尾气排放口、一个观察口、一个进料口和一个位于人工检测孔盖上的通氯管口;所述反应釜主体采用瘦长型结构,其降温采用夹套层循环水和物料自循环复合降温方式,反应釜主体内壁为防腐搪瓷;反应釜主体侧面设有备用进、出料口、温度检测口、夹套降温水进、出口、物料自循环降温进、出口,所述反应釜主体底部设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采用反应釜搅拌工艺,保证了氯化反应的正常进行,节省了反应釜的制造成本和反应生产过程中的电力成本,同时提高了氯化反应的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应釜,尤其涉及一种光催化辅助作用的氯化反应釜
技术介绍
当前,氯化反应作为化工生产尤其是危化工艺的重要内容之一,存在着氯化反应初期引发难、反应尾氯残留多、反应降温不均匀等情况。为保证氯化反应的正常进行;因此需采用反应釜搅拌工艺,造成了反应釜的制造成本和反应生产过程中的电力成本高的问题,工作效率低,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光催化辅助作用的氯化反应釜,保证了氯化反应的正常进行,节省了反应釜的制造成本和反应生产过程中的电力成本,同时提高了氯化反应的生产效率。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光催化辅助作用的氯化反应釜,包括有反应釜盖体和反应釜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盖体的顶部设有四个光催化灯管口、一个压力检测口、一个尾气排放口、一个观察口、一个进料口和一个位于人工检测孔盖上的通氯管口 ;所述反应釜主体采用瘦长型结构,其降温采用夹套层循环水和物料自循环复合降温方式,反应釜主体内壁为防腐搪瓷;反应釜主体侧面设有备用进、出料口、温度检测口、夹套降温水进、出口、物料自循环降温进、出口,所述反应釜主体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的物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催化辅助作用的氯化反应釜,包括有反应釜盖体和反应釜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盖体的顶部设有四个光催化灯管口、一个压力检测口、一个尾气排放口、一个观察口、一个进料口和一个位于人工检测孔盖上的通氯管口;所述反应釜主体采用瘦长型结构,其降温采用夹套层循环水和物料自循环复合降温方式,反应釜主体内壁为防腐搪瓷;反应釜主体侧面设有备用进、出料口、温度检测口、夹套降温水进、出口、物料自循环降温进、出口,所述反应釜主体底部设有出料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西弱王文本王西宇李纪华吴小凤刘立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星鑫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