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滤光片切换器及摄像机,该滤光片切换器包括设有开口腔的底座、固定于底座的盖板和装有滤光片的框架,所述开口腔被盖板覆盖后形成容置所述框架的空腔,所述框架可在该空腔中横向滑动,所述空腔一侧的底座或盖板上设有磁极可变的第一电磁铁,所述框架靠近第一电磁铁的一端设有第一永磁体,所述第一电磁铁和第一永磁体的南北极均沿底座横向排布。利用磁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通过电磁铁磁极的变化,吸引或排斥框架,使得框架在空腔内横向滑动,从而以较低的成本、简单的结构,实现了滤光片的顺畅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摄像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滤光片切换器及摄像机。
技术介绍
在安防设备产品中,红外摄像机的运用较广,其中红外摄像机的滤光片包括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工作中需要经常切换以兼顾白天和晚上的拍摄效果,如果滤光片切换器在切换过程中不顺畅甚至卡死而死机,就会造成红外摄像机所拍摄图像夜晚黑色朦胧,白天稍微偏红,严重影响画质。目前市场上的滤光片切换器,通常是电机加齿轮齿条结构或凸轮结构,结构比较复杂,而且整个结构体积比较大,因此生产效率低、成本较高。而且该结构的切换方式是钟 摆式晃动,受重力影响大,切换时容易造成死机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光片切换器及摄像机,旨在以较低的成本、简单的结构实现滤光片的顺畅切换。为达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滤光片切换器,该滤光片切换器包括设有开口腔的底座、固定于底座的盖板和装有滤光片的框架,所述开口腔被盖板覆盖后形成容置所述框架的空腔,所述框架可在该空腔中横向滑动,所述空腔一侧的底座或盖板上设有磁极可变的第一电磁铁,所述框架靠近第一电磁铁的一端设有第一永磁体,所述第一电磁铁和第一永磁体的南北极均沿底座横向排布。优选地,所述空腔另一侧的底座或盖板上设有磁极可变的第二电磁铁,所述框架靠近第二电磁铁的一端设有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二电磁铁和第二永磁体的南北极均沿底座横向排布,且所述第一电磁铁和第一永磁体的磁作用力与第二电磁铁和第二永磁体的磁作用力相反。优选地,所述开口腔两侧的底座上设有容置所述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的凹槽,所述框架的两端设有容置所述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的开口槽。优选地,所述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包括铁芯、沿单一方向缠绕于铁芯的线圈和电极性可变的电源,所述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的线圈连接于同一个所述电源。优选地,所述框架上设有支撑该框架的若干突起,所述突起与空腔内壁接触。优选地,所述突起为设于所述框架边缘的球体。 优选地,所述盖板为PCB板。优选地,所述底座或/和滤光片由PC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具有内螺纹的金属柱体。本专利技术同时提出一种摄像机,该摄像机包括一滤光片切换器,所述滤光片切换器包括设有开口腔的底座、固定于底座的盖板和装有滤光片的框架,所述开口腔被盖板覆盖后形成容置所述框架的空腔,所述框架可在该空腔中横向滑动,所述空腔一侧的底座或盖板上设有磁极可变的第一电磁铁,所述框架靠近第一电磁铁的一端设有第一永磁体,所述第一电磁铁和第一永磁体的南北极均沿底座横向排布。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滤光片切换器及摄像机,利用磁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于底座或盖板上设置磁极可变的电磁铁,于装有滤光片的框架相应的一端设置永磁体,通过电磁铁磁极的变化,吸引或排斥框架,使得框架在空腔内横向滑动,从而以较低的成本、简单的结构,实现了滤光片的顺畅切换。