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限时间鲁棒稳定的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器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41300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2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有限时间内鲁棒稳定的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方法:利用模糊T-S模型近似表示风电机组变桨距系统的连续时间非线性模型;根据获得的模糊T-S模型,利用单点模糊化、乘积推理、重心解模糊化得到动态模糊模型;根据获得的动态模糊模型以及有限时间稳定涵义,设计风电机组变桨距状态反馈控制器,并利用得到的控制器对风电机组的桨距角、风力发电机转速和风电机组输出电流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电机组变桨距的控制,尤其是一种基于有限时间鲁棒稳定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风能是随机性能源,当风速发生变化时,风力机轴上输出的功率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如何调节风力机的输出功率对并网运行的风力发电机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水平轴风力机功率调节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即定桨距失速调节和变桨距功率调节两种。定桨距失速功率调节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桨叶本身的气动特性,即在额定风速以内,叶片的升力系数较高,风能的利用系数Cp也较高,而风速超过额定值时,叶片进入失速·状态,只是升力不再增加,风轮转速将不再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增加,从而达到限制风力机输出功率的目的。概括地说,失速功率调节既是利用叶片的气动失速功率调节,又是利用叶片的气动失速特性限制风力机叶片吸收风能,达到防止风力机的输出功率过大,从而达到维持风力机转速恒定。这种调节方式的优点是变桨距调节机构简单,运行可靠性较高,但存在风能损失大,风力机的起动性能较差,叶片上所承受的气动推力较大等缺点。变桨距功率调节方式的基本原理是当风力变化使风力机的风轮转速偏离了额定转速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借助于叶片桨距调节控制器的控制,改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有限时间鲁棒稳定的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对于风电机组变桨距系统,建立连续时间非线性模型并由如下模糊T?S模型近似表示:被控对象模型规则i??(i=1,2,...,r)如果θ1(t)为NI1,θ2(t)为NI2,θ3(t)为NI3那么x·(t)=Aix(t)+Biu(t)其中,θ1(t)、θ2(t)和θ3(t)分别表示风速、风力发电机转速和输出功率;Ni1、Ni2和Ni3分别为第i条规则中θ1(t)、θ2(t)和θ3(t)对应的语言变量;x(t)为由桨距角、风力发电机转速和风力发电机输出电流构成的向量;u(t)表示期望的桨距角指令输入;(Ai,...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刘卫朋张琨赵微微高惠娟穆显显王伟朋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