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住区地下管线智能检测与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50788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6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住区地下管线智能检测与定位方法,包括:构建地下管线回波图像数据集;对YOLOv8n模型进行改进,并基于所述地下管线回波图像数据集对改进的YOLOv8n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地下管线检测与定位模型;其中,对YOLOv8n模型进行改进的方法为:在YOLOv8n模型骨干网络的C2f模块中引入边缘特征结合模块EFIM,SPPF模块中引入大核分离注意力模块LSKA,采用SCKD检测头作为头模块,以及采用Wise‑IoU损失函数作为边界框损失函数;通过探地雷达获取待测住区雷达回波图像,并将所述待测住区雷达回波图像输入所述地下管线检测与定位模型,所述地下管线检测与定位模型识别出待测住区的地下管线,并输出地下管线的埋深和水平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管网检测,特别涉及一种住区地下管线智能检测与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1、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承载着供电、供水、供气等重要功能。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地下管线数量和复杂度急剧增加,给日常管理和维护带来了巨大挑战。

2、在老旧管线改造升级的过程中,对于住区地下已有管道的探测定位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探测工作中,探地雷达作为城市探测的重要工具,主要用于探测地下、建筑体等固体结构的内部物体的特性与分布。在探地雷达b-scan图像中,地下目标通常呈现出双曲线形状,因此地下目标的检测可以转化为对目标双曲线信号的识别与提取。

3、针对双曲线回波的识别与检测,现有的传统检测方法检测成本较高,且对于复杂土壤环境下的多目标的识别检测效果较差,而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模型并未针对b-scan图像特性进行设计,而仅将其视作普通光学图像,因此其提取特征能力较弱,易造成错检、漏检等问题,导致检测精度不够理想。

4、针对管线的定位问题,使用检测框上边界中点作为回波顶点的方法准确性较低且高度依赖人工标注,而使用聚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住区地下管线智能检测与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区地下管线智能检测与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住区地下管线智能检测与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C2f模块中引入边缘特征结合模块EFIM的方法为:采用边缘特征结合模块EFIM替换C2f结构中的Bottleneck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住区地下管线智能检测与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PPF模块中引入大核分离注意力模块LSKA为:在SPPF模块中拼接多尺度特征图操作结束后引入大核分离注意力模块LSKA。

5.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住区地下管线智能检测与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区地下管线智能检测与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住区地下管线智能检测与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c2f模块中引入边缘特征结合模块efim的方法为:采用边缘特征结合模块efim替换c2f结构中的bottleneck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住区地下管线智能检测与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ppf模块中引入大核分离注意力模块lska为:在sppf模块中拼接多尺度特征图操作结束后引入大核分离注意力模块lska。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丽莉王端茂欧阳丹彤曹英晖白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