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纸带的分配式淋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7337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13:10
一种包装纸带的分配式淋胶结构,胶水分配器上带有多路出胶口,胶水分配器下方布置开口向上的接胶槽,多层水平间隔布置的包装纸带从接胶槽开口上方横向穿过,所述结构包括两个开口相对的“匚”形框架,每个框架由一个竖段将上、下两个横段连为一体,一框架可绕另一框架水平旋转,在旋转框架竖段上由上至下间隔固定多根水平的淋胶管,在固定框架竖段上由上至下间隔固定多根水平的过流管,过流管通过弹性软管连接与其对应的淋胶管。本装置出胶均匀且顺畅,无需额外的刮胶棒进行刮胶处理;淋胶口不易堵塞,提高了生产效率;淋胶口可在纸带上方来回旋转,清理淋胶口时无需关闭胶水分配器,利于设备的长期使用,并且清理步骤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产品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装纸带的淋胶结构。
技术介绍
在利用长形纸带在对工业产品进行包装之前,通常要 在纸带的一面涂抹胶水,这一工序称为“淋胶”。中、大型钢铁产品包装需要较长的纸带才能完成,一般纸带长达几米至几十米不等,为保证长形纸带的淋胶效率,通常是通过机械化的淋胶装置完成的。目前一种常见的淋胶结构是,胶水分配器上带有多路出胶口,每路出胶口上配置一个阀门,胶水分配器下方布置开口向上的接胶槽,其底部通过回流泵连接胶水分配器,多层水平间隔布置的包装纸带从接胶槽槽口上方横向穿过,每层包装纸带的上方布置一根涂胶管,涂胶管一端封闭,一端通过管路与出胶口相连通,涂胶管的底部开设一狭长的通槽,形成涂胶口,涂胶管通过安装在接胶槽后侧的支架固定。工作时,包装纸带沿长度方向输出,胶水分配器为各涂胶管提供压力胶水,胶水从涂胶口流出,涂抹到运动中的纸带表面。现有的淋胶结构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缺点I、胶水是黏稠的液体,由于涂胶口开口狭长,容易导致胶水流动不顺畅,涂抹到包装纸带上的胶水有的地方过多,有的地方有过少甚至没有,导致涂胶不均匀;因此,为保证包装质量,必须在淋胶结构的输出侧成对配置刮胶棒,刮胶棒位于包装纸带的上、下两侧,纸带从中穿过,下刮胶棒支撑纸带,上刮胶棒则将纸带上的胶水刮匀;2、胶水是黏稠的液体,由于涂胶口开口狭长、并且开设在涂胶管底部这一涂胶管横截面压力最大处,当胶水流动不顺畅时,涂胶管底部上的涂胶口极易发生胶水堵塞,如果堵塞清理不及时,胶水就会在涂胶口内外逐渐凝结成团,导致整个涂胶管的堵塞乃至报废;3、包装纸带和涂胶管的位置均固定不可移动,一旦胶水堵塞了涂胶口,只能先关闭胶水分配器上的多路阀门才能清理涂胶口,以避免清理过程中大量胶水涌出出胶口,污染包装带纸面,清理完毕后再打开各路阀门继续涂胶,由于堵塞情况平均每天都要发生3 7起,频繁的开关阀门不仅操作繁琐,并且会在长期使用中导致阀门损坏、设备的运营成本增加,并且造成涂胶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淋胶过程中不易堵塞管路,并且涂胶均匀,在清理淋胶口时无需关闭胶水分配器阀门的包装纸带分配式淋胶结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包装纸带的分配式淋胶结构,胶水分配器上带有多路出胶口,胶水分配器下方布置开口向上的接胶槽,多层水平间隔布置的包装纸带从接胶槽开口上方横向穿过,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两个开口相对的“匚”形框架,每个框架由一个竖段将上、下两个横段连为一体,一个框架为固定框架,其“匚”形开口向前,固装在接胶槽后侧,其两横段向前伸向接胶槽开口上方,一个框架为旋转框架,其“匚”形开口向后,上、下两个横段分别转动连接在固定框架的上、下两个横段上,旋转框架可绕连接点水平旋转,在旋转框架竖段上由上至下间隔固定多根水平的淋胶管,淋胶管的数量与包装纸带的层数相匹配,淋胶管的一端向前伸出旋转框架外侧,伸出端端口为开口向下的斜切口,形成淋胶管的淋胶口,每个淋胶口下方对应布置一层包装纸带,淋胶管一端向后伸入旋转框架内侧,形成淋胶管的进胶口,在固定框架竖段上由上至下间隔固定多根水平的过流管,过流管与淋胶管一一对应,过流管一端向后伸入固定框架内侧,通过弹性软管连接与其对应的淋胶管进胶口,一端伸出固定框架外侧,分别连通胶水分配器的多路出胶口,·所述分配式淋胶结构具有两个工作位置淋胶位置时,弹性软管自然伸直,淋胶口开口向前,每个淋胶口正对其下方的包装纸带;清理位置时,淋胶管随旋转框架旋转,弹性软管弯曲,直至淋胶口开口与其下方的包装纸带位置错开,位于包装纸带的后侧。淋胶口采用斜切口的结构,其开口为椭圆形斜切口,当胶水流速较低时,最容易堵塞的是压力较大的椭圆形下缘处,胶水还可以从压力较小的椭圆形上缘处流出,因此不容易发生淋胶口堵塞的情况,由于胶水的流动顺畅,也不易发生涂胶不均匀的情况;万一淋胶口堵塞时,只需要转动旋转框架,将淋胶口扭转到与包装纸带相互错开,即可在不关闭胶水分配器的前提下清理淋胶口,由于现有的接胶槽底部通过回流泵连接胶水分配器,清理过程中从淋胶中流出的胶水直接流入接胶槽中进行回收,不会造成浪费;清理完毕后再松开旋转框架,使其在弹性软管的回复力作用下回复至工作位置,操作起来方便快捷。