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水稻高抗白叶枯病基因的STS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9250 阅读:3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鉴定水稻高抗白叶枯病基因的STS分子标记,该分子标记的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1。该STS分子标记引物为下列引物对,其中的核苷酸序列为5′→3′,正向引物:5’GGGAGAAATTGGCCCCAGTTAGAGAA3’,反向引物:5’?GCTTCACTTGATCACTGCTGTTTG3’。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同时公开了该STS分子标记的用途:用于对水稻抗白叶枯病Xa7基因的辅助选择育种或者用于克隆Xa7基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个高抗、广谱、持久抗水稻白叶枯病的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属于分子遗传育种领域。
技术介绍
水稻白叶枯病是由革兰氏阴性黄单孢菌水稻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0ryzae,Xoo.)所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细菌病害,它与稻瘟病、纹枯病一起被称为水稻的“三大病害”。水稻遭遇白叶枯病后,一般减产20 30%,严重时可达50%,甚至绝收,同时稻米品质也会受到影响。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水稻白叶枯病发病范围逐渐扩大,开始遍布世界各大水稻产区(Mew,1987)。目前,国内大面积种植的杂交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比较差,主要原因是三系杂交稻中野败型、矮败型、网型、D型、印水型和红莲型等不育系都不抗白叶枯病,而恢复系的抗性又大多源于Xa4基因,长期大面积地使用单一抗源导致了新致病菌株 的进化,使得生产上仅利用Xa4的水稻品种逐渐表现出感病,抗病的持久性得不到保证(章琦,2009 )。因此,如何利用新的抗病基因,尽快提高杂交稻的抗病性是育种中急待解决的问题。迄今,从水稻中鉴定的抗白叶枯病基因已经有30多个(章琦,2005 ;刘丙新,2010),其中24个为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鉴定水稻高抗白叶枯病基因的STS分子标记,其特征是:该分子标记的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析丰陈龙王月顾志敏马伯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