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实现多卡合一的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发卡方信息管理装置。与传统的多卡合一方式不同,本系统将不同卡通过电子虚拟化集成在移动终端内,并通过移动终端管理,具有智能化特点。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发出办卡请求,发卡方对此请求进行认证,进而将虚拟卡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的SIM卡内存储。使用时,用户可以在移动终端中对不同卡的信息进行管理,按需选择所需要使用卡的种类。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由于发卡泛滥导致用户使用不便的问题,具有携带方便,管理容易,成本低廉等特点,实用性较强且绿色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实现IC卡,磁卡等多卡合一的方法和系统,属于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卡”进入人们的生活,公交卡,银行卡,会员卡,门禁卡等等。然而,卡在信息化社会中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卡数目的急剧增加使得很多人不得不将各种卡放在一起,跟钱包一样随身携带,反而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现在人们生活中常用的卡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磁卡,一类是IC卡。 磁卡(Magnetic Card)是一种磁记录介质卡片。它由高强度、耐高温的塑料或纸质涂覆塑料制成,能防潮、耐磨且有一定的柔韧性,携带方便、使用较为稳定可靠。通常,磁卡的一面印刷有说明提示性信息,如插卡方向;另一面则有磁层或磁条,利用磁道以记录有关信息数据。磁卡以液体磁性材料或磁条为信息载体,将液体磁性材料涂复在卡片上或将宽约6-14mm的磁条压贴在卡片上。磁条上有三条磁道,前两条磁道为只读磁道,第三条磁道为读写磁道,如记录用户余额等。磁卡的信息读写相对简单容易,使用方便,成本低,从而较早地获得了发展,并进入了多个应用领域,如电话预付费卡、收费卡、预约卡、门票、储蓄卡、信用卡。但与后来发展起来的IC卡相比有以下不足信息存储量小、磁条易读出和伪造、保密性差,从而需要计算机网络或中央数据库的支持等。IC卡全称是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卡,有些国家地区也称智能卡(smartcard)、智慧卡(intelligent card)、微电路卡(microcircuit card)或微芯片卡等。它将集成电路芯片镶嵌于塑料基片上,利用集成电路的可存储特性,保存、读取和修改芯片上的信息。IC卡的概念是70年代初提出来的,40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金融、交通、通讯、医疗、身份证明等众多领域。按照与外界数据传送的形式来分,IC卡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接触式IC卡的芯片金属触点暴露在外,肉眼可以看见,通过芯片上的触点可与读写外界接触交换信息,我们熟知用于移动终端的SIM卡就属于接触式IC卡。非接触式IC的芯片全部封于卡基内,无暴露部分,通过无线电波或电磁场的感应来交换信息,由于其不需要直接接触,具有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广泛用于门禁卡、公共交通一卡通、各种会员卡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卡越来越多,以银行卡5张,各种商场会员卡10张,公司门禁卡I张,家庭门禁卡I张,公共交通一卡通I张计,一个人需要随身携带18张卡,由此可见卡在信息化社会中所起的作用的同时,使用和携带方面面临的问题。针对这种不便,目前大多数人都选择卡包来对卡进行统一存放和携带,然而这种方式始终无法适应各种卡数量的日益增长,大量的卡给用户的管理和使用也带来多种不便。本专利技术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移动终端实现多卡合一的方法和系统。无论是IC卡还是磁卡,本质都是存储于用户相关的信息,然后通过相关的读取设备对其中的信息进行验证、读取或操作。现在的移动终端技术日益发展,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很多SIM卡支持存储和射频发射的功能,如RF-SM卡,SIM-PASS卡等,因此利用SM卡的存储和射频发射功能,将传统实物卡转化为电子虚拟卡存储在SIM卡中,可以实现多卡合一,对用户的各种卡进行统一管理,并且方便用户携带和使用。表格I传统实物卡与电子虚拟卡对比 ¥统实物卡I电子虚拟卡有实体_无实体,环保_ 卡信息放在芯片或者磁条等介质中卡信息放在有存储以及射频功能的SIM卡中 1¥随身携带I直接放在电子卡包中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具有存储以及射频功能SM卡的移动终端上实现多卡合一的方法。