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黎明专利>正文

一种可控式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47083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控式、可观察引流速度的可控式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和引流袋,所述引流管的输出端接向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依次由第一引流管、三通连接管、医用滴管以及第二引流管连接而成,所述第一引流管上套装有调节器。所述医用滴管采用墨菲斯滴管。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可以根据医生的要求和病人的病情,调控引流速度,减少病人的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方便引流液标本的采集,减少污染,并且更加数据化的进行护理评估。(*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医用设备,具体属于一种用于腹腔引流的可控式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治疗肝脏病患的过程中,临床病人腹水大量引流易导致腹内压突然下降,会引起全身反应,如呼吸困难,胸闷,则会增加氨和其他含毒物质肠道,引起门脉血管扩张,导致脑和肾脏血液灌流量减少,弓I起脑缺血和肾前性氨质血症,从而诱发肝性脑病的发生。目前临床引流装置无法调控,一般情况下通常的引流设备都是通过观察引流袋中引流液体的总量来进行控制,即根据医嘱要求总量达到1000ML-1500ML则停止,不能自由控制引流速度,估算每小时引流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控式、可观察引流速度的可控式引流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控式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和引流袋,所述引流管的输出端接向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依次由第一引流管、三通连接管、医用滴管以及第二引流管连接而成,所述第一引流管上套装有调节器。所述医用滴管采用墨菲斯滴管。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可以根据医生的要求和病人的病情,调控引流速度,减少病人的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方便引流液标本的采集,减少污染,并且更加数据化的进行护理评估。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一种可控式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和引流袋,引流管的输出端接向引流袋,引流管依次由第一引流管I、三通连接管2、医用滴管3以及第二引流管4连接而成,第一引流管I上套装有调节器5,医用滴管3采用墨菲斯滴管,本技术的各个部件都采用医用材料,避免造成感染。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引流管从病患腹腔中接出,当引流开始后,观察墨菲斯滴管中的滴液速度,调节调节器,对引流速度进行人为控制,在保证一定引流速度的前提下,不会出现因速度过快而导致病患出现相关的并发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I、 可以根据医生的要求和病人的病情,调控引流速度,减少病人因引流速度太快而产生的痛苦,并且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2、方便引流液标本的采集,减少污染;3、方便护理评估。·权利要求1.一种可控式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和引流袋,所述引流管的输出端接向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依次由第一引流管(I)、三通连接管(2)、医用滴管(3)以及第二引流管(4 )连接而成,所述第一弓I流管(I)上套装有调节器(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可控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滴管(3)采用墨菲斯滴管。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控式、可观察引流速度的可控式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和引流袋,所述引流管的输出端接向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依次由第一引流管、三通连接管、医用滴管以及第二引流管连接而成,所述第一引流管上套装有调节器。所述医用滴管采用墨菲斯滴管。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可以根据医生的要求和病人的病情,调控引流速度,减少病人的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方便引流液标本的采集,减少污染,并且更加数据化的进行护理评估。文档编号A61M1/00GK202682424SQ20122018338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6日专利技术者陈黎明, 李春艳 申请人:陈黎明, 李春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控式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和引流袋,所述引流管的输出端接向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依次由第一引流管(1)、三通连接管(2)、医用滴管(3)以及第二引流管(4)连接而成,所述第一引流管(1)上套装有调节器(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黎明李春艳
申请(专利权)人:陈黎明李春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