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诚平专利>正文

钢构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9744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2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钢筋混凝土的改善结构,其钢构由具有钢筋的梁钢箱单元、柱钢箱单元、及梁柱接合钢箱单元相互搭接所组成,钢箱单元的侧板/端板具有通孔,以供混凝土流通,且钢箱单元直接作为混凝土的模板。借此,以使灌浆与捣实的施工性更佳,而使得蜂巢、析离或浮水等现象不容易发生,能提升梁柱接头的性能(如,具备更佳的围束能力等)。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尚可增加梁柱接头的施工速度、便利性及准确性,除了更确保结构安全外,也节省了人力与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构架结构,特别是涉及与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改善有关,其断面用钢量约为4%以下,因此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改良而非过往的SRC结构体。
技术介绍
随着各种建筑用材料的开发与应用,使得现代的建筑方式呈现多元的变化,其中,在建筑结构体的墙、楼板结构也产生多种的变化,此等墙、楼板结构的多样变化,方便于建筑物设计人、起造人及施工者,在墙、楼板及顶板施工建造时,可根据整体实际的空间结构配置,选择适用的墙、板结构具有合适的单位重量、抗压强度、抗侧拉强度,进而考虑适宜的建造成本,使建筑物的设计更加便利与灵活。现行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其钢筋间仅以简单的搭接或铅丝绑扎,两者并无传力能 力而仅靠混凝土结合,混凝土浇置以前须完全依赖安全支撑来加以支持,因此造成工地凌乱且钢筋施工无法达到准确与标准,而常造成保护层厚度不准确、钢筋间距不足、或是接头紧密箍筋不足等多项问题,过往地震后的失败情况经常发生于上述钢筋施工不佳的处所。且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面临极限强度边缘时刻,无接合强度的刚筋经常出现开花式的挫曲与失败,而无法围束核心混凝土且无法延续断面强度,因而造成脆性的破坏。现行各种现有习用的组合的钢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构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由相互连接的多个钢箱单元所组成,其中,每一该钢箱单元包含:二端板,设于该钢箱单元的两端,每一该端板包含一位于该端板的中央区域的端板中央开孔,以及位于该端板的周围区域的多个端板周围开孔;至少二角钢,设于该二端板之间且分别连接至上述端板,并以平行于该钢箱单元的一纵轴,而组立于该钢箱单元的侧边上;以及至少三侧板,围绕于该钢箱单元的侧面,并通过上述角钢而组立于该二端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诚平黄兆龙张崇川江育贤
申请(专利权)人:潘诚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