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柳忠林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板框架结构中的虚拟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8801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板虚拟梁,在框架柱和框架纵梁安装完成后,在紧靠框架柱两侧安装的预应力双T板或单T板或空心板或SP板或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板或包括空心矩形梁板在内的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矩形梁或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多T箱形梁板上面设置横向的构造架立钢筋,①虚拟梁位于框架柱两侧的预应力中间和框架柱与另一端框架柱中间虚拟梁的纵向钢筋与两端柱钢筋连接并且与纵向钢筋上部下面与连接柱两侧预应力混凝土梁板面的横向架立筋或网片连接;并用钢筋连接,虚拟梁上部有混凝土现浇层;②新虚拟梁实现了大跨度预应力板在框架结构中使用问题并可多种方式制成虚拟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板框架结构中的虚拟梁
技术介绍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属于高强混凝土薄壁构件(尤指前者),其最大的优势为跨度大,可建造大柱距大跨度结构;矢高低(O. 45^1. 085m,约为屋架结构高度〈屋架高加屋面板高 > 的1/Γ1/3),可显著降低建筑物高度,达到节材节能的效果;稳定性好,不需附加横向支撑;构件覆盖面大,安装效率高,成为取代传统屋盖体系最具优势的楼屋盖结构形式之一。 必须指出的是,目前的T型板和SP板绝大多数用于屋面板和非框架结构的楼面板结构构件,而对于量大面广的现代工业建筑、公共建筑、商业建筑中框架结构的应用受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这种大跨度板材的大量推广应用。其在框架结构中应用受阻的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尚未发现与之相匹配的结构计算模型和相应的设计构造方法。据查在美国预制和预应力混凝土手册以及我国地方标通图均未提及这方面的内容,而在我国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也无此相关内容。但相关文献有一项条文规定在地震设防地区不允许采用铰接框架结构。二是拟框架结构小拟框架结构是给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板框架结构中的虚拟梁,包括框架柱、预应力梁板、框架纵梁和虚拟梁,所述大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包括大跨度预应力双T板、含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空心单T板在内的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单T梁板、包含SP板的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板、包括空心矩形梁板在内的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矩形梁和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多T箱形梁板,其特征在于:虚拟梁位于框架柱两侧的两个预应力梁板中间和框架柱与另一端框架柱中间,虚拟梁的纵向钢筋与两端框架柱钢筋连接并且纵向钢筋与连接框架柱两侧预应力混凝土梁板面的横向架立筋或网片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忠林
申请(专利权)人:柳忠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