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稚参矩形培育池多排旋流进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44921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稚参矩形培育池多排旋流进水装置,包括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为可伸达池底的直管,进水管管壁上沿垂直方向上设有多排旋流喷嘴,每一排旋流喷嘴为3个,分别朝向池内3个方向,各排中的同一方向的旋流喷嘴上下对齐成一竖列,各排的喷嘴上下之间等距均匀分布。该装置从三个方向推进水流朝向排水方向流动,能够有效降低池内死水区体积、提高水质和稚参成活率及生长速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海产品培育池进水装置,尤其是一种稚参矩形培育池多排旋流进水装置
技术介绍
刺参是一种具有药效功能的海洋动物,随着市场销量的不断提升,刺参养殖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有关海参养殖池塘的技术已有报道,如CN102090366A(CN201010559176. 2)公开一种海参养殖池,包括养殖池体,养殖池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在养殖池体的上部设置有与养殖池体的顶部横截面轨迹相切的入水管道。该装置为底部出水上部进水的方式。不适于稚参养殖。稚参培育是指11月初到翌年4月上旬这段时间的冬春季室内培育。稚参培育需要10°C到18°C的较高水温,而升温成本较高,所以这一时期 培育池水的交换量受到限制。传统矩形稚参培育池的进水多通过悬挂在池子一侧池顶的一根管子,进水从水池表面流入池子,与池内水混合。这样的进水方式使进水与原池水混合效果差,常使矩形培育池内的出现死区和短流,容易造成排泄物和残饵大量沉积在池子底部,为氨化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生长提供了条件,产生氨氮和硫化物。这种情况下,稚参会受到应激压迫,会严重影响正常生长和存活率,也限制了养殖密度,影响了单位水体出苗量和苗种大小,不利于刺参养殖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稚参培育池进水装置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稚参矩形培育池多排旋流进水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稚参矩形培育池多排旋流进水装置,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为可伸达池底的直管,进水管上端为进水口,进水管管壁上沿垂直方向上设有多排旋流喷嘴,每一排旋流喷嘴为3个,分别朝向池内3个方向,各排中的同一方向的旋流喷嘴上下对齐成一竖列,各横排的喷嘴上下之间等距均匀分布。根据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的每一排3个旋流喷嘴,外侧两个喷嘴轴向之间的夹角为80、0°,位于中间的喷嘴与其中一个相邻的喷嘴轴向之间的夹角为20° 40°。根据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的每一排旋流喷嘴,外侧两个喷嘴轴向之间的夹角为90°,中间的喷嘴轴向与一个相邻喷嘴轴向之间的夹角为30°。根据本技术优选的,进水管管壁垂直方向上设51排旋流喷嘴。每一排旋流喷嘴为3个,进水管管壁上共有15 24个喷嘴。本技术所述进水管上端的进水口用于与供水管道连接,进水管下端封闭或紧贴在池底使进水通过进水管管壁旋流喷嘴流向池内。本技术所述旋流喷嘴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液体旋流喷嘴即可,可通过市场购买。优选的,所述旋流喷嘴中心设置直流喷孔,直流喷孔周边设置旋流喷孔连通喷嘴内螺旋线孔道,使得喷嘴喷出的水流既有通过螺旋线射出的旋转水流,又有通过喷头中心射出的直线水流。所述进水管设置在矩形培育池的一角,靠近池子短边的一列喷嘴朝向或基本朝向与该短边平行的方向,靠近池子长边的一列喷嘴朝向或基本朝向与该长边平行的方向,位于中间的一列喷嘴朝向或基本朝向池子的对角方向。优选的,池体对角线与长边夹角为30°,所述每排3个喷嘴出水方向分别与池体长边呈90°、30°和0°夹角。当进水管设置在矩形池体一角时,在其对角位置可设置排水管,这样可使水流路径延长,进水在池子中的停留时间相应延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设计结构简单,该进水装置具有的三向多排旋流喷嘴,该装置从三个方向推进水流朝向排水方向流动,既有旋转水流,又有直线水流,并从三个方向、多个不同 水位射向池内,因此配水非常均匀,几乎没有中空现象;该进水装置出水影响面积大,进水旋转、全方位流出,池水混合效果极好,有效减少池内死角的有害水质因子(非离子氨、亚硝酸盐、硫化物、BOD5),稳定池水pH值,实现进水与池内水闻效混合,提闻水的交换率。