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草式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7212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12:56
一种水草式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属于环境保护水处理技术和膜分离技术领域,该种膜过滤器特别适用于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MBR)。水草式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特征在于膜过滤器由多个膜过滤单元组成,其中多根毛细管膜一端封闭,被一根同样一端封闭的网布过滤套包裹保护。由于对每束毛细管膜均提供了保护套,解决了毛细管膜根部脆弱的问题;由于网布过滤套过滤了纤维物质,使得这些物质不再有机会与毛细管膜接触和缠绕;被阻隔的较大悬浮物,特别是纤维类物质在气体扰动下离开网布过滤套,向上无阻碍漂浮。由于网布过滤套和多个毛细管膜组合得到的过滤单元相当挺拔,在水中可以独立直立,因而避免了过滤单元间的缠绕;产水经过滤布过滤套和毛细管膜过滤,产水质量更有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保护水处理技术和膜分离
,特别涉及一种水草式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包括纳滤、超滤和微滤膜过滤器。该种膜过滤器特别适用于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MBR)、膜加强生物反应器(MEBR)和膜过滤。
技术介绍
已知技术中中空纤维膜或毛细管膜通常组成压力式或浸没式膜过滤器。为清晰见,本专利申请参考美国专利(7517421B2)对中空纤维膜、毛细管膜和管式膜的划分,将中空纤维膜、毛细管膜和管式膜外径分别定义为O. 03-0. Imm ;0. 2_3mm和4_50mm。本专利技术涉及O. 2-3. Omm的毛细管膜。另外本说明书中把纳滤膜、微滤膜和超滤膜统称为多孔膜(过滤精度为O. 005-1微米)。·浸没式膜过滤器通常被用于过滤杂质较高的液体。浸没式膜过滤器一般通过向膜周围的液体中由下向上曝气来减低液体中固体杂质在膜表面的沉积和对膜表面的污染。浸没式膜过滤器的一种特殊应用是过滤污水处理中的生化反应器中的生化反应液;这种将生化反应器和膜过滤相结合的技术被称为膜生物反应器。另外中国专利(申请号200610002387X)揭示了将生物膜反应器和膜过滤相结合的《膜加强生物反应器》(MEBR)。浸没式膜过滤器有帘式、柱式和水草式等形式。其中帘式较为常见。帘式膜过滤器膜丝根部较为脆弱,已知技术中(中国专利ZL 200510064771.8)通常使用编织方式予以加强。但是编织技术中的编织线有可能造成膜表面的损伤。同时由于污水中毛发纤维和纸纤维的存在,经常在毛细管膜之间堆积缠绕,造成膜通量下降和膜丝折断。中国专利200920145649. 7揭示的束集成水草式膜过滤器,虽然使得膜过滤器组件上部相对开放,但是纤维物质在膜束内部缠绕问题仍然严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揭示一种水草式双重过滤的浸没式膜过滤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浸没式膜过滤器存在根部较为脆弱和污水中纤维在毛细管膜周围堆积缠绕的技术问题,揭示一种水草式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本专利技术水草式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包括至少一个过滤单元,一个汲液腔,一个汲水腔外壳和至少一个与所述汲液腔相通的产液管;其中所述过滤单元包括多根毛细管膜,至少一根网布过滤套和将所述多根毛细管膜一端及网布过滤套一端浇筑在一起的一个浇筑层,所述毛细管内腔在该浇筑端开放,并与所述汲液腔联通;所述多根毛细管膜和网布过滤套的另一端均被封闭,所述多根毛细管膜在浇筑层以外被网布过滤套完全包裹,同时所述多根毛细管膜外侧及网布过滤套内外侧均与所述汲液腔隔离。本专利技术水草式有益效果是由于对每束毛细管膜均提供了保护套,解决了毛细管膜根部脆弱的问题;由于网布过滤套过滤了纤维物质,使得这些物质不再有机会与毛细管膜接触和缠绕;在膜束外的纤维物质被网布过滤套阻隔,并可以在气擦洗等外力作用下漂离膜束。必要时通过机械清洗网布过滤套外表面时,而不必担心伤害毛细管膜;产水经过滤布过滤套和毛细管膜过滤,产水质量更有保证。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种水草式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纵向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种水草式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纵向剖面示意图中AA横向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种水草式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纵向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种水草式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纵向剖面示意图中AA横向剖面示意图。图I、图2、图3或图4中100.水草式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101.过滤单元,110. 多根毛细管膜,116.网布过滤套,120.汲液腔,121.产液管,122.汲液腔外壳,140.