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减少背光阴影的背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0368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20:43
可减少背光阴影的背光模块,包含一基板;多个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该基板上;一光学模块,用以将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均匀扩散;及多个支撑柱,设置于该基板上,用以支撑该光学模块,以使该光学模块和该基板间隔一预定距离。每一支撑柱包含一多角锥体,及一固定柱。该多角锥体具有多个锥面,每一锥面的法线和相对应发光二极管的入射方向的夹角是介于正负10度之间。该固定柱耦接于该多角锥体,用以固定该支撑柱于该基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尤其涉及一种可减少背光阴影的背光模块
技术介绍
请同时参考图I及图2,图I为现有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图2为图I背光模块的支撑柱结构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背光模块100包含一基板110,多个发光二极管120,一光学模块130,及多个支撑柱140。多个发光二极管120设置于基板110上,用以发出光线。光学模块130包含光学模片,用以将多个发光二极管120发出的光线均匀扩散,以使背光模块100能提供均匀的背光。多个支撑柱140设置于基板110上,每一支撑柱140包含一圆锥体142用以支撑光学模块130,以使光学模块130和基板110上的发光二极管120间隔一预定距离,进而让光学模块130能有足够的距离对多个发光二极管120发出的光线进行混光。 请参考图3,并一并参考图I及图2。图3为图I背光模块100的支撑柱140产生背光阴影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当发光二极管120发出光线时,支撑柱140会挡住部分光线而于背光模块100内产生阴影,进而使背光模块100于相对于支撑柱140位置的附近的背光明暗不均,甚至有明显的阴影暗纹。上述现有背光模块100的背光阴影会影响到显示器的画面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背光阴影的背光模块。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减少背光阴影的背光模块包含一基板;多个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该基板上;一光学模块,用以将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均匀扩散;及多个支撑柱,设置于该基板上,用以支撑该光学模块,以使该光学模块和该基板间隔一预定距离。每一支撑柱包含一多角锥体,及一固定柱。该多角锥体具有多个锥面,每一锥面的法线和相对应发光二极管的入射方向的夹角介于正负10度之间。该固定柱耦接于该多角锥体,用以固定该支撑柱于该基板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可减少背光阴影的背光模块,包含一基板;多个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该基板上;一光学模块,用以将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均匀扩散;及多个支撑柱,设置于该基板上,用以支撑该光学模块,以使该光学模块和该基板间隔一预定距离。每一支撑柱包含一底板,一第一肋,一第二肋,及一固定柱。该第一肋的第一端固定于该底板的第一侧。该第二肋的第一端固定于该底板相对于该第一侧的第二侧,该第二肋及该第一肋的第二端结合于该支撑柱的顶点。该固定柱耦接于该底板,用以固定该支撑柱于该基板上。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背光模块的支撑柱可以反射光线至背光阴影的产生位置或让光线通过以减少背光阴影的产生,因此可进一步改善显示器的画面品质。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图2为图I背光模块的支撑柱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图I背光模块的支撑柱产生背光阴影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图5为背光模块的支撑柱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为背光模块的支撑柱配置的示意图;图7为背光模块的支撑柱配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为图4背光模块的支撑柱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9为背光模块的支撑柱配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0, 200背光模块110,210基板120, 220发光二极管130, 230光学模块140, 240支撑柱142圆锥体242多角锥体243锥面244固定柱245底板246A, 246B, 246C, 246D 肋α夹角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请参考图4及图5,图4为本专利技术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图5为图4背光模块的支撑柱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背光模块200包含一基板210,多个发光二极管220,一光学模块230,及多个支撑柱240。多个发光二极管220设置于基板210上,用以发出光线。光学模块230包含光学模片,用以将多个发光二极管220发出的光线均匀扩散,以使背光模块200能提供均匀的背光。多个支撑柱240设置于基板210上,以使光学模块230和基板210上的发光二极管220间隔一预定距离,进而让光学模块230能有足够的距离对多个发光二极管220发出的光线进行混光。如图5所示,每一支撑柱240包含一多角锥体242 (例如一四角锥体),及一固定柱244。多角锥体242具有多个三角形的锥面243。固定柱244是耦接于多角锥体242,用以固定支撑柱240于基板210上。请参考图6,并一并参考图4及图5。图6为背光模块的支撑柱配置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为了减少背光阴影,多角锥体242的锥面243数目是对应于附近发光二极管220的数目,且多角锥体242的每一锥面243的法线和相对应发光二极管220的入射方向的夹角α是介于正负10度之间。举例来说,当支撑柱240附近设置有四个发光二极管220时,则多角锥体242具有四个锥面243,且每一锥面243的法线和相对应发光二极管220的入射方向的夹角α是介于正负10度之间,如此发光二极管220发出的光线可以被多角锥体242的锥面243反射至背光阴影的产生位置,进而减少背光阴影的产生。请参考图7,并一并参考图4 及图5。图7为背光模块的支撑柱配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当支撑柱240附近设置有六个发光二极管220时,则多角锥体242具有六个锥面243,且每一锥面243的法线和相对应发光二极管的入射方向的夹角是介于正负10度之间,如此发光二极管220发出的光线可以被多角锥体242的锥面243反射至背光阴影的产生位置,进而减少背光阴影的产生。在上述实施例中,多角锥体242的锥面243数目只是用以举例,多角锥体可以具有偶数个锥面,且锥面的数目为8个以下(包含8个)。请参考图,图8为图4背光模块的支撑柱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每一支撑柱240包含一底板245,一第一肋246Α,一第二肋246Β,一第三肋246C,一第四肋246D,及一固定柱244。第一肋246Α的第一端是固定于底板245的第一侧。第二肋246Β的第一端是固定于底板245相对于第一侧的第二侧,且第二肋246Β的第二端和第一肋246Α的第二端是结合于支撑柱240的顶点。第三肋246C的第一端是固定于底板245的第三侧。第四肋246D的第一端是固定于底板245相对于第三侧的第四侧,且第三肋246C的第二端和第四肋246D的第二端是结合于支撑柱240的顶点。固定柱244是耦接于底板245,用以固定支撑柱240于基板210上。请参考图9,并一并参考图4及图5。图9为背光模块的支撑柱配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为了减少背光阴影,第一至第四肋246A、246B、246C、246D的相邻两肋间的空隙是面对相对应发光二极管220的入射方向,以使发光二极管220发出的光线能通过,进而减少背光阴影的产生。在上述实施例中,支撑柱240的肋的数目只是用以举例,支撑柱240可以根据发光二极管220的配置包含其他数目的肋,且肋的数目为至少2个以上(包含2个)。另外,本专利技术支撑柱240可以由白色或透明材质制成,且支撑柱240的透光率是介于20%至99%之间。如此可进一步减少背光阴影的产生。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背光模块200的支撑柱240可以反射光线至背光阴影的产生位置或让光线通过以减少背光阴影的产生,因此可进一步改善显示器的画面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减少背光阴影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基板;多个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该基板上;一光学模块,用以将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均匀扩散;及多个支撑柱,设置于该基板上,用以支撑该光学模块,以使该光学模块和该基板间隔一预定距离,每一支撑柱包含:一多角锥体,具有多个锥面,每一锥面的法线和相对应发光二极管的入射方向的夹角介于正负10度之间;及一固定柱,耦接于该多角锥体,用以固定该支撑柱于该基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圣林苏逸周圣尉陈重廷徐明君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