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件的有效补缩方法、加压件和加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4314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浇注具有补缩冒口(8)的铸型(6)中的铸件型腔(未示出)时,插入管形喷枪(1),首先喷枪头距离补缩冒口(8)有一个短距离,随后一个加压腔(3)给喷枪(1)加压并通过一个带斜面的部件(5)使其经过上述短距离地被向下压向补缩胃口(8)以便给补缩冒口加压。在这种布局的情况下,可以给补缩冒口(8)加压而无需给铸型(6)配备复杂的附加装置,而且没有金属液受到不必要的加压的危险。(*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更具体描述的铸件的有效补缩方法。液态和固态金属在受冷时体积缩小(称其为热收缩),这是众所周知的。热量在浇注后于铸型型腔中不均匀分布且因而不是所有的铸件部分都同时凝固,这在铸型中造成了最后凝固的铸件部分释放出金属液以补偿在先凝固的铸件部分的收缩。这造成通常被称为“缩孔”的铸造缺陷,它在铸件表面上表现为缩陷或在铸件内部表现为空心(孔洞和显微缩孔)。为避免这些缺陷,技术人员采用了一系列步骤,其中最常用的就是使用补缩冒口(after-feedingreservoirs),即在铸造过程中用金属液填充铸型中的孔穴,所述孔穴的尺寸是这样的,即孔穴中的金属液比铸件的后凝固区晚凝固,通过导槽将这些孔穴与一个横截面比较大的区连接起来,从而可以使它们在铸件凝固时通过金属液对这些区域进行补缩。我们通常知道有两种类型的补缩冒口,即从使其与铸件相连的导槽伸向铸型上表面的基本上是圆柱形空腔的明冒口,或者是被称为“暗冒口”(suction buds)的铸型内的内孔或封孔,它们紧靠待补缩的铸件区域。与后一种补缩冒口相比,前一种冒口显示出了这样的优点,即补缩位置上的较高金属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在铸型(6)中的铸件进行有效补缩的方法,所述铸型具有至少一个补缩冒口(8),它们分别与至少一个模腔连通,对至少一个补缩冒口中的金属液施加压力并保持和有可能地增大压力,并有可能也在浇注过程中施加、保持并增大压力,直到模腔或型腔中的金属液凝固为止,其特征在于,a)至少一个加压导管或喷枪(1)被插入铸型(6)中;以及b)通过在供给压力的同时将所述的至少一个加压导管或喷枪(1)插入所述至少一个补缩冒口(8)中而对补缩冒口(8)施加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勒A雅各布森彼得M伊韦尔森乌弗安德森
申请(专利权)人:乔治费希尔迪萨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K[丹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