再进一步,淋胶口的倾斜角度一般为15° 45°,优选为30°。再进一步,弹性软管为橡胶软管,淋胶管和过流管为金属管。金属管的结构能对橡胶软管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橡胶软管结构也能很好的适应旋转框架的旋转。再进一步,旋转框架的顶部带有旋转手柄,便于操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I、淋胶口呈椭圆形,与狭长的涂胶口相比,出胶均匀、顺畅,并且无需额外的刮胶棒进行刮胶处理;2、淋胶口位于淋胶管端部不易堵塞,并且即使淋胶口下部胶水淤积,胶水还是可以从压力较小的淋胶口上部流出,试验证明,平均一个工作周淋胶口仅堵塞一次,大大减少了因为管路堵塞而消耗的设备维护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3、淋胶口可在纸带上方来回旋转,清理淋胶口时无需关闭胶水分配器,利于设备的长期使用,并且清理步骤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涂胶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现有涂胶管的剖面结构示意3 4为本专利技术淋胶结构在淋胶位置和清理位置时的立体示意5 6为图3 4中剖分结构的放大示意7为本专利技术淋胶管的剖面结构示意I 7中1为胶水分配器,2为接胶槽,3为包装纸带,4为固定框架,5为旋转框架,6为淋胶管,601为淋胶口,602为进胶口,7为过流管,8为弹性软管,9为旋转手柄,10为涂胶管,101为涂胶口。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I 2中,胶水分配器I上带有多路出胶口,每路出胶口上配置一个阀门,胶水分配器I下方布置开口向上的接胶槽2,其底部通过回流泵连接胶水分配器1,多层水平间隔布置的包装纸带3从接胶槽2槽口上方横向穿过,每层包装纸带3的上方布置一根涂胶管10,涂胶管10 —端封闭,一端通过管路与出胶口相连通,涂胶管10的底部开设一狭长的通槽,形成涂胶口 101,涂胶管10通过安装在接胶槽2后侧的支架固定。工作时,包装纸带沿长度方向输出,胶水分配器I为各涂胶管10提供压力胶水,胶水从涂胶口 101流出,涂抹到运动中的纸带表面。胶水是黏稠的液体,由于涂胶口 101开口狭长,容易导致胶水流动不顺畅,涂抹到包装纸带上的胶水有的地方过多,有的地方有过少甚至没有,导致涂胶不均匀和胶水堵塞涂胶口 101的情况;由于包装纸带3和涂胶管10的位置均固定不可移动,一旦胶水堵塞了涂胶口 101,只能先关闭胶水分配器I上的多路阀门才能清理涂胶口 101,以避免清理过程中大量胶水涌出出胶口,污染包装带纸面,清理完毕后再打开各路阀门继续涂胶,不仅操作繁琐,并且会在长期使用中导致阀门损坏、设备的运营成本增加。图3 7中,胶水分配器I上带有多路出胶口,胶水分配器I下方布置开口向上的接胶槽2,多层水平间隔布置的包装纸带3从接胶槽2开口上方横向穿过,在接胶槽2后侧固装一个固定框架4,其“匚”形开口向前,两横段向前伸向接胶槽2开口上方,在固定框架4前方布置一个旋转框架5,其“匚”形开口向后,上、下两个横段分别转动连接在固定框架4的上、下两个横段上,旋转框架5的顶部带有旋转手柄9,扳动旋转手柄9,旋转框架5可绕连接点水平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装纸带的分配式淋胶结构,胶水分配器(1)上带有多路出胶口,胶水分配器(1)下方布置开口向上的接胶槽(2),多层水平间隔布置的包装纸带(3)从接胶槽(2)开口上方横向穿过,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两个开口相对的“匚”形框架(4,5),每个框架(4,5)由一个竖段将上、下两个横段连为一体,一个框架为固定框架(4),其“匚”形开口向前,固装在接胶槽(2)后侧,两横段向前伸向接胶槽(2)开口上方,一个框架为旋转框架(5),其“匚”形开口向后,上、下两个横段分别转动连接在固定框架(4)的上、下两个横段上,旋转框架(5)可绕连接点水平旋转,在旋转框架(5)竖段上由上至下间隔固定多根水平的淋胶管(6),淋胶管(6)的数量与包装纸带(3)的层数相匹配,淋胶管(6)一端向前伸出旋转框架(5)外侧,伸出端端口为开口向下的斜切口,形成淋胶口(601),每个淋胶口(601)下方对应一层包装纸带(3),淋胶管(6)一端向后伸入旋转框架(5)内侧,形成淋胶管(6)的进胶口(602),在固定框架(4)竖段上由上至下间隔固定多根水平的过流管(7),过流管(7)与淋胶管(6)一一对应,过流管(7)一端向后伸入固定框架(4)内侧,通过弹性软管(8)连接与其对应的淋胶管进胶口(602),一端伸出固定框架(4)外侧,分别连通胶水分配器(1)的多路出胶口,所述分配式淋胶结构具有两个工作位置:淋胶位置时,弹性软管(8)自然伸直,淋胶口(601)开口向前,每个淋胶口(601)正对其下方的包装纸带(3);清理位置时,淋胶管(6)随旋转框架(5)旋转,弹性软管(8)弯曲,直至淋胶口(601)开口与其下方的包装纸带(3)位置错开,位于包装纸带(3)的后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荣明龚超顾备战孙敏
申请(专利权)人:宝钢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