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抗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3637 阅读:13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1:33
结合人PD-1的包含重链的人源化激动性抗体,其中重链的可变结构域包含SEQ?ID?NO:1中给出的CDR-H1的序列、SEQ?ID?NO:2中给出的CDR-H2的序列和SEQ?ID?NO:3中给出的CDR-H3的序列,并且重链构架区来源于人亚组序列VH4?3-1?4-30.4+JH4(SEQ?ID?NO:33)。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扩展至抗体分子的治疗性用途、组合物和用于产生所述抗体分子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PD-1抗体本专利技术涉及对人ro-i的抗原决定簇具有特异性的抗体分子和包含所述抗体分子的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抗体分子、组合物的治疗性用途和用于产生所述抗体分子的方法。程序化死亡I (PD-I),也称为⑶279 ;基因名称H)⑶I ;登录号NP_005009为在调节免疫系统的刺激性与抑制性信号之间的平衡和维持外周耐受性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的细胞表面受体(Ishida, Y 等人 1992EMB0 J 113887 ;Kier, Mary E 等人 2008Annu RevTmmunol 26677-704 ;0kazaki, Taku 等人 2007Int erna tional Immunology 19813-824)。其为与CD28具有同源性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抑制性成员。PD-I的结构为单体I型跨膜蛋白,其由一个免疫球蛋白可变区样细胞外结构域以及含有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TIM)和免疫受体酪氨酸转换基序(ITSM)的细胞质结构域组成。ro-i的表达在T细胞、B细胞、天然杀伤(NK)细胞和单核细胞上是可诱导的,例如在通过T细胞受体(TCR)或B细胞受体(BCR)信号转导活化淋巴细胞后(Ki er, MaryE 等人 2008Annu Rev Immunol 26677-704 ;Agata, Y 等人 1996IntImmunol 8765-72)。PD-1 具有两个已知的配体,PD-L1 (B7-H1, CD274) 和TO-L2 (B7-DC, CD273),它们为B7家族的细胞表面表达的成员(Freeman, Gordon等人2000J Exp Med 1921027 ;Latchman, Y等人2001Nat Immunol 2261)。当衔接配体时,PD-1 将磷酸酶例如SHP-I和SHP-2招募至其细胞内酪氨酸基序,所述基序随后使被TCR或BCR信号转导激活的效应分子脱去磷酸(Chemnitz, J等人2004J Immunol 173945-954 ;Riley, JamesL 2009Immunological Reviews 229114-125)。由此,仅当其同时与 TCR或BCR衔接时,PD-1才可将抑制性信号转导入T细胞和B细胞。已证明F1D-I通过细胞内在(cell-intrinsic)和细胞外在(cell-extrinsic)功能机制下调效应τ细胞应答。经由ro-i的抑制性信号转导诱导τ细胞的无反应或无应答性状态,从而导致细胞不能克隆性扩增或产生最佳水平的效应细胞因子。ro-i还可通过其抑制来自共刺激的存活信号的能力(这导致关键抗细胞凋亡分子例如Bcl-a的减少的表达)来诱导T细胞的细胞凋亡(Kier,Ma ry E等人2008AnnuRev Tmmunol 26677-704)。除了这些直接作用外,最近的公开案已显示,PD-I通过促进调节性T细胞(Tkk)的诱导和维持来参与效应细胞的抑制。例如,已显示在树突细胞上表达的ro-Ll与TGF-β协同作用来促进具有增强的抑制功能的⑶4+FoxP 3+TKE(;的诱导(Francisco, LoiseM等人2009J Exp Med2063015-3029)。PD-I在外周耐受性和炎性疾病中的重要性的第一指标来自观察结果ro-i敲除(Pdcdr7O小鼠产生自发的自身免疫性。50%的C57BL/6背景的Pdcdl+小鼠到14月龄时产生狼疮样肾小球肾炎和关节炎并且BALB/c-Pdcdl+小鼠从第5周开始产生致命性扩张型心肌病和产生抗心肌肌I丐蛋白I的自身抗体(Nishimura, H等人1999Immunity11141-151 ;Nishimura,H 等人 2001Science 291319-322)。此外,将 PD-1 缺陷引入非肥胖糖尿病(NOD)小鼠品系显著地加速了糖尿病的发作和发病率,导致所有NOD-Pdcdll+小鼠在 10 周龄时发生糖尿病(Wang, J 等人 2005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211823)。此外,通过使用自身免疫的诱导型鼠模型例如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或移植/移植物抗宿主(GVHD)模型,几个研究小组已显示阻断I3D-I-PD-L相互作用可恶化疾病,这进一步确认了 ro-i在炎性疾病中的至关重要的作用。重要地,有证据表明,ro-i在人中与在小鼠中具有相当的免疫调节功能,因为人rocDi的多态性与许多自身免疫疾病包括全身性红斑狼疮(SLE)、多发性硬化(MS)、I型糖尿病(TID)、类风湿性关节炎(RA)和格雷斯夫病相关(Okazaki, Taku 等人 2007Internat ional Immunology 19813-824 ;Prokunina, L 等人 2002NatGenet 32666-669 ;Kroner, A 等人 2005Ann Neurol 5850-57 ;Prokunina, L 等人2004Arthritis Rheum 501770)。通过使用自身免疫的鼠模型,已报导了几个增强ro-i信号转导和调节炎性疾病的治疗方法。一个这样的方法是产生过表达ro-Ll的人工树突细胞。在通过免疫接种MOG肽诱导EAE之前或之后,用载有抗原的ro-Ll-树突细胞注射小鼠减轻了脊髓的炎症以及疾病的临床严重度(Hirata,S等人2005J Immunol 1741888-1897)。另一个方法是,尝试通过使用表达小鼠ro-Ll的重组腺病毒递送ro-i信号来治愈BXSB小鼠的狼疮样综合征。该病毒的注射部分阻止了肾炎的发展,如通过更低频率的蛋白尿、减少的血清抗-dsDNA Ig以及更好的肾脏病理所显示的(Ding, H等人2006Clin Immunol 118258)。这些结果表明,增强ro-i信号可在人自身免疫疾病中具有治疗益处。更适合用作人药物治疗的可选择的治 疗方法可以为使用抗人ro-i的激动性单克隆抗体。此类抗体可通过结合ro-i的配体结合位点并由此以与内源性ro-i配体的衔接相同的方式诱导抑制信号转导级联,而作为‘配体模拟物’起作用。预期激动性抗-PD-ImAb调节参与炎性疾病的许多免疫细胞类型,包括T细胞、B细胞、NK细胞和单核细胞,从而在治疗多种人自身免疫或炎性障碍中具有效用。已描述了许多拮抗性抗-PD-I抗体,并且一些激动性抗体可参见例如,W02004/056875。本领域仍然需要适用于治疗患者的改进的激动性抗-PD-I抗体。我们现已鉴定了适用于治疗或预防免疫障碍(例如通过减弱T细胞应答)的高亲和力激动性抗-PD-I抗体。可通过给受试者施用ro-i特异性抗体来治疗的免疫障碍的非限定性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炎性肠病、克罗恩病、全身性红斑狼疮、I型糖尿病、移植排斥、移植物抗宿主病、过度增生性免疫障碍、癌症和感染性疾病。附图概述附图说明图1-3显示与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抗体948相关的氨基酸序列。图3-11显示与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抗体相关的某些氨基酸或DNA序列。图12显示948嵌合和人源化移植物(graft)对细胞表达的人Η)_1的结合的比较。图13显示鼠的轻链和重链、接纳体构架和人源化轻链和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K·L·泰森
申请(专利权)人:UCB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