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辊状模具的制造方法等,使用通电构件对浸渍于阳极氧化槽的电解液、且由铝构成的圆筒状的铝基材通电来进行阳极氧化处理,由此制造在表面具有多个凹凸的辊状模具,其中,该辊状模具的制造方法包括阳极氧化工序,在该阳极氧化工序中,在上述通电构件与上述铝基材抵接的状态下,一边以上述铝基材的中心轴线作为旋转中心使上述铝基材旋转,一边通过上述通电构件对上述铝基材进行通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阳极氧化处理装置以及压印用辊状模具的制造方法、以及使用上述压印用辊状模具来制造在表面具有多个凸部的物体的方法,上述阳极氧化处理装置用于制造压印用辊状模具,该压印用辊状模具在辊状的铝基材的外周面形成有具备多个细孔的阳极氧化铝。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在电解液中对圆柱状的基材进行电解 处理的处理槽,以及在电解液中对圆柱状的基材进行电解处理的电解处理装置。本专利技术基于2010年3月25日于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0 — 070280号、2010年6月15日于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0 - 136227号、2010年7月29日于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0 - 170458号、2011年I月31日于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1 —018226号、以及2011年3月4日于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1 — 047561号主张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作为对基材的表面进行处理的方法,有施镀等覆膜处理、阳极氧化等化学处理等。在处理基材的表面时,例如,如图7A以及图7B所示,通常将电解液等处理液1L’从设在长方体状的处理槽170的下部的供给管171供给至处理槽170,并利用多孔板172调整处理槽170内的处理液1L’的流动,同时一边使处理液1L’从处理槽170的上部溢出,一边使圆柱状的基材IA浸溃到处理槽170内的处理液1L’中来进行表面处理。另外,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有一种施镀处理装置,其具备长方体状的施镀槽、包围上述施镀槽的四周的溢出部、与上述溢出部连通的贮存槽、以及从上述贮存槽向施镀槽补给施镀液的泵。该施镀处理装置在泵的液体喷出部处设有U字状的多孔管,在上述多孔管的上部设有上下隔开施镀槽的内部的多孔板,被施镀物(基材)以位于多孔板的上部的方式收纳在施镀槽内。根据该施镀处理装置,利用泵朝向施镀槽导入施镀液,并从多孔管的喷出口朝向施镀槽上方喷出,由此能够使施镀槽内的施镀液流动,并且利用多孔管的上部的多孔板使施镀液的流动变得均匀。但是,在使用如图7A以及图7B所示的处理槽170、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施镀槽来处理基材的表面的情况下,在多孔板172的下侧,处理液1L’的流动状态容易发生不稳定。其结果,从处理槽170的下部朝向上部移动进而溢出的处理液1L’的流动变乱,处理液1L’有可能局部性地滞留(产生滞留部)。若产生滞留部,则难以均匀地对基材IA的表面进行处理。如图7A以及图7B所示,在基材IA为纵长形状的情况下容易引发这种问题,长度方向的长度越长上述问题越明显。认为其理由如下所述。通常,供给管171从处理槽170的端面朝向与该端面对置的端面延伸至里侧。因而,若基材IA形成为纵长,则用于收纳上述基材IA的处理槽170的形状也形成为纵长,供给管171也与处理槽170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对应地增长。由于利用泵173从供给管171向处理槽170压出处理液1L’,因此,根据距泵173的距离,处理液1L’所承受的压力也容易不同。由于供给管171越长,距离泵173越远,因此容易在靠近泵173的跟前侧和远离泵173的里侧之间产生压力差。因此,认为处理液1L’的流动状态更加容易发生不稳定,容易产生滞留部。另外,由于若基材IA增长,则用于收纳上述基材IA的处理槽170也增大,因此装置大型化,处理液1L’的使用量也增大。·然而近年来,由于发现在表面具有可见光波长以下的周期的细微凹凸结构的光学薄膜等物体具有反射防止效果、莲花(Lotus)效应等,因此其应用性受到关注。