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纳米二氧化钛表面负载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37285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纳米二氧化钛表面负载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1)将过渡金属的硝酸盐加入到氨水中溶解,得到含有金属氨络合离子的溶液;(2)将钛酸酯加入到步骤(1)配制的溶液中,在钛酸酯快速水解的同时剧烈搅拌使之混合均匀;(3)将步骤(2)混合均匀的悬浮液放入聚四氟乙烯衬里的不锈钢高压釜中,在433~473K下水热反应12~72小时;(4)反应结束后将沉淀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然后在333~373K下干燥6~24小时,得到金属纳米粒子均匀负载的纳米二氧化钛产物。该方法具有工艺和流程简便,参数可调范围宽,成本低,可重复性强,可大量合成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负载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在纳米材料研究领域中,纳米级二氧化钛材料的问世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具有光催化能力强、化学稳定性好、抗光腐蚀、安全无毒、无二次污染、成本不高、原料易得等优点,在空气净化、污水处理、光解水制氢、抗菌、防雾自清洁和太阳能电池等诸多领域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注目,并相继在许多基础和应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然而,二氧化钛禁带宽度较宽,太阳光利用效率较低,受光激发后生成的电子和空穴除了复合损失外,还由于半导体的强氧化性使部分生成物被深度氧化。因此,单纯的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诸多限制。单纯的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大的局限性。研究发现,采用金属纳米粒子进行表面负载或改性,能够赋予二氧化钛纳米材料更多更为优异的特性。例如,在空气净化与污水处理方面,将微量的银纳米颗粒负载在二氧化钛表面,可以使光生电子和空穴分别定域在金属和二氧化钛上,发生分离,有效地降低了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几率,从而大大提高了光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更为快速和有效地降解空气和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并且银纳米颗粒负载的二氧化钛纳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纳米二氧化钛表面负载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1)将过渡金属的硝酸盐加入到氨水中溶解,得到含有金属氨络合离子的溶液;(2)将钛酸酯加入到步骤(1)配制的溶液中,在钛酸酯快速水解的同时剧烈搅拌使之混合均匀;(3)将步骤(2)混合均匀的悬浮液放入聚四氟乙烯衬里的不锈钢高压釜中,在433~473K下水热反应12~72小时;(4)反应结束后将沉淀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然后在333~373K下干燥6~24小时,得到金属纳米粒子均匀负载的纳米二氧化钛产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斌焦艳超杨红云张鹏金彩虹何丹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