提高稚参培育阶段的成活率和养殖密度。附图说明图I是实施例的垂下式多排三向旋流喷嘴进水管俯视图。图2是实施例的垂下式多排三向旋流喷嘴进水管侧视图。图3、图4分别是实施例的旋流喷嘴的剖视图、外观图。图5是实施例的应用状态矩形稚参培育池进排水布局俯视图。图中,I进水管,2排水管,3旋流喷嘴,4进水口,5矩形稚参培育池,6喷头的直流喷孔,7喷嘴的螺旋线孔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但不限于此。实施例I、结构如图1-4所示,矩形稚参培育池规格尺寸长3. 5nT7m,宽2nT4m,且池体对角线与长边夹角为30°,如图5所不。水深lm。矩形稚参培育池多排旋流进水装置,进水管I为沿着池顶可伸达池底的直管,上端为进水口 4连同供水管路;进水管I上沿垂直方向等距离设有6排旋流喷嘴3。进水管垂直断面上设有3个朝向三个方向的旋流喷嘴3 (如图1),所述的每一排旋流喷嘴,外侧两个喷嘴轴向之间的夹角为90°,中间的喷嘴轴向与一个外侧喷嘴轴向之间的夹角为30°。各排中的同一方向的旋流喷嘴上下对齐成竖列(如图2),共有6排3列18个旋流喷嘴。所述旋流喷嘴中心设置直流喷孔(轴向喷孔),直流喷孔周边设置旋流喷孔,旋流喷孔连通喷嘴内的螺旋线孔道,使得喷嘴喷出的水流既有通过螺旋线射出的旋转水流,又有通过喷嘴中心射出的直线水流。可实现配水均匀,没有中空现象;喷嘴出水影响面积大,可使水流产生均匀旋转。应用时,将该进水装置设置在矩形培育池的一角,靠近池子短边的一列喷嘴朝向与该短边平行的方向,靠近池子长边的一列喷嘴朝向与该长边平行的方向,位于中间的一列喷嘴朝向池子的对角方向,池体对角线与长边夹角为30°,所述每排3个喷嘴出水方向分别与池体长边呈90°、30°和0°夹角。在矩形稚参培育池内多排旋流进水装置对角设排水管2。应用本技术的多排旋流进水装置可有效减少池内死水区体积,降低池水BOD5浓度,减少池内水非离子氨、亚硝酸盐、硫化物含量,稳定池水PH,实现进水与池内水高效混合,提高水的交换率。采用实施例I多排旋流进水装置,在东营海参育苗一厂进行试验,池水溶解氧、pH值稳定在正常范围,非离子氨和硫化物含量均在安全浓度之下,亚硝酸盐含量< O. 08mg/L,单体水体稚参保有量从4. 2kg提高到7. 8kg,越冬期成活率从62. 3%提高到87. 9%,5个半月培育期稚参增重倍数从5. O倍提高到了 8. I倍,经济效益显著。·权利要求1.一种稚参矩形培育池多排旋流进水装置,包括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为伸达池底的直管,进水管管壁上沿垂直方向上设有多排旋流喷嘴,每一排旋流喷嘴为3个,分别朝向池内3个方向,各排中的同一方向的旋流喷嘴上下对齐成一竖列,各排的喷嘴上下之间等距均匀分布。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稚参矩形培育池多排旋流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一排3个旋流喷嘴,外侧两个喷嘴轴向之间的夹角为80、0°,位于中间的喷嘴与其中一个相邻的喷嘴轴向之间的夹角为20° 40°。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稚参矩形培育池多排旋流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一排3个旋流喷嘴,外侧两个喷嘴轴向之间的夹角为90°,位于中间的喷嘴轴向与其中一个相邻喷嘴轴向之间的夹角为30°。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稚参矩形培育池多排旋流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管管壁垂直方向上设51排旋流喷嘴。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稚参矩形培育池多排旋流进水装置,包括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为可伸达池底的直管,进水管管壁上沿垂直方向上设有多排旋流喷嘴,每一排旋流喷嘴为3个,分别朝向池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稚参矩形培育池多排旋流进水装置,包括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为伸达池底的直管,进水管管壁上沿垂直方向上设有多排旋流喷嘴,每一排旋流喷嘴为3个,分别朝向池内3个方向,各排中的同一方向的旋流喷嘴上下对齐成一竖列,各排的喷嘴上下之间等距均匀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福恒刘俊龙盖乃明李帅帅孙一冉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海跃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