特别是,众所周知在被称为蛾眼(Moth Eye)结构的细微凹凸结构中,折射率从空气的折射率向物体材料的折射率连续增大,从而发现了有效的反射防止功能。作为在表面具有细微凹凸结构的物体的制造方法,能够列举出将形成在模具的表面上的细微凹凸结构转印至基材薄膜等被转印体的表面的压印法。作为上述压印法,例如,公知有下述方法(专利文献2)。在光压印法中,在紫外线硬化性树脂夹装于在外周面形成有具备多个细孔的阳极氧化铝的辊状模具与透明的基材薄膜之间的状态下,向紫外线硬化性树脂照射紫外线来使紫外线硬化性树脂固化,由此形成在表面具有将阳极氧化铝的细孔翻转而得到的多个凸部的固化树脂层,将基材薄膜与上述固化树脂层一并从辊状模具剥离。作为制造在该压印法中所使用的模具的方法,例如,公知有以下方法在电解液中对圆柱状(辊状)的铝基材进行阳极氧化,由此形成在铝基材的周面具有多个细孔(凹部)的阳极氧化铝(专利文献2、3)。但是,当使用如图7A以及图7B中所示那样的处理槽170在电解液中对圆柱状的铝基材进行阳极氧化时,若在处理槽170内产生滞留部,则在多孔板172的上部尤其容易产生处理液(电解液)1L’的温度不均。基材IA的表面温度容易受到处理液1L’的温度不均的影响,若在处理液1L’中产生温度不均,则基材IA的表面也容易产生温度不均。通过阳极氧化而形成在基材表面上的细孔的深度容易受到处理过程中的温度的影响。因而,若电解液、基材表面产生温度不均,则有时会得到细孔的深度根据部位而参差不齐的模具。若使用这样的模具并利用压印法对形成于上述模具的表面的细微凹凸结构进行转印,则有时会形成凸部的高度根据部位而参差不齐、即反射率存在波动的物体。作为产生阳极氧化不均的原因,电解液的温度、电流密度、电解电压等会产生影响,可能是辊状铝的表面温度不均、用于供给稳定的电流的通电构件与铝基材没有紧密地电接触而导致的通电不良等。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9 - 242878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9 - 174007号公报专利文献3 :国际公开第2006 / 059686号小册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第I方面提供一种制造抑制了细孔的深度波动的压印用辊状模具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面提供一种制造抑制了凸部的高度波动、且在表面具有多个凸部的物体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3方面提供一种阳极氧化处理装置,该阳极氧化处理装置能够制造出抑制了细孔的深度波动的压印用辊状模具。本专利技术的第4方面提供一种电解处理装置,该电解处理装置即使在对纵长的基材进行处理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电解液滞留,进而也能够抑制电解液的使用量。本专利技术的第5方面提供在上述电解处 理装置中酌情使用的处理槽。本专利技术的第I技术方案涉及一种辊状模具的制造方法,其使用通电构件对浸溃于阳极氧化槽的电解液、且由铝构成的圆筒状的铝基材通电来进行阳极氧化处理,由此制造在表面具有多个凹凸的辊状模具,该辊状模具的制造方法包括阳极氧化工序,在该阳极氧化工序中,在上述通电构件与上述铝基材抵接的状态下,一边以上述铝基材的中心轴线作为旋转中心使上述铝基材旋转,一边通过上述通电构件对上述铝基材进行通电。本专利技术的第2技术方案涉及第I技术方案所记载的辊状模具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铝基材和上述通电构件同步旋转。本专利技术的第3技术方案涉及第I技术方案或第2技术方案所记载的辊状模具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通电构件包含导电性的轴构件、以及固定于上述轴构件且与上述铝基材抵接的触头,上述触头与圆筒状的上述铝基材的内周面抵接,上述轴构件的至少一侧的端部配置在与对上述轴构件进行供电的导电性的供电构件相接触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第4技术方案涉及第3技术方案所记载的辊状模具的制造方法,其中,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原雄二,镰田正俊,释迦郡真矢,广幡实男,星出芳彦,小畑博司,小岛克宏,河内秀树,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