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设计领域,特指一种带正交相位校正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电路。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中,特别是射频信号接收器中,由于需要对微弱的射频信号进行量化,通常用高精度ADC将其量化成数字信号,由于射频信号的变化范围通常较大,为了射频前端信号满足ADC动态范围,通常在ADC的前端都会增加一个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其目的是根据射频信号的幅度控制其增益,使得ADC的输入落在其动态范围之内,从而降低对ADC的动态范围要求,减轻高精度ADC的设计压力;另外射频信号在接收解调时会存在一个问题,即镜像抑制,为了提高接收器的镜像抑制能力,通常都会采用正交量 化、解调的方式,即在信号量化之前,先将信号变化成正交信号,这个功能通常由混频器完成,然而由于混频器在将信号转换成正交信号时会存在误差,加上可编程增益放大器以及信号传输路径引入的误差,信号到达ADC时其幅度并非完全相同,其相位也并非完全正交,且相位误差对接收器的影响要远大于幅度误差对接收器性能的影响,所以为了提高接收器镜像抑制能力而引入正交解调,而如何解决正交信号的相位误差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和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带正交相位校正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电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解决方案为在增益控制方面,利用运放加电阻方式,通过控制电阻的比值而控制增益变化;对于相位校正,在IQ两路信号正交信号放大时引入了 4个电阻进行反馈,通过控制这4个电阻的连接关系即可控制两路正交信号的相位差变大、变小或者不变。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原理示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正交相位校正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电路,其特征在于:由一个I路差分放大器,一个Q路差分放大器以及一个IQ相位校正电路三部分组成;I路差分放大器与Q路差分放大器结构上完全相同,其中I路差分放大器由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1、电容C2以及一个全差分运放U1组成;Q路差分放大器由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容C3、电容C4以及一个全差分运放U2组成;IN1、IN2是I路差分信号输入,O1、O2为I路差分信号输出,IN3、IN4是Q路差分信号输入,O3、O4为Q路差分输出,IN1与IN2的相位是正交的,IN3与IN4的相位是正交的;IQ延时控制电路由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以及开关K1、开关K2组成,通过控制开关K1、开关K2就可以控制IQ两路的相位关系,通过控制电阻R1、电阻R3、电阻R5、电阻R7的阻值就可以控制其增益,从而实现一种带正交相位校正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仁杰,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景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