过滤单兀烧筑层图I或图2中141.组件浇筑层图3或图4中117过滤单元浇筑外壳,118.过滤单元连接器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I至4,本专利技术水草式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100或200)包括至少一个过滤单元(101),一个汲液腔(120),一个汲液腔外壳(122),和至少与一个汲液腔相通的产液管(121);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过滤单元(101)包括多根毛细管膜(110),至少一根网布过滤套(116)和将所述多根毛细管膜(110)及网布过滤套(116) —端浇筑在一起的一个浇筑层(140),所述多根毛细管膜(110)浇筑端开放,并与所述汲液腔(120)联通,所述多根毛细管膜(110)另外一端(111)和网布过滤套(116)另外一端(115)被封闭,所述多根毛细管膜(110)在所述浇筑层(140)以外全部被网布过滤套(116)包裹,所述多根毛细管膜(110)外侧及网布过滤套(116)内外侧均与所述汲液腔(120)隔离。参见图I和图2,本专利技术第一种水草式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10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过滤单元(101)通过一个组件浇筑层(141)实现所述多根毛细管膜(110)外侧及网布过滤套(116)内外侧均与所述汲液腔(120)隔离。参见图3和图4,本专利技术第二种水草式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还包括一个过滤单元烧筑外壳(117);所述至少一个过滤单元(101)通过一个独立的过滤连接器(118)与所述过滤单元浇筑外壳(117)和所述汲液腔外壳(122)配合实现所述多根毛细管膜(110)外侧及网布过滤套(116)内外侧均与所述汲液腔(120)隔离,其中所述独立连接器(118)是已知技术连接器一种或一种以上。此时所述过滤单元可以独立拆装或更换。所述水草式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包括至少一排过滤单元(101),当只包括一排过滤单元(101)时称为帘式水草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当包括多排过滤单元(101)时称为柱式水草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所述网布过滤套(101)由任何类型的网或布通过热焊接、超声波焊接、粘接或缝制制成一端封闭的筒状或管状。所述网布过滤套(101)过滤精度在1-200微米之间。该过滤精度高于I微米时会造成网布过滤套过度污堵,该过滤精度低于200微米时污水中部分纤维物质会穿透网布过滤套。所述网布过滤套(101)归圆直径在3-50mm之间。该直径小于3mm使得制备成本增加,大于50mm时其内部膜丝间污染物难以通过反洗清除。所述毛细管膜是一端封闭的外径在O. 5-3. 5mm间,过滤精度在O. 005-1微米之间的毛细管过滤膜。使用本专利技术水草式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时将本膜过滤器浸没在被过滤液体中,摆放方向不限;产液口与产液泵(图中未示)连接,该产液泵的功能是将产液输出和必要时为膜过滤器产液侧提供负压,过滤器下方设置曝气装置(图中未示)。被过滤液体在液池液位压力作用下或在液池液位压力和产液泵负压供同作用下由外向内首先透过网布过滤套再 透过毛细管膜壁进入毛细管膜内腔并经过产液管产出。被阻隔的较大悬浮物,特别是纤维类物质在气体扰动下离开网布过滤套,向上无阻碍漂浮。由于网布过滤套和多个毛细管膜组合得到的过滤单元相当挺拔,在水中可以独立直立,因而避免了过滤单元间的缠绕。当网布过滤套和/或毛细管膜表面污堵时可以通过反洗或化学清洗恢复过滤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水草式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包括至少一个过滤单元(101),一个汲液腔(120),一个汲液腔外壳(122),和至少与一个汲液腔相通的产液管(121);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过滤单元(101)包括多根 毛细管膜(110),至少一根网布过滤套(116)和将所述多根毛细管膜(110)及网布过滤套(116) —端浇筑在一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草式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包括至少一个过滤单元(101),一个汲液腔(120),一个汲液腔外壳(122),和至少与一个汲液腔相通的产液管(121);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过滤单元(101)包括多根毛细管膜(110),至少一根网布过滤套(116)和将所述多根毛细管膜(110)及网布过滤套(116)一端浇筑在一起的一个浇筑层(140),所述多根毛细管膜(110)浇筑端开放,并与所述汲液腔(120)联通,所述多根毛细管膜(110)另外一端(111)和网布过滤套(116)另外一端(115)被封闭,所述多根毛细管膜(110)在所述浇筑层(140)以外全部被网布过滤套(116)包裹,所述多根毛细管膜(110)外侧及网布过滤套(116)内外侧均与所述汲液腔(120)隔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振鑫孟广祯黄立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坎普尔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