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新能源
,尤其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当电力、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频频告急,能源问题日益严重。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最有希望的新能源之一,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硅基太阳电池由于资源丰富、发展历史较早且技术比较成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由于材料和工艺的限制,很难降低成本。而非晶硅在可见范围的光吸收吸收远高于晶体硅,所以电池可以很薄,而且非晶硅电池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因而成为目前人们所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非晶硅薄膜电池由于转换效率低而严重阻碍了产业化推广应用。而制约效率提高·的关键因素在于反射损耗高、表面复合大、收集效率低及长波响应差。为了挽回长波损失,利用杂质工程,在非晶硅禁带中形成深能级中间带是突破红外波段响应的一项重要的优选途径。中间带的引入,将可见与红外兼容一体,可以有效利用原先未利用的低能光子,增加短路电流输出。在保证开路电压不变的前提下,增加电池的转换效率。虽然非晶硅中间带可以增加在长波波段的光谱吸收,但是非晶硅中间带的制备仍然有很多困难。尤其是由于重掺杂引起的强散射和非晶硅本身的带尾态、悬挂键,影响载流子的迁移率和有效收集运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晶硅中间带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衬底;n型纳米线,形成于所述导电衬底上;非晶硅中间带层,形成于所述n型纳米线上;p型非晶硅层,形成于所述非晶硅中间带层上;透明导电薄膜层,形成于所述p型非晶硅层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天微,曹权,左玉华,王启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