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变灰铸铁初生奥氏体生长形貌的变质剂,用于改变亚共晶灰铸铁在凝固过程中析出初生奥氏体的生长方式,得到纵横交错的空间网络状初生奥氏体,从而达到制约灰铸铁共晶凝固的发展,得到细小弯曲的石墨组织,以提高灰铸铁的力学性能。
技术介绍
由于灰铸铁有良好的耐磨性、减震性以及切削加工性能,其在铸造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大马力发动机的缸体以及缸盖大多使用高强度灰铸铁为材质,而一般发动机材质也大量使用灰铸铁,据统计,1995年世界主要汽车公司生产的265. 2万吨发动机缸体以及缸盖铸件中,灰铸铁材质的缸体铸件占93. 4%。2006年世界9136. 8万吨铸铁铸件中,灰铸铁铸件产量为4253. 9万吨,我国生产的灰铸铁铸件占世界 总量的32. 7%。可见,虽然灰铸铁由于强度等问题,受到球墨、蠕墨铸铁、有色金属以及塑料等的强力竞争,但是需求量依然很大。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和专家为了提高灰铸铁的强度开展了大量、系统的研究工作,其途径如下(I)降低碳当量,提高灰铸铁抗拉强度。但存在铸造工艺性能变差;白口倾向增大,难以加工;应力大,容易产生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改变灰铸铁初生奥氏体生长形貌的变质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质量百分比10%~20%的钒、3%~5%的氮、10%~20%的硅、2%~5%的钙、2%~5%的铬,余量为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国,姜启川,逄伟,杭新,刘国懿,张凤山,侯骏,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