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滤光片切换器较佳实施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I中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滤光片切换器的工作原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滤光片切换器的另一工作原理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见图I-图3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滤光片切换器一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滤光片切换器,包括底座100、盖板300和装有滤光片的框架200,所述底座100上设有开口腔110,开口腔110中部设有一通光孔111,开口腔110左侧的底座100上设有尺寸约1x1. 5x9的凹槽120 ;所述滤光片包括固定于框架200左侧左边的第一滤光片210和固定于框架200右侧的第二滤光片220 ;所述框架200放置于开口腔110内,所述盖板300通过螺钉连接等方式固定于底座100,开口腔110被盖板300覆盖后形成一空腔,框架200容置于该空腔中并能横向也即左右滑动,当框架200滑动到左边,则第二滤光片220对准通光孔111,当框架200滑动到右边,则第一滤光片210对准通光孔111。所述凹槽120内装有磁极可变的第一电磁铁121,所述第一电磁铁121包括铁芯、围绕铁芯沿单一方向缠绕的线圈和连接于线圈的极性可变的电源,该第一电磁铁121固定于底座100上,当然也可以固定于盖板300上,所述框架200靠近第一电磁铁121的一端也即框架200左端设有开口槽240,其中装有第一永磁体241,且第一电磁铁121和第一永磁体241的南北极沿底座100横向排布。同时参见图4、图5,本实施例中第一永磁体241左边为北极N,右边为南极S,则当第一电磁铁121右边为北极N时,根据磁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第一电磁铁121和第一永磁体241之间的磁作用力为排斥力,框架200被推往右边,此时左侧的第一滤光片210对准通光孔111 ;当第一电磁铁121的右边变换为南极S时,第一电磁铁121和第一永磁体241之间的磁作用力为吸引力,框架200被吸往左边,此时右侧的第二滤光片220对准通光孔111。因此,本实施例以较低的成本、简单的结构,实现了滤光片的顺畅切换,并且由于是横向滑动而非钟摆式晃动,减小了重力对切换器的影响。进一步地,所述开口腔110另一侧也即右侧的底座100上也设有尺寸约1x1. 5x9的凹槽120,该凹槽120内装有磁极可变的第二电磁铁122,所述第二电磁铁122固定于底座100上,当然也可以固定于盖板300上;所述框架200靠近第二电磁铁122的一端也即框架200右端也设有开口槽240,其中装有第二永磁体242,所述第二电磁铁122和第二永磁体242的南北极沿底座100横向排布,并且所述第一电磁铁121和第一永磁体241的磁作用力与第二电磁铁122和第二永磁体242的磁作用力总是相反。当第一电磁铁121和第一永磁体241之间的磁作用力为排斥力时,第二电磁铁122和第二永磁体242之间的磁作用力则为吸引力,框架200 —方面受到第一电磁铁121往右的排斥力,另一方面受到第二电磁铁122往右的吸引力,在双重作用力下框架200很容易的滑动到右边,使得左侧的第一滤光片210对准通光孔111 ;反之,当第一电磁铁121和第一永磁体241之间的磁作用力为吸引力时,第二电磁铁122和第二永磁体242之间的磁作用力为排斥力,框架200 —方面受到第一电磁铁121往左的吸引力,另 一方面受到第二电磁铁242往左的排斥力,在双重作用力下框架200很容易的滑动到左边,使得右侧的第二滤光片220对准通光孔1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磁铁241和第二电磁铁242的线圈连接于同一个电极性可变的电源,两个线圈缠绕于铁芯的方向可以相同或者相反,通过调整框架200两端的永磁体的磁极方向来保证第一电磁铁241和第一永磁体121的磁作用力与第二电磁铁242和第二永磁体122的磁作用力相反。两个电磁铁共用一个电源,磁极切换时比较方便,并且可降低成本。同时,设置两个电磁铁后,可以适当降低单个电磁铁的磁力,因而可以降低电源电压,进一步降低了成本。上述底座上的凹槽120也可以改为通孔,第一电磁铁121和第二电磁铁122固定于盖板300两侧,盖板300固定于底座100后两电磁铁穿过相应的通孔;或者将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摄像机的滤光片切换器,包括设有开口腔的底座、固定于底座的盖板和装有滤光片的框架,所述开口腔被盖板覆盖后形成容置所述框架的空腔,所述框架可在该空腔中横向滑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一侧的底座或盖板上设有磁极可变的第一电磁铁,所述框架靠近第一电磁铁的一端设有第一永磁体,所述第一电磁铁和第一永磁体的南北极均沿底座横向排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国亮,周品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佳信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