利用SIM卡的存储以及射频特性,在一个SIM卡实现多卡的信息存储,通过移动终端上的管理软件对卡进行管理,按需选择当前使用卡的种类以及应用方式。发卡方不再发实物卡,而是直接将卡的信息转化为电子虚拟卡,同时在SIM卡中存储相应的关键信息,完成发卡过程;而对于用户而言,不再携带实物卡,直接在移动终端中选择当前需要使用的卡即可使用,满足用户各种卡数目日益增长的使用及管理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实现多卡合一的方法和系统,在不改造现有移动终端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多卡合一,该方法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实现多卡合一的系统,包括带有存储以及射频功能的SIM卡的移动终端,发卡方信息管理装置。其中,该移动终端包括信息发送模块,用来发送办卡请求,包含办卡所需要的信息。信息接收模块,用来接受发卡方信息管理装置发送的电子虚拟卡。卡控制模块,用来管理和切换电子虚拟卡。其中,该发卡方信息管理装置包括,发送模块,用来向移动终端发送电子虚拟卡。接收模块,用来接收办卡请求。发卡方管理模块,建立和电子虚拟卡信息。SIM卡读写模块,在办卡时将电子虚拟卡的标识信息写入SIM卡,读卡时读取SIM卡的信息。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实现多卡合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终端发送办卡请求至发卡方信息管理装置,发卡方信息管理装置接收该请求,并根据请求中包含的信息建立电子虚拟卡。之后,发卡方信息管理装置向移动终端发送电子虚拟卡,并将电子虚拟卡的标识信息写入SM卡。移动终端可以在使用中管理和切换不同的电子虚拟卡。尤其注意的是,我们将SIM卡的存储区域分为两个区域,标识信息存储区域,用户区域。该标识信息存储区域用来存储卡的标识信息,由发卡方信息管理装置进行读写,移动终端只能读这个区域数据,显示发卡方发卡的可视化界面,或删除某卡的标识信息,丢弃该卡;该用户区域是由移动终端进行读写,可以切换和管理电子虚拟卡的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专利技术用电子虚拟卡代替现有的实体卡,避免了用户携带大量卡的麻烦,具有智能管理的特点,有极强的实用性;并且避免了塑料卡片带来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绿色环保。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多卡合一系统模块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现多卡合一方法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会员卡应用实例; 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门禁卡应用实例。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以及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图I所示的为本专利技术基于移动终端实现多卡合一的模块框图,主要包括移动终端和发卡方信息管理装置两部分,其中移动终端主要有带有存储以及射频功能的SIM卡,在此基础之上运行信息发送和接收模块,卡控制模块对移动终端中的电子虚拟卡进行管理和切换。发卡方信息管理装置主要有电子虚拟卡发行和刷卡管理两个功能,由SIM卡读写模块,信息发送接收模块以及发卡方管理模块组成。 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现多卡合一方法流程图。首先需要对该电子虚拟卡进行设计,包括卡的规格,使用方式及其界面等。接着如果用户需要办理该卡,用户拿着带有存储以及射频功能SIM卡的移动终端,向发卡方的信息接收模块发送办卡请求(SlOl);发卡方管理模块对接收到的请求进行处理,建立电子虚拟卡(S102);接着信息发送模块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如蓝牙,Wifi等)将电子虚拟卡发送至移动终端(S103);移动终端利用接收模块接收电子虚拟卡信息后,传给卡控制模块,对接收到的电子虚拟卡进行本地存储和管理(S104);接着发卡方信息管理装置中的SM卡读写模块与移动终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实现多卡合一的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发卡方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移动终端,使用带有存储以及射频功能的SIM卡,其包括卡控制模块,用来管理电子虚拟卡的切换及使用,该发卡方信息管理装置包括发卡管理模块,用来根据移动终端的办卡请求,建立电子虚拟卡;还包括发卡方管理模块,用来对所有用户卡信息进行存储和管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露露,杨显峰,
申请(专利权)人:梁露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