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拱桥火工弯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37402 阅读:3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1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管拱桥火工弯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待加工的拱肋钢管吊上火工弯管胎架,使其径向线与胎架纵向中心线吻合;2)拱肋钢管两端口内侧100mm左右设置米字形临时支撑;3)在拱肋钢管上根据实际需要的尺寸画好加热带;4)将液压千斤顶应设置在火工弯管胎架中心处,千斤顶与拱肋钢管间设置一块与钢管外径吻合的弧形模板,以保证该处的钢管圆度;5)以每条加热带配置两人作为一组,液压千斤顶两侧各配置双组的加工人员从两端向中心逐渐展开加热,同时,控制液压千斤顶逐步加压;6)当钢管自两端向中心逐渐加工过程中,在底部不断测量各点的加工值是否到位。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对接接头少,弯管的现型比较光顺,且在无需要大型设备,降低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钢管拱弯管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钢管拱一般为市政景观桥,一般有两种制作方法,一种是钢管拱以折代曲,一个个小圆管对接成长拱;另一种是直接买比较长的直缝钢管,然后用火工弯管。前者钢管对接接头太多,应力过于集中,对钢管拱的质量影响很大,后者对接接头比较少,弯管的线型比较光顺,但是目前普遍需要使用大型设备(如中频弯管机等),且钢管拱的加工质量也难以把握,如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钢管拱弯曲的质量成为本专利技术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钢管拱火工弯管方法,本专利技术对接接头少,弯管的线型比较光顺,且无需要大型设备,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钢管拱弯曲的质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包括如下步骤1)将待加工的拱肋钢管吊上火工弯管胎架,使其径向线与胎架纵向中心线吻合;所谓径向线就是把圆周分成四等分的四条母线,这四条线可以作为以后圆管对接的基准;2)拱肋钢管两端口内侧IOOmm左右设置米字形临时支撑;3)在拱肋钢管上根据实际需要的尺寸画好加热带;4)将液压千斤顶应设置在火工弯管胎架中心处,千斤顶与拱肋钢管间设置一块与钢管外径吻合的弧形模板,以保证该处的钢管圆度;5)以每条加热带配置两人作为一组,液压千斤顶两侧各配置双组的加工人员从两端向中心逐渐展开加热,同时,控制液压千斤顶逐步加压;6)当钢管自两端向中心逐渐加工过程中,在顶、底部不断测量各点的加工值是否到位,加工值是钢管本身的线型与回弹量的叠加。所述的步骤3)中加热带宽约40mm,应上宽,向下逐步减窄,间距300-500mm,并从中心向两端逐渐展开;同时,注意加热带应避开拱肋钢管环缝。所述的步骤5)中每条加热带两边配置的两人应同步对称加热;控制好加热与加压的节奏;控制加热温度在600°C 800°C间,观察钢材加热温度与颜色对照,钢材加热到800°C时,其颜色为淡樱红。加热后应自然冷却,严禁用水冷却。所述的步骤6)当发现加工值局部有不到位的现象,立即停止加压并在该折角点增加加热点;同时,利用胎架上已标明的弯管水平检验钢丝,测出钢丝绳上各站点的加工值,检验各区域是否加工到位;依据此方法,直至完成该段拱肋钢管曲线成形。我们把弯管水平检验钢丝长度方向分为N个等分,每个等分点就是一个站点,通过这个站点并垂直于水平检验钢丝作出的一条与径向线相交的点,那点到站点的值就是步骤(6)中的加工值,此值到位,说明拱肋此点的线型已经到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对接接头少,弯管的现型比较光顺,且在无需要大型设备,降低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钢管拱弯管的质量。具体实施方式 _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包括如下步骤1)将待加工的拱肋钢管吊上火工弯管胎架,使其径向线与胎架纵向中心线吻合;2)拱肋钢管两端口内侧IOOmm左右设置米字形临时支撑;3)在拱肋钢管上根据实际需要的尺寸画好加热带;所述的步骤3)中加热带宽约40mm,应上宽,向下逐步减窄,间距300-500mm,并从中心向两端逐渐展开;同时,注意加热带应避开拱肋钢管环缝;4)将液压千斤顶应设置在火工弯管胎架中心处,千斤顶与拱肋钢管间设置一块与钢管外径吻合的弧形模板,以保证该处的钢管圆度;5)以每条加热带配置两人作为一组,液压千斤顶两侧各配置双组的加工人员从两端向中心逐渐展开加热,同时,控制液压千斤顶逐步加压;所述的步骤5)中每条加热带两边配置的两人应同步对称加热;控制好加热与加压的节奏;控制加热温度在600°C 800°C间,观察钢材加热温度与颜色对照,钢材加热到800°C时,其颜色为淡樱红。加热后应自然冷却,严禁用水冷却;6)当钢管自两端向中心逐渐加工过程中,在顶底部不断测量各点的加工值是否到位;所述的步骤6)当发现加工值局部有不到位的现象,立即停止加压并在该折角点增加加热点;同时,利用弯管水平检验钢丝测出拱肋钢管上各站点的加工值,对照加工值检验各区域是否加工到位;依据此方法,直至完成该段拱肋钢管曲线成形。本实施例在对接接头少,弯管的现型比较光顺,且在无需要大型设备,降低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钢管拱弯管的质量。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待加工的拱肋钢管吊上火工弯管胎架,使其径向线与胎架纵向中心线吻合;2)拱肋钢管两端口内侧IOOmm左右设置米字形临时支撑;3)在拱肋钢管上根据实际需要的尺寸画好加热带;4)将液压千斤顶应设置在火工弯管胎架中心处,千斤顶与拱肋钢管间设置一块与钢管外径吻合的弧形模板,以保证该处的钢管圆度;5)以每条加热带配置两人作为一组,液压千斤顶两侧各配置双组的加工人员从两端向中心逐渐展开加热,同时,控制液压千斤顶逐步加压;6)当钢管自两端向中心逐渐加工过程中,在底部不断测量各点的加工值是否到位。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加热带宽约40mm,应上宽,向下逐步减窄,间距300-500mm,并从中心向两端逐渐展开;同时,注意加热带应避开拱肋钢管环缝。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中每条加热带两边配置的两人应同步对称加热;控制好加热与加压的节奏;控制加热温度在600°C 800°C间,观察钢材加热温度与颜色对照,钢材加热到800°C时,其颜色为淡樱红;加热后应自然冷却,严禁用水冷却。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6)当发现加工值局部有不到位的现象,立即停止加压并在该折角点增加加热点;同时,利用弯管水平检验钢丝测出拱肋钢管上各站点间加工值,对照加工值,即理论值和回弹量的叠加来检验各区域是否加工到位;依据此方法,直至完成该段拱肋钢管曲线成形。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括如下步骤1)将待加工的拱肋钢管吊上火工弯管胎架,使其径向线与胎架纵向中心线吻合;2)拱肋钢管两端口内侧100mm左右设置米字形临时支撑;3)在拱肋钢管上根据实际需要的尺寸画好加热带;4)将液压千斤顶应设置在火工弯管胎架中心处,千斤顶与拱肋钢管间设置一块与钢管外径吻合的弧形模板,以保证该处的钢管圆度;5)以每条加热带配置两人作为一组,液压千斤顶两侧各配置双组的加工人员从两端向中心逐渐展开加热,同时,控制液压千斤顶逐步加压;6)当钢管自两端向中心逐渐加工过程中,在底部不断测量各点的加工值是否到位。本专利技术在对接接头少,弯管的现型比较光顺,且在无需要大型设备,降低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钢管拱弯管的质量。文档编号B21D7/16GK102886399SQ20121041034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5日专利技术者顾军 申请人:盈都桥梁钢构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管拱桥火工弯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待加工的拱肋钢管吊上火工弯管胎架,使其径向线与胎架纵向中心线吻合;2)拱肋钢管两端口内侧100mm左右设置米字形临时支撑;3)在拱肋钢管上根据实际需要的尺寸画好加热带;4)将液压千斤顶应设置在火工弯管胎架中心处,千斤顶与拱肋钢管间设置一块与钢管外径吻合的弧形模板,以保证该处的钢管圆度;5)以每条加热带配置两人作为一组,液压千斤顶两侧各配置双组的加工人员从两端向中心逐渐展开加热,同时,控制液压千斤顶逐步加压;6)当钢管自两端向中心逐渐加工过程中,在底部不断测量各点的加工值是否到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军
申请(专利权)人:盈都桥